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軍
【摘 要】實驗是物理學永恒的主題,實踐是檢驗一切真理的唯一標準。無論是檢驗真理還是發(fā)現(xiàn)真理,都離不開物理學家們對物理實驗的不斷探索。本文就教科版物理教材對初中物理實驗的探索做了一系列的闡述。
【關鍵詞】初中物理;實驗;教科版;學生;生活化;原創(chuàng)性;數(shù)字化;虛擬化
一、物理實驗情景生活化社會化
物理實驗情景是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原理的背景,在物理情景中蘊含著物理思想與物理方法。只有讓學生走進物理情景當中,他們才能更有效地進行學習。例如,教科版中“液體的壓強”的探究實驗是安排在八年級的下冊,教材通過利用一個典型的、知名的科學事件——“Trieste”號潛水器深海潛水探索作為物理教學情景,引出“液體壓強特點”這一教學課題,并引發(fā)學生對相關問題的思考: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方向只有向下的一個壓強嗎?液體的側(cè)面以及液體的上表面是否又存在壓強呢?如果存在,壓強的大小是否可以計算?計算又遵循一個怎樣的規(guī)則?帶著對疑問的思考,教材引導學生利用壓強探測器模擬潛水器,探究在不同位置處液體的壓強大小,并做下記錄,觀察數(shù)據(jù)的規(guī)律性。如圖1-1是實驗情景圖,教科版通過這樣的方式,對物理實驗進行了一個很好的導入,并且讓學生對即將進行的實驗的“重要性”有一個更全面的感知,對物理實驗與生活社會的緊密相關性有一個更全面的認識。
二、注重學生原創(chuàng)性實驗思維的培養(yǎng)
教科版物理教材實驗教學的編寫還更加注重對學生原創(chuàng)性實驗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是物理學習生涯中難能可貴的精神,是學生學好物理的一大利器。教科版物理教材通過巧妙的實驗設計引發(fā)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例如,在探究“浮力”的實驗當中,傳統(tǒng)教材實驗的設計是利用阿基米德的“排水法”,將浸沒在水中的物體所排出的水收集起來,發(fā)現(xiàn)這些水的重力恰好等于浮力的大小。這個實驗確實既簡單又巧妙,但是卻無法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教科版教材以一袋水代替物體浸沒在水中,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現(xiàn)在阿基米德的角度上去探索他發(fā)現(xiàn)這一規(guī)律的過程。整個實驗情景如圖2-1,這是思想與實驗的完美結(jié)合,也是教科版教材的突出優(yōu)點。
三、數(shù)字化實驗與虛擬化實驗相結(jié)合
1.利用計算機多媒體輔助教學
自多媒體教學走進教學舞臺以來,為初中物理的教學帶來一個嶄新的面貌。教科版初中物理教材物盡其用,要求教師利用多媒體充當“演示工具”,為學生提供更易理解的表現(xiàn)形式。例如,在九年級上冊“通電螺線管產(chǎn)生磁場”的物理現(xiàn)象中,我們通過用多媒體課件的展示,演示了如圖3-1所示的從通電電流到產(chǎn)生磁場的演變過程。這樣的教學形式,可以讓學生對通電導線產(chǎn)生磁場的方向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對學習磁場的興趣激增。同時,學生還可以在觀看完演示之后,提出自己的相關猜想。
2.利用軟件代替儀器輔助教學
物理實驗中的儀器繁多,對于條件有限的學校來說尤其是對于農(nóng)村學校來說,想要一一備齊這些器材供學生使用是沒有可能得。但是利用軟件代替儀器進行仿真的模擬實驗,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教學效果。在教科版物理教材中,考慮到了很多學校設備條件不足的短板,設計了很多利用計算機軟件代替實驗設備的實驗。例如,在測試聽覺頻率的實驗當中,教材中利用計算機虛擬示波器,學生不僅能夠聽到計算機傳出的聲音,還能從軟件窗口中看見如圖3-2所示的聲音波動的形狀。當聲音的頻率不斷上升到20000 HZ或者低于20HZ,學生就無法聽見聲音,但仍能在窗口看到聲波。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對聲波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科教版物理教材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編寫別出心裁,是物理實驗教學的優(yōu)秀藍本,老師只要掌握好教科版教材的教學風格,便能讓物理實驗教學的效率大增。
參考文獻:
[1]《對物理教學中科學探究的一些認識(一)——科學探究的含義、分類》,《物理通報》 2005年3期 作者:劉鋒.
[2]《關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物理通報》 2010年7期 作者:趙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