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強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新疆 阿克蘇 843200)
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森林資源經營現狀及發(fā)展對策
張文強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新疆 阿克蘇 843200)
森林資源經營是提高森林資源質量的主要措施和技術手段。本文通過對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管轄區(qū)范圍內的森林資源經營進行詳細調查,全面了解森林資源經營現狀,提出了針對現有森林資源經營的發(fā)展對策。
阿瓦提縣;胡楊林;森林資源經營;發(fā)展對策
阿瓦提縣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生態(tài)環(huán)境極為惡劣,且大風、干熱風頻繁,造成不同程度的土地荒漠化,再加上人為因素的影響,固定、半固定沙地活化成為流動沙地,并逐步向綠洲農區(qū)逼近。近年來,沙化、荒漠化土地呈逐步上升趨勢,已成為阿瓦提縣最嚴峻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生態(tài)環(huán)境極為脆弱[1]。林業(yè)的作用和地位主要表現在其極大的社會和生態(tài)效益上[2],阿瓦提縣以胡楊林為主體的森林資源成為抵御大沙漠北移的天然屏障,減輕沙漠風沙對農田的襲擊,抵擋來自大沙漠的干熱風[3]。灌區(qū)中部林網林帶的合理配套,將災害性大風變成無害小風,增加空氣濕度,減少地表蒸發(fā)量,改善大氣環(huán)境,調節(jié)區(qū)域氣候。
加強森林資源培育,增加森林面積,是公益林保護及建設的一項核心任務[4]。因此,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經營管理應以防沙治沙工程、國家級公益林建設等林業(yè)重點工程為載體;以提高防護林的生態(tài)效益、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為目標;強化森林經營,提高封育質量,優(yōu)化森林結構,增加資源總量,著力構建穩(wěn)定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努力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多樣化需求。
阿瓦提縣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阿克蘇地區(qū)管轄,位于阿克蘇河、喀什噶爾河、葉爾羌河、和田河4條河流交匯處,塔里木河源頭,地表水豐富,地下水位高,儲量豐富,易于開采。地勢由西向東傾斜,全縣地勢平坦,地理坐標為79°45′—81°05′ E,39°31′—40°50′ N[5]。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所轄林區(qū)分布于全縣范圍內,管轄林地面積199 805.28 hm2,全部為公益林,其中重點公益林地面積101 132.6 hm2,一般公益林98 672.68 hm2。屬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氣候干燥、降雨量小,蒸發(fā)量大,光照資源充足。歷年日照時數為2 611.2 h,無霜期193 d,年平均氣溫為10.4~11 ℃,大于等于10 ℃積溫3 987.7~4 252.2 ℃,極端最低氣溫-25.0 ℃,多年平均降水量46.7~61.2 mm,年均蒸發(fā)量1 890.7 mm,全年盛行正北風,大風頻繁,年平均大風天數為26 d。土壤類型主要有潮土、灌淤土、水稻土、沼澤土、草甸土、鹽土、風沙土、新積土等。
2.1 森林資源經營現狀
2.1.1 喬木林樹種組成單一,呈萎縮趨勢 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轄區(qū)內,喬木林樹種只有天然胡楊一個樹種,自20世紀50年代開始,由于葉爾羌河上游大規(guī)模墾荒種地,將大部分河水引入農田,并修建大型攔河水庫,下游河道水量銳減,胡楊自然灌溉面積減少,林區(qū)地下水位下降,加上過量砍伐,致使森林植被衰敗,面積大幅度減少。根據《阿瓦提縣志》記載[6],20世紀50年代初,縣境內胡楊林面積為8萬hm2,70年代下降到5萬hm2,1982年胡楊林面積總數為2.8萬hm2,蓄積量30.37萬m3??h域內胡楊林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呈減少趨勢,胡楊林面積逐漸減少,林分質量下降,防護功能大為降低。20世紀90年代以后,國家實施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政策以后,絕大部分胡楊林面積界定為國家公益林,加強了管護,禁止亂砍濫伐,非法占地,同時開展引洪造林,封沙育林,胡楊林面積有所恢復,林分質量有所提高。
2.1.2 防護林主體為胡楊林地和胡楊疏林地 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轄區(qū)2013年林地面積為199 805.28 hm2,占轄區(qū)土地總面積的17.17%。其中:宜林沙荒地比重最大,面積83 045.5 hm2,占到林地面積的41.56%。起防護作用的主體的是胡楊林和胡楊疏林地,面積占比分別為20.14%和24.04%,活立木蓄積量為855 483.42 m3,其中林分蓄積543 255.66 m3,疏林地蓄積312 227.76 m3。以有林地胡楊林為例,其面積40 241.16 hm2,蓄積543 255.4m3,根據自治區(qū)多期“連清”固定樣地調查資料,結合阿瓦提胡楊林管理站胡楊林的齡組和徑級,確定該縣天然胡楊近熟林林平均凈生長率為1.92%,由此估算出阿瓦提森林蓄積年凈生長量為10 430.5m3。灌木以檉柳、梭梭等為主,面積28 483.26 hm2,占14.26%(表1)。
表1 林地面積結構表
2.1.3 林分質量不高 受自然條件特別是受地下水影響,轄區(qū)內林分普遍質量不高,總體表現是疏林多,密林少;異齡林多,同齡林少;萌芽林多,實生林少;成過熟林多,幼中齡林少,強鹽化殘次林占相當比重。胡楊林平均蓄積量只有13.5 m3·hm-2,單位面積蓄積低,林分質量差。平均郁閉度只有0.23,其中:郁閉度為疏(0.20~0.39),面積38 016.98 hm2,占94.47%,郁閉度為中(0.40~0.60),面積2 224.18 hm2,占5.53%。
2.1.4 生態(tài)脆弱 阿瓦提縣位于北半球中緯地帶,屬典型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征為光照充足,熱量豐富,降水稀少,空氣干燥,大風較多,晝夜溫差大;再加上荒漠區(qū)面積大,特殊的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造成了許多自然災害,主要為高溫干旱、風災、鹽堿災害以及寒潮霜凍等,使得本地區(qū)生態(tài)系統非常脆弱。因此森林的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降溫保濕、防風抗沙等生態(tài)防護作用特別重要。生態(tài)系統的脆弱性表明,本區(qū)域森林一旦遭受人為或自然破壞,在短時間內將難以恢復,必須要加強保護。
2.2 森林資源經營策略
2.2.1 封山(沙)育林 封山育林是利用森林的天然更新能力,在自然條件適宜的地塊,實行定期封育,逐步提高森林郁閉度,以恢復森林植被的一種育林方式。實踐證明,封沙育林,在阿瓦提地區(qū)是一種投資少、見效快的育林方式。
(1)封育地塊、封育類型選擇。根據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自然條件和資源現狀,本著集中成片、突出綜合效益、實施整體推進的原則,確定經營期內封育地塊。根據封育區(qū)各小班的地類、立地條件、現有母樹、幼苗的分布生長狀況,確定不同封育目標,并將封育小班劃分為喬木型、喬灌型和灌草型三個封育類型。其中喬木型以培育胡楊、灰楊等為優(yōu)勢樹種的林分;喬灌型以培育胡楊、檉柳等為優(yōu)勢樹種的林分;灌草型以提高檉柳、梭梭、白刺、鈴鐺刺以及葦草、甘草等植被為主。
(2)封育方式??紤]到封育區(qū)牲畜活動頻繁,恢復植被較困難,確定經營期內封育作業(yè)采用全封方式,即在封育期間,禁止除實施育林措施以外的一切人為活動的封育方式。
(3)封育技術要求
①封育期限:根據封育區(qū)條件和封育目的,確定封育期限:喬木型、喬灌型一般為8年,灌草型一般為5年。
②設置圍欄:依林緣設置圍欄,根據地勢因害設防,采取半圍或全圍方式。
③標志設施:在主要交通路口樹立維、漢兩種文字的標志牌、宣傳牌。封育面積100 hm2以上至少應設立1塊固定標牌,人煙稀少的區(qū)域可相對減少。
④設置管護哨卡:建議設立封育區(qū)森林管護站。
⑤加強管護:為達到最佳封育效果,防止幼樹、幼苗及其他植被受人、畜及火災危害,管護人員應定期對封育區(qū)巡護。每個護林員管護面積,應根據當地社會、經濟和自然條件確定,一般為100~300 hm2。
⑥補植補播:對封育區(qū)內自然繁育能力不足或幼苗、幼樹分布不均的間隙地塊,可按封育類型成效要求進行補植或補播。
⑦災害防護:在封育年限內,按照“預防為主、因害設防、綜合治理”的原則,實施火、病、蟲、鼠等災害的防治,并避免環(huán)境污染、破壞生物多樣性,做好相應的預測、預防工作。
2.2.2 人工造林
(1)造林方式。選擇人工播種方式。
(2)造林范圍與面積。在胡楊林管理站范圍內,選擇引水條件便利、適合造林的地塊,進行人工播種造林。
(3)樹種選擇及種子采收。根據樹種選擇原則,以及本地區(qū)立地條件,選擇南疆的鄉(xiāng)土樹種檉柳(紅柳)。種子全部來源于本轄區(qū)天然檉柳灌木林。在種子成熟期組織人員進行采種,果實采收后進行晾曬,裝入布袋,在干燥通風處保存,保存期不超過一年。
(4)造林技術要求
①局部破土整地:除大部分地勢平坦,土壤條件較好可直接播種的地塊外,對少部分礫質含量高、土壤較板結的播種區(qū),為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增加種子觸土機會,可采取局部破土方式進行整地。
②人工撒播:在撒播造林時按照地塊區(qū)劃,分地塊逐個進行。撒播時,將種子與20倍濕沙充分拌勻,每7-8人為一組,排成一行,間距6~7 m,每人用一小桶裝種子,每前進一步左右撒一把種子,要求種子撒播均勻,不留空當,在有條件的地塊,栽植胡楊種苗,可采挖天然胡楊林下過密實生幼苗造林,也可購買苗圃種苗造林。
③人工巡護:根據研究區(qū)人、畜危害程度和作業(yè)區(qū)特點,設專職或兼職護林員進行巡護,在人為活動頻繁地段進行定期巡護,對森林火險及病蟲害進行監(jiān)測,加強管護。
④圍欄:為保障薪炭林建設區(qū)域后期間伐需要,須建設圍欄加強管護。
⑤撫育:一是引洪灌溉。利用自然地形引洪灌溉,依照地形尋找自然洪溝的痕跡,因勢利導加以疏通,作為引水渠使用。同時利用洪水多發(fā)的集中期,洪水大的特點,利用特殊地理位置,利用洪水進行灌溉,以補充林木生長用水,在引洪灌溉前,混濕沙撒播檉柳種子。配合天然落種和人工撒種提高植被覆蓋率及生長水平;二是人工輔助育林措施。在種子的成熟期,通過引洪灌溉、人工撒播種子等撫育措施,以促進植被的生長,可以較快的提高植被蓋度。三是人工促進天然更新。在研究區(qū)內對有較充足下種能力,土地緊密而影響種子觸土的地塊,應采取帶狀或塊狀整地,對自然更新能力較差的地塊,進行挖溝斷根等辦法,人工促進其更新。
⑥林地管理:加強宣傳力度,提高護林意識,對林地進行必要管理,配備管護人員進行管護,在林地未達到樵采時,禁止一切樵采、放牧及采挖砂石料等行為,保證造林成效,盡快恢復和提高植被蓋度。
⑦維護生態(tài)效能措施:建設期間要抓住植被恢復的有利時機和條件,加強撫育管護,嚴禁采伐、開荒、放牧、采藥、采石沙、取土等一切不利于植物生長繁育的人為破壞活動,絕不允許在此期間進行高強度掠奪和放任管理。
⑧病蟲鼠害防治:積極做好目的樹種的主要病蟲鼠害疫情監(jiān)測和防治。需配備噴藥機器,購買有關病蟲鼠害藥品,適時監(jiān)測預報林地各種蟲情病害,發(fā)現病蟲鼠害發(fā)生,及時進行防治。
⑨森林防火:及時清除林內干、枯、病枝,減輕防火壓力。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加強農牧民防火教育,加強對進入林區(qū)人員的管理。在火患易發(fā)期,增派護林人員加強巡視和檢查,減少人為森林火災的隱患。配備消防設施,充實消防隊伍,以備發(fā)生小規(guī)?;馂臅r及時撲滅。
阿瓦提縣胡楊林管理站轄區(qū)內的森林資源喬木林樹種組成單一,主要為天然胡楊林,其面積呈萎縮趨勢,且林分質量不高。針對其現狀,提出先進成熟技術培育森林,包括封山(沙)育林和人工造林的兩種主要技術模式,堅持生物多樣性、培育、保護和利用相結合,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森林經營方式。
管理站轄區(qū)內堿水湖灘和沼澤地較多,在強烈的蒸發(fā)作用下,土壤次生鹽漬化,給林業(yè)生產帶來不利條件,給森林資源的培育造成極大困難。特別是上游河流來水量逐年減少,塔河流域水資源分配限額中沒有生態(tài)用水指標,造成部分天然林區(qū)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積土地干涸,缺水導致森林干枯、旱死現象頻頻發(fā)生;超載過牧等活動影響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另外毀林開荒,盲目擴大墾區(qū)的狀況依然存在,墾區(qū)面積擴大,地表水量不足,無序開采地下水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地下水位逐年降低,對森林資源造成的破壞往往是毀滅性的。如何科學合理保護好現有的森林資源,增加森林面積,實現生態(tài)建設和社會經濟發(fā)展相協調的經營管理方式依舊任重而道遠。
[1] 王曉愚,程艷,余琳,等.新疆阿瓦提綠洲生態(tài)安全模糊綜合評價[J].新疆環(huán)境保護,2013,35(3):11-19
[2] 林全業(yè),丁修堂,段祖安.近十年我國森林效益評價研究進展[J].山東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40(2):304-308
[3] 韓路,王海珍,彭杰,等.塔里木河上游天然胡楊林種群空間分布格局與動態(tài)研究[J].西北植物學報,2007,27(8):1668-1673
[4] 王忠誠.湖南省國家級公益林生態(tài)效益監(jiān)測與評價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3
[5] 李釗,張永福,張景路.干旱區(qū)綠洲縣域土地利用規(guī)劃中土地生態(tài)安全預測——以新疆阿瓦提縣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4,21(6):148-151
[6] 阿瓦提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阿瓦提縣志[M].烏魯木齊:新疆人民出版社,2016
1005-5215(2017)08-0075-03
2017-06-16
張文強(1988-),男,甘肅會寧人,大學,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林業(yè)經營管理研究,Email:415905077@qq.com
F307.2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7.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