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峰
法律在線
農村土地權屬爭議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處理(二)
楊曉峰
特約律師:楊曉峰
具有蔬菜、政治經濟學、工業(yè)經濟管理、法律專業(yè)知識背景,有國家行政機關和公司總經理執(zhí)業(yè)經歷。為湖北省和武漢市部分涉農國家行政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法律顧問;長期從事涉農法律服務和事務,是湖北省涉農方面的知名法律專家。主要從事農業(yè)法、農業(yè)技術推廣法、種子法、農業(yè)機械化推廣法、合同法、公司法、侵權責任法、勞動合同法等方面的理論研究。擅長農業(yè)法律實踐、農業(yè)政策和農業(yè)管理疑難問題研究;商務合作伙伴經濟實力、履約能力和信用水準在法律層面上的甄別;合同履行利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條款擬定和談判;體現(xiàn)一定意志的法人內部資源合法化整合;民商事糾紛的斡旋和調停等。
湖北咸寧市張先生問,本村與鄰村發(fā)生土地權屬糾紛時應該怎樣處理?廣西南寧郝先生等讀者問,當發(fā)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時怎樣“打官司”?由于農村土地權屬爭議處理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處理具有相關性,也由于該類糾紛的處理在形式上具有類似性,故我把這些問題及回答放在一起作為一組專題來對待,以期有好的問答效果。
本組專題由5個問答組成,本文為第2個問答,即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規(guī)則,該規(guī)則是“打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官司”的必要法律知識準備,不掌握仲裁規(guī)則,不可能用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調解仲裁法》這部法律武器。
“在線律師”: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規(guī)則是規(guī)范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活動的基本規(guī)則,是必須適用的規(guī)則。下面簡要介紹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的申請人、被申請人為仲裁當事人。
家庭承包的,由農戶代表人參加仲裁。農戶代表人由農戶成員共同推選。當事人一方為五戶(人)以上的,可以推選三至五名代表人參加仲裁。與案件處理結果有利害關系的,可以申請作為第三人參加仲裁,或者由仲裁委員會通知其參加仲裁。
當事人、第三人可以委托包括律師在內的代理人參加仲裁。
當事人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二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
申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應當符合下列條件:申請人與糾紛有直接利害關系;有明確的被申請人;有具體的仲裁請求和事實、理由;屬于受理范圍。
當事人申請仲裁,應當遞交仲裁申請書。申請書可以郵寄或者委托他人代交。書面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口頭申請,由仲裁委員會記入筆錄,經申請人核實后由其簽名、蓋章或者按指印。
仲裁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姓名、年齡、住所、郵政編碼、電話或者其他通訊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寫明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通訊方式;申請人的仲裁請求;仲裁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和理由;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
仲裁委員會對符合申請條件的,應當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受理;已受理的,終止仲裁程序:不符合申請條件;人民法院已受理該糾紛;法律規(guī)定該糾紛應當由其他機構受理;對該糾紛已有生效的判決、裁定、仲裁裁決、行政處理決定等。
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仲裁申請的,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將受理通知書、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送達申請人,將受理通知書、仲裁申請書副本、仲裁規(guī)則、仲裁員名冊送達被申請人。
決定不予受理或終止仲裁程序的,應自收到仲裁申請或者發(fā)現(xiàn)終止仲裁程序情形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被申請人應當自收到仲裁申請書副本之日起十日內向仲裁委員會提交答辯書。被申請人未答辯的,不影響仲裁程序的進行。
答辯書應當載明下列內容:答辯人姓名、年齡、住所、郵政編碼、電話或者其他通訊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應當寫明名稱、地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通訊方式;對申請人仲裁申請的答辯及所依據(jù)的事實和理由;證據(jù)和證據(jù)來源,證人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
因一方當事人的行為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使裁決不能執(zhí)行或者難以執(zhí)行,另一方當事人申請財產保全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將當事人的申請?zhí)峤槐簧暾埲俗∷鼗蛘哓敭a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仲裁庭由三名仲裁員組成。事實清楚、權利義務關系明確、爭議不大的糾紛,經當事人同意,可以由一名仲裁員仲裁。
雙方當事人自收到受理通知書之日起五個工作日內,從仲裁員名冊中選定仲裁員。首席仲裁員由雙方共同選定,其他二名仲裁員由雙方各自選定;當事人不能選定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獨任仲裁員由雙方共同選定;當事人不能選定的,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指定。
仲裁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回避:是本案當事人或當事人、代理人的近親屬;與本案有利害關系;與本案當事人、代理人有其他關系,可能影響公正仲裁;私自會見當事人、代理人,或接受請客送禮。
當事人有權以口頭或者書面方式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員回避。當事人提出回避申請,應當在首次開庭前提出,并說明理由;在首次開庭后知道回避事由的,可以在最后一次開庭終結前提出。仲裁員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員會主任決定;仲裁委員會主任擔任仲裁員時,由仲裁委員會集體決定主任的回避。
仲裁庭應當向當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政策解釋,幫助當事人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xié)議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jù)和解協(xié)議制作裁決書;當事人要求撤回仲裁申請的,仲裁庭應當終止仲裁程序。
仲裁庭應當在雙方當事人自愿的基礎上進行調解。調解達成的,仲裁庭應當制作調解書。調解書經雙方當事人簽收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仲裁庭作出裁決前,申請人放棄仲裁請求并撤回仲裁申請,且被申請人沒有就申請人的仲裁請求提出反請求的,仲裁庭應當終止仲裁程序。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應當開庭進行。開庭應當公開,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以及當事人約定不公開的除外。
當事人雙方要求在鄉(xiāng)(鎮(zhèn))或者村開庭的,應當在該鄉(xiāng)(鎮(zhèn))或者村開庭。也可以在仲裁委員會所在地進行。仲裁庭應當在開庭五個工作日前將開庭時間、地點通知當事人、第三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申請旁聽的,經仲裁庭審查后可以旁聽。
開庭前,仲裁庭應當查明當事人、第三人、代理人和其他仲裁參與人是否到庭,并逐一核對身份。
開庭由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宣布。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宣布案由,宣讀仲裁庭組成人員名單、仲裁庭紀律、當事人權利和義務,詢問當事人是否申請仲裁員回避。
仲裁庭應當保障雙方當事人平等陳述的機會,組織當事人、第三人、代理人陳述事實、意見、理由。當事人、第三人應當提供證據(jù),對其主張加以證明。
與糾紛有關的證據(jù)由發(fā)包方當事人等掌握管理的,該當事人應當在仲裁庭指定的期限內提供,逾期不提供的,應當承擔不利后果。
仲裁庭對專門性問題認為需要鑒定的,可以交由當事人約定的鑒定機構鑒定;當事人沒有約定的,由仲裁庭指定的鑒定機構鑒定。
當事人申請證據(jù)保全,應當書面提出。仲裁委員會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二個工作日內,將申請?zhí)峤蛔C據(jù)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
當事人、第三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的,仲裁庭應當準許。證人不得旁聽案件審理。
證據(jù)應當在開庭時出示,但涉及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證據(jù)不得在公開開庭時出示。
仲裁庭應當組織當事人、第三人交換證據(jù),相互質證。仲裁庭應當保障當事人平等行使辯論權。辯論終結時,首席仲裁員或者獨任仲裁員應當征詢雙方當事人、第三人的最后意見。
發(fā)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程序中止:一方當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繼承人表明是否參加仲裁的;一方當事人喪失行為能力,尚未確定法定代理人的;作為一方當事人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尚未確定權利義務承受人的;一方當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不能參加仲裁的;本案必須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jù),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
仲裁程序中止的原因消除后,仲裁委員會或者仲裁庭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作出恢復仲裁程序的決定,并通知當事人和第三人。
發(fā)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仲裁程序終結:申請人死亡或者終止,沒有繼承人及權利義務承受人,或者繼承人、權利義務承受人放棄權利的;被申請人死亡或者終止,沒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也沒有應當承擔義務的人的;其他應當終結仲裁程序的。
仲裁庭應當根據(jù)認定的事實和法律以及國家政策作出裁決,并制作裁決書。裁決書應當寫明仲裁請求、爭議事實、裁決理由和依據(jù)、裁決結果、裁決日期,以及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的起訴權利和期限。
仲裁庭應當自受理仲裁申請之日起六十日內作出仲裁裁決。案情復雜需延長的,經仲裁委員會主任批準可延長三十日。期限不包括仲裁程序中止、鑒定、當事人在庭外自行和解、補充申請材料和補正裁決的時間。
仲裁委員會應當在裁決作出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將裁決書送達當事人。直接送達的,應當告知當事人、第三人下列事項:不服仲裁裁決的,可以在收到裁決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逾期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一方不履行生效的裁決書所確定義務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向被申請人住所地或者財產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直接送達的受送達人是自然人,但本人不在場的,由其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受送達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應當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主要負責人或者該法人、組織負責收件的人簽收。受送達人或者其同住成年家屬拒絕接收仲裁文書的,可留置送達。直接送達有困難的,可郵寄送達。郵寄送達的,以當事人簽收日期為送達日期。當事人下落不明,或直接送達、留置送達和郵寄送達方式無法送達的,可以公告送達。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仲裁不得向當事人收取費用。當事人委托代理人、申請鑒定等發(fā)生的費用由當事人負擔。
楊曉峰,湖北瑞通天元律師事務所,武漢市江漢區(qū)新華路589號大武漢1911寫字樓A座9樓,430022,電話:13907178953,傳真:027-59625789
2017-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