記者 / 蔡雅婷
遍地開花還是野蠻生長共享經濟時代真的到來了嗎?
記者 / 蔡雅婷
進入2017年,滴滴出行、摩拜、ofo小黃車、閑魚等共享經濟項目以勢不可擋的姿勢躋身獨角獸行列。然而,共享經濟時代真的到來了嗎?就在人們都認為共享經濟會往利好的方向發(fā)展時,共享雨傘丟失率100%、新入局的“悟空單車”/“3Vbike”相繼倒閉、共享床鋪在北京中關村被叫停、共享籃球項目失敗等消息不絕于耳。加入這場混戰(zhàn)的公司以及項目不計其數(shù),而那些沒能適應共享經濟市場發(fā)展的項目也被淘汰出局。本期《消費電子》就和大家探討一下2017年的熱門話題:共享經濟。
近期,主流媒體頻頻報道共享經濟方面的消息,某些媒體甚至用到‘野蠻生長’、‘產能過?!仍~語來形容當下的共享經濟市場。如今,只要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共享經濟’,就會出現(xiàn)各類新型共享項目,可謂是遍地開花。
共享充電寶
企業(yè)提供的充電租賃設備,用戶只需掃描設備屏幕上的二維碼,芝麻信用分600分以上即可“免押金”借用一個充電寶。此事在網絡上引起熱議的是王思聰與陳歐的微博互懟,相信大家對那句“共享充電寶能成我就吃翔”的言論印象深刻。此外,街電、來電、小電等12家共享充電寶公司融資超12億,勢頭強勁。然而,就在日前,來電和街電因涉嫌專利侵權打起了官司,共享充電寶的市場競爭可謂是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共享雨傘
共享雨傘是指企業(yè)在地鐵站、商業(yè)區(qū)、居民區(qū)、校園、酒店等附近提供雨傘共享的服務。2017年初,共享雨傘漸漸顯露鋒芒,在廣州、深圳及江浙滬一帶開始試運行。然而,共享e傘在南昌市投放的3萬把共享雨傘一個月不到便一傘難覓,負責人也只好出來表示“這就是我們想要的,藏傘于民是初衷”。此外,小編走訪深圳多個商圈、公交站臺,只在少數(shù)地方,如華強北和深圳大學的公交站旁看見過共享雨傘的蹤影。
共享籃球
其共享模式是在共享籃球貨柜前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注冊并支付押金,選擇一個籃球格掃碼即可取球使用。共享籃球主要投放地點為高校校園,以“豬了個球”為例,其完成了千萬級Pre-A輪融資,但是推出至今一直鮮有人問津。據悉,經常打籃球的用戶群體一般都自帶籃球,很少有人使用共享籃球,就算使用也是抱著嘗試體驗的心態(tài),用戶粘度不大。
共享床鋪
共享床鋪是繼共享單車、汽車、充電寶、雨傘等之后的新共享項目。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地出現(xiàn),因外形像太空艙又被稱為“睡眠共享艙”。共享床鋪一經推出便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它是由幾個形似太空艙的大盒子組成,配備一次性床品,通過掃描二維碼支付費用的共享服務。但是剛推出不久,共享床鋪就因為存在安全隱患在多地被叫停和查封。
共享按摩椅
通過共享App/微信/小程序掃描二維碼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按摩的一款福利共享產品。分為按摩椅和按摩沙發(fā)兩種,收費不同,按摩椅比按摩沙發(fā)平均每個項目貴1元。目前投放地點是電影院、KTV、健身房、機場等公共場所。小編在包括中影國際影城、華夏星光影城在內的電影院試用過,操作和共享單車相同“掃描>支付>開啟>按摩”,但是用戶上座率不高。
共享KTV
2017年5月,不少網友在網上曬出北京各大商場出現(xiàn)的一種迷你KTV,例如“咪噠miniK”。小小的“玻璃房”內擺放著一臺點唱機、兩副耳機、兩只話筒、兩個高腳凳,用戶進入“玻璃房”按照屏幕上的提示進行操作,有多種收費方式,屏幕下方有一些調節(jié)音量等功能的按鈕。不過,日前文化部發(fā)布通知要求共享KTV運營企業(yè)在2017年8月31日前將全國范圍內已經投入運營的迷你KTV相關信息匯總后報文化部備案。
倒閉的共享單車:悟空單車/3Vbike
悟空單車是由重慶戰(zhàn)國科技推出的共享單車,上線運營僅5個月后,于2017年6月13日宣布正式退出共享單車市場,成為行業(yè)內首家倒閉的共享單車企業(yè)。據悉,悟空單車今年年初投入運營不到半年,前后投放的1200輛單車丟失率達90%。
3Vbike是由北京華堯迪科技創(chuàng)投,專注中國三線城市的共享單車平臺。3Vbike發(fā)布公告于2017年6月21日正式停運,停運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單車被盜。而在宣布倒閉前,3Vbike用戶注冊量最高1.1萬人,平臺日訂單最高500單。
自共享單車市場從中國一線城市進一步擴展到歐美國家起,越來越多的企業(yè)、投資者開始入局,共享經濟這個概念也變得泛濫,除了現(xiàn)有的共享出行、共享住宿、二手交易市場外,物流、服務、教育等行業(yè)也蓄勢待發(fā)。面對眾多新型共享模式,用戶們又是怎么看的呢?跟著《消費電子》一起來聽聽用戶的聲音。
一餅 | 騎共享單車是健身
現(xiàn)在最普遍使用的就是共享單車,其余的共享項目都沒有使用過。我平常把騎共享單車作為一項健身鍛煉的運動,在起到健身效果的同時,也給日常上下班帶來便利,還能避免開車或乘坐公交車遇到堵車的情況。
我從今年年初開始使用共享單車,每周的使用頻率是5-7次,經常騎的是小藍、ofo和摩拜。而且有些共享單車押金少,有些則免押金。例如ofo的押金就很少,小藍只要芝麻信用積分700分以上就免押金。還有就是,共享單車現(xiàn)在存在的問題是安全問題,包括兒童、成人在使用共享單車的過程中,有沒有遵守交通規(guī)則,或者由于外界因素增加騎車人員的危險性。此外,共享單車還存在解鎖漏洞、報廢共享單車的堆放處理、某些地方投放過于密集,這都是共享單車在給市民帶來便利的同時所存在的問題。
我結合自身使用共享單車的經歷提一些建議吧:共享單車可以對車鎖進行智能化改進,并且明文規(guī)定單車在使用過程中的利害關系。
波比 | App鑲嵌在微信小程序里會更好
就目前而言,我使用過的共享體只有共享單車。因為住所附近沒有公交車,平常上下班不方便,共享單車剛好可以代步,又比較方便,解決了人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同時,一些比較偏遠的地區(qū)(郊區(qū)/關外等)亦有提供共享設備。我之前還想使用共享雨傘,但是一直沒有機會,不過感覺應該挺不錯。
如果要給共享項目提建議的話,我認為把許多獨立的App鑲嵌在微信小程序里會更好,這樣一方面更省空間,另一方面可以省流量,否則用戶使用起來會比較麻煩。其次是押金,押金一直是共享經濟體的重點,如果在支付寶的芝麻信用上能得到更多支持會更好。
獼猴桃 | 共享雨傘用過一次就消失了
我體驗過的共享經濟體主要是共享單車,
也體驗過共享汽車和共享雨傘。起初,使用共享單車是因為比較新奇,后來是因為平時上下班、出行都比較方便。但是也存在問題,比如單車損害比較嚴重、下雨天用不上、炎熱天氣坐墊會很燙,還會擔心一些安全問題,比如坐墊上是否有針頭之類的。
共享汽車是和朋友一起體驗的,而共享雨傘用過一次就消失了。我覺得共享雨傘的市場不大,因為這年頭帶把雨傘還是比帶輛自行車方便,而且市場監(jiān)管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就目前中國人的素質而言,難!還需要根據地區(qū)來投放,比如深圳這種容易下雨的地方對共享雨傘的需求大,而一些干燥地區(qū)對雨傘的需求并不大。
圓圓共享充電寶不是“雪中送炭”的剛需
以前在很多地方都見過共享充電寶,但一直沒用過。某天和朋友在外面吃飯,朋友手機臨時沒電,剛好飯店旁邊有共享充電寶就借了。芝麻信用達到600分以上就能借,但充電線卻要10元錢購買(后來打了半折),當時覺得有點坑,感覺商家是借充電寶的名頭賺充電線的錢。朋友說因為這種情況,她在外面買了好幾根充電線,回家就沒用了,因為賣的充電線特別短。所以沒有充電線的朋友在外租借充電寶等于是一次性消費5元或10元。我覺得共享充電寶對于在外急用手機的人來說或許有用,但對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需求不大。首先很多人出門會自帶充電寶,其次很多餐廳前臺都會備上幾個充電寶提供給顧客使用,再者許多公共場合都帶有充電插頭。個人認為,共享充電寶對于都市人來說是個“錦上添花”的項目,而非“雪中送炭”的剛需。
近幾年,滴滴出行、共享單車在共享經濟市場上取得較好的發(fā)展,然而,共享充電寶/雨傘/籃球和近期的共享床鋪/閱讀/家電在市場上的發(fā)展并不順利,同時,各界人士對共享經濟的看法褒貶不一。
共享充電寶注定會成為階段性的產物
吳泰 | 共享經濟創(chuàng)辦人
吳泰先生認為悟空單車和3Vbike的倒閉算不上是共享經濟的失敗案例,并表示:“就本質而言,共享單車屬于泛共享經濟,但共享單車進入了淘汰期,富的富死,窮的窮死。”同時,他還對目前爭議比較大的共享項目,如共享充電寶/雨傘等發(fā)表了看法,他認為共享充電寶注定會成為一個階段性產物。他稱:“目前消費者的手機用電需求主要因為電池技術沒有跟上手機硬件的發(fā)展,未來這種需求一定可以通過電池技術的更新迭代而消失。”并坦言:“共享雨傘的需求確實存在,但這是一個極其分散的市場,對企業(yè)的市場整合能力要求很高?!?/p>
此外,吳先生作為一名共享經濟的傳播者,認為C2C共享經濟模式更加強調人與人的溝通以及彼此之間的信任感。他坦言:“有一次在使用滴滴順風車時,遇到了一位廣告公司的老板,在車上聊天并交換了彼此的聯(lián)系方式,慢慢地和他成為朋友。后來因為公司業(yè)務的發(fā)展,那位廣告公司的老板成為我們公司的供應商?!比欢?,這樣的經歷在B2C的共享模式下是不存在,因為B2C模式更強調解決用戶的需求。
未來十年很難出現(xiàn)可以和滴滴出行比擬的共享項目
吳斌 | 青銳創(chuàng)投創(chuàng)始合伙人
不難發(fā)現(xiàn)當前共享經濟的創(chuàng)新在不斷透支可能性。青銳創(chuàng)投創(chuàng)始人吳斌先生認為有兩個明顯趨勢,第一是共享項目能選擇的市場越來越小,“滴滴出行選到了一個萬億級交通出行大市場,小豬短租如果放在整個酒店住宿業(yè)來看也是萬億市場。但到了共享單車就變成千億不到的市場了;再到共享充電寶,其實是個一兩百億的市場;再然后是共享雨傘,都沒法算有多大市場;至于共享籃球之類的就更別提了,市場太小了。這里面的問題是,聰明人太多,賽道太少,大市場被人占了,只能去做利基市場【注】?!?/p>
第二是持續(xù)進入重資產模式?!暗蔚纬鲂泻托∝i短租是完全的C2C輕資產模式,理論上完美地契合互聯(lián)網平臺的優(yōu)勢。而后來那一堆共享項目,包括共享單車/充電寶,都是要平臺采購物品進行共享,這樣的重資產玩法從模式上就弱了一個層級了。甚至最近有人又在炒共享汽車,但共享汽車早被玩了十幾年,ZIPCAR跌跌撞撞終于上市,后來還是不行,股價不斷走弱,然后被AVIS收購。這個模式完全屬于炒冷飯,且共享汽車這種超重資產的模式本身是很笨重的(共享單車和充電寶有押金來補充現(xiàn)金流,但共享汽車不可能),且運營超級難,如果不是最頂級的團隊建議不要去碰。”
吳斌認為在未來一年的時間里都不會有其他“性感”的新共享項目出現(xiàn),并認為目前最完美的共享項目是滴滴出行,可能未來十年都很難出現(xiàn)與之比擬的共享項目。
【注】 利基市場,又稱縫隙市場、壁龕市場、針尖市場。是指被市場中有絕對優(yōu)勢的企業(yè)忽略的某些細分市場或小眾市場,指企業(yè)選定一個很小的產品或服務領域,集中力量進入并成為領先者。
目前共享經濟可以分為C2C和B2C模式。C2C模式即個人的物品共享給個人,強調閑置資源的再分配;而B2C模式即企業(yè)的產品共享給個人,強調使用權代替擁有權。滴滴出行、小豬短租屬于典型的C2C共享模式,是經典、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共享經濟;而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則是B2C模式,由企業(yè)制作出產品然后拿出來共享,也稱租賃經濟,是新型共享模式,如摩拜單車、ofo小黃車、小電科技等。
共享經濟的成功與否要看市場的整體發(fā)展
張果 | CPP創(chuàng)始人兼CEO
“共享+”面臨的問題是如何解決信用體系
共享經濟產生的前提是背后存在著市場需求。就共享單車而言,像短距離的從一個點到另外一個點的運營模式目前是比較空缺的,而共享單車的出現(xiàn)恰好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填補市場空缺是共享經濟的優(yōu)點,但事物的發(fā)展往往存在雙面性,關于“共享+”經濟目前發(fā)展所面臨的問題,張果先生表示:“像共享單車/充電寶/雨傘/籃球等共享項目很類似,本質上要解決的就是信用體系的問題。拿共享籃球來舉例,部分用戶用完后不愿意歸還或者是用壞了并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共享單車也是如此,小編在戶外多次看到共享單車被上鎖、車輪被拆卸、亂停亂放等現(xiàn)象,這就是信用缺失。
而對于成功與否,張先生認為在短期內還看不出來,因為共享經濟還處在初步發(fā)展的階段,能否成功和共享經濟的市場情況及公司運營有很大的關系。
“共享+”發(fā)展受政策因素的影響
站在經濟學的角度,張果先生分析道:“實際上,一個產品做得好不好除了本身有沒有填補市場需求外,還在于能填補多少需求。消費者對它的服務、質量是否滿意,或者是否符合消費者的‘胃口’,即水平差異化的問題能不能得到滿足。比如共享充電寶,插上USB接口后手機就面臨被灌病毒的危險,表面上解決需求,實際上是害人。一旦政府介入監(jiān)管肯定是會受影響的,如果它主要的利潤來源于廣告,是很難成功的。除了本身的質量問題還有政府政策原因,比如市場太亂,政府會管;沖擊到傳統(tǒng)行業(yè),政府為了保護傳統(tǒng)行業(yè)的利潤和就業(yè)也會進行監(jiān)管,這在單車市場已經屢見不鮮了。但是有一些監(jiān)管也存在不合理。比如一些關于專車的監(jiān)管就很不合理,只允許本地牌照的車加入,這也是很被學術界和業(yè)界批評的政策?!?/p>
長期而言,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政策。另外一個可能對共享項目造成影響的是技術進步,比如共享充電寶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現(xiàn)在智能手機的電池量跟不上智能手機的耗電量,然而一旦電池技術產生巨大進步,手機電池能滿足續(xù)航需求,那么共享充電寶的市場也將萎縮。相比之下,可能像共享單車和共享雨傘是剛需,這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換言之,每件事物的興起和發(fā)展都伴隨著機遇和困境,但就“共享+”的發(fā)展而言,最終會失敗還是成功不能單看一家公司或某個項目的失敗,而是要看整個市場的發(fā)展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