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芮
叮鈴鈴,山腳一串碎響,彝人們按禮制排列,雙腳在青石板地上挪移,正向心中的神靈緩步靠近。
他們心中敬畏天、地、山和水,而火,使人類不再受到饑餓和寒冷的力量,則是他們的救命恩人。在彝人自己的傳說中,火是天上掉下來的救命草,讓他們獲得了生命和食物。傳承千年,如今彝人仍認為火能促進莊稼生長,燒死作祟害人的巫蠱。
沒有人能比彝人更愛火,在這個雨水最豐富的季節(jié),他們選擇祭火。
農歷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火把節(jié),也就是彝人的新年。
祭祀
7月18日,一大清早,楚雄板凳山一個村的村民老老少少全部出動,在畢摩的帶領下按禮制依次繞山祭神。
在彝族村寨,畢摩是精神首領,也是和鬼神距離最近的人。每次祭祀之前三天,畢摩須三天不能吃葷,不和女性同房,甚至不能和女性同坐一條板凳,且必須在祭祀前把身體清洗干凈,才可以舉行祭祀活動。這些規(guī)矩是畢摩必須要遵守的,而這些程序也為祭祀儀式帶來了更為莊重的神秘感。
在畢摩所帶領的祭祀隊伍中,走在隊伍最前面的是手拿法器的畢摩,緊接著是拿鑼和吹號的護法隊伍,接著是村里的男人,最后是村里盛裝出席的婦女和兒童。眾人依次從村里步行到供奉著神靈的神山,按順序先后祭拜山神和畢摩祖先。
在每一次祭拜的過程中,九聲鑼響按節(jié)奏循環(huán)奏響,號角、嗩吶聲連續(xù)不斷。畢摩首先把供品放在供臺上,點上香燭,隨行的村民按順序依次上香,整個過程井井有條。沒有任何人會違反祭祀的規(guī)則,大部分人均在整個過程中沉默不語,只有畢摩一人一直低吟誦經。只有在祭祀完畢后,大家返回村寨的途中,隊伍中的男女才會用四弦琴伴奏,對唱起傳統(tǒng)的彝族歌曲。
祭祀始終伴隨在火把節(jié)期間,祭火則是火把節(jié)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沒有人能比彝人更愛火,在這個雨水最豐富的季節(jié),他們選擇祭火,經歷過多次火把節(jié)的人都說,幾乎每年的火把節(jié)都會下雨。
夜幕降臨時,臨近村寨的人們會在老人們選定的地點搭建祭臺。晚上九點整,祭火點火開始,畢摩首先以傳統(tǒng)方式鉆木取火,鉆木取火的工具是一個由木棍、木巢和繩索組成的裝置,兩個人來回拉動繩索用來轉動用繩索圍繞的木棍,木棍尖的一頭在木巢里摩擦已經放好的干燥松毛,幾分鐘后,木巢中就冒出煙來,不一會明火就從木巢中升起。此時畢摩用木巢中的火種點燃早已經架好在中心位置的巨型火把,隨后,畢摩開始誦經祭火。禮畢,家家戶戶大人小孩都會從畢摩手里接過用松木扎成的火把,身上背上一包松香粉,游走于田邊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驅蟲的傳說,邊念邊把松香粉朝火把拋出,立刻形成一串火星,照耀在夜空中。
李加勝是來自楚雄武定的大畢摩,1991年被評為國家非物質遺產傳承人。他說:“祭火的主要愿望就是風調雨順,保佑全村所有人平安吉祥,一年比一年興旺?!崩罴觿倩貞?,在他小的時候祭火的流程更為復雜,祭火、祭天、地、山水這些流程都必不可少,“畢摩要把樹枝和樹葉扎起來制作成衣服,給部分村民穿上,同時臉上畫成花臉,這身打扮其實是在扮演鬼,畢摩要把他們驅逐出去,才能使村寨里平平安安。”李加勝說這個環(huán)節(jié)現在已經沒有了。
跺腳
“弦子一響左腳癢”,在楚雄彝族村寨,沒有人不會跳左腳舞。火把節(jié)期間打跳跺腳是必須要有的環(huán)節(jié)??梢哉f,在每一個彝族村寨都會有一塊空地是用來跳舞的,在火把節(jié)的三天活動中,所有農活都可以暫時放下,只用盡情舞蹈玩樂。一位彝族大媽告訴我,他們只要遇到喜事就會跳舞,遇到節(jié)日,喜事,過壽等喜事,跳舞都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
通常在跳舞的空地上,彝族男女們會自發(fā)圍成若干個小圈,可以是大圈套小圈,也可以是圈圈分離。一般年輕的男女會跳節(jié)奏較為激烈歡快的打跳舞步,而年紀稍長的則會跳“攢步”,這種舞步節(jié)奏悠揚緩慢,每次只用邁很小的一步,肢體的動作幅度也非常小。當地人告訴我,彝人大部分的居住環(huán)境都是在山上,施展的空間狹小,所以“攢步”這種小步伐非常符合彝族所在的地理環(huán)境。
最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在這里,幾乎每個人都熟練掌握一種樂器,彝族樂器有葫蘆笙、馬布、巴烏、口弦、月琴、笛、三弦、大扁鼓等。上到七八十歲的老人,下到七八歲的小孩都能用一或多種樂器來上一段,為舞蹈伴奏??梢哉f音樂和舞蹈已經成了彝人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接近午夜,跳舞的環(huán)節(jié)就成為了年輕男女尋找戀愛對象的機會,這個時候,每個年輕人身上會帶一個手電筒,在跳舞的過程中,要是一位年輕小伙看上了一個姑娘,他就會用手電筒照到那位姑娘的身上,如果姑娘同時也看上了這位小伙他就會用手電筒同時照到這位小伙的身上,這樣就證明兩個年輕人已經看對眼了,他們就可以單獨到后面的樹林里去談情說愛了。
每到這一天,姑娘們就會身著親手縫制的漂亮的服飾來到火把邊,用自己婀娜的舞姿打動其他小伙子,迎來自己的愛情。為了證實這一點,我詢問了幾位上了年紀的阿嬤,發(fā)現她們的愛情都是通過這樣的方式而促成的。只是到了現代,很多年輕姑娘都外出打工去了,她們中的大部分也都在外地成了家,這樣通過電筒來尋找的愛情也越來越少了。
集市
在火把節(jié)上,趕集也是風俗之一。在山區(qū)交通比較不發(fā)達,彝族居住的分散,所以每到節(jié)假日,在鄉(xiāng)鎮(zhèn)中心或村委會就會形成一條街市,在一條街的兩邊分別擺上攤,有從城里進貨來的生活用品、農業(yè)用品,也有村婦們自己在家刺繡的繡片、衣物,還有從山里采來的野菜和野生菌,大家都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來進行買賣。
火把節(jié)期間,這樣形成的街市也十分常見,幾乎每一個鄉(xiāng)鎮(zhèn)都會有。在所售賣的物品中,農婦手工刺繡的衣物最為吸引我。大膽的配色,規(guī)則有序的圖案編織都體現了當地婦女的想法和熱情。在都市里都不敢搭配的顏色在彝族巧婦的手中立刻變成一種時尚,色彩極為飽和的配色穿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會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在城里黑白灰搭配慣了的我甚至開始嫉妒彝族婦女可以這樣艷麗招搖,而我卻始終都沒有勇氣買這樣一套衣服來穿。如今對服飾的極簡化樸素處理,究竟是服飾的進步還是倒退呢?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在集市上隨便逛一逛,美食享受也是不可或缺的體驗。說起必嘗的彝族美食,“羊湯鍋”一定是首選。彝族常常居住在高寒山區(qū),“羊湯鍋”就是最好的補充身體能量的食品,而在任何一個集市上,幾乎都可以看到擺攤賣“羊湯鍋”的商販們。一口大鍋,一個簡易棚,幾套桌椅就組成了一個特色餐館,若不在棚里品嘗“羊湯鍋”,那就不叫真正的羊湯鍋。其實后來我才了解到,彝族的很多文化都是從“棚”里發(fā)源出來的。
說到“羊湯鍋”,原材料十分講究,必須具備黑山羊肉和楚雄紫溪山上的泉水兩點,制作出來的“羊湯鍋”才最鮮美。首先把羊肉和佐料用熱油翻炒,然后再加入湯水燉,最后盛在放有新鮮薄荷葉的小碗中,配上一小碗蘸料。其實蘸料在“羊湯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蘸料中的辣椒一定要采用當地的熱灰辣,也就是把辣椒放入火塘的熱灰中,讓辣椒慢慢被熱灰的溫度燒到表皮略糊,再拿出來搗碎。這種熱灰辣香味十足,可以掩蓋羊肉的膻膩,口感絕佳。
在彝人古鎮(zhèn)的集市(楚雄最熱鬧的集市)上,有一家羊湯鍋生意十分火爆。細問才知道,物美價廉是特點,羊湯鍋30元一大碗,素菜10元一盤,幾十元錢就可以讓兩個人吃個飽。向店家了解后才知道,光這一家“羊湯鍋”店,每天就可以售賣5頭羊,粗略估算了一下,整個彝人古鎮(zhèn)一天就可以吃掉一頭羊,可以想象彝人對“羊湯鍋”的喜好程度有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