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琴
初中班主任除了對班級日常事務進行管理,還需要幫助學生人格完善,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加以管理。還需要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學生心理的健康成長。班主任不僅是學生最親密的校園朋友,也是可能影響學生一生的關鍵人物。所以,本文主要對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進行探討,以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一、初中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其原因淺析
初中階段的學校教育中,班主任多種教育管理模式的開發(fā)和創(chuàng)新收獲了較好的實踐效果和評價,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充分認可和重視。但在日常管理過程中,仍存在諸多細節(jié)性問題和不足,需要班主任堅持不懈地進行實踐、探究與反思。
1、學生層面。相關的調查研究表明,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在心理認知方面與成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情感表達方面有情境化、內斂性和叛逆性等特征。一些學生因與班主任缺少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對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科學、客觀的認知,導致對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不理解、不認可,甚至出現倦怠、排斥的消極心理,導致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2、教師層面。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班主任是教育管理工作的實踐者和領導者。部分班主任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較深,仍然沿用相對陳舊的教育管理套路,缺乏創(chuàng)新管理理念的開發(fā)與滲透,與學生間缺少互動與交流,不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部分班主任知識范疇與認知水平相對局限,導致班主任對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規(guī)律的認識不足,從而導致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實效性降低。
3、學校層面。學校領導及相關管理層,應充分重視和鼓勵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但實踐中,片面、過度重視學生基礎學科成績的提高及教師教學技能水平的提升,相對忽略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導致班主任缺少外出交流學習的機會,無法汲取新的管理理念,有機滲透、實踐于日常教育過程中。
二、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轉變班主任陳舊的教育管理觀念
思想觀念的轉變是行動實踐強有力的保障和前提。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有效性應將班主任思想觀念的合理化轉變作為有效切入點,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其一,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班會主任應盡多閱覽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和社會認知學等方面的書籍,從中汲取知識養(yǎng)分,用科學的管理觀念引導學生積極配合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時,注重了解初中生的心理特征及情感表達方式,尤其注重初中生心理亞健康問題;其二,班主任應準確定位和巧妙轉變自身的心理角色,改變以往班主任高高在上、嚴肅刻板的形象,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與學生建立平等、民主的關系,與學生成為可以談心、交心的朋友,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學生在階段的學習和生活方面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地進行心理疏導和幫助,使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深切關懷與溫暖,對班主任充分信賴,從而更加主動、自愿地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三、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班主任要和學生之間實現有效的溝通,并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需要讓學生感受到愛的存在。所以,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需要通過自己的言行舉止感染學生,讓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的真誠和親切,并愿意以平等的關系建立師生之間的情感。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能夠通過各種途徑接收外來信息,也很容易因為各種因素而導致心理的變化,但是這個時期的學生相對比較敏感,不會主動和同學,以及教師進行心理溝通,而是喜歡在心底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在這種情況下,班主任不能以長輩的身份去約束和管理學生,而應最大程度地尊重學生個體,并對學生的行為表示理解,以側面了解學生存在的具體問題,并隨時關注那些具有異常行為的學生。比如現在的很多初中生都有父母離異的情況存在,而一部分性格內向的學生會因為這種父母親情溫暖的缺失而造成孤僻、冷漠的性格,甚至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無組織、無紀律,容易與同學之間產生矛盾的情況。當遇到這種情況時,班主任可以先通過朋友的身份和學生交心,對學生存在的家庭情況表示安慰,并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的關心,而并非是責罵與不理解,即使他出現不良行為,班主任還是會接納他。同時,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家長及時進行溝通,讓家長了解學生當下存在的心理問題,并提高對學生的關心和關注。除此以外,班主任還需要發(fā)動集體力量給予學生最大的溫暖,讓其感受到除了家庭以外的友情和同學情。需要注意的是,班主任對學生的心理教育不能僅僅一次,或者幾次以后便停止,而是需要定期對學生的心理情況加以了解,確保學生能夠放下心理包袱,真正實現心理的健康成長。
四、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班主任需要通過多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特別是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以通過感化教育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比如在當前的網絡技術下,班主任可以在網絡上收集到各種優(yōu)秀的心理理論知識,其中對初中生的常見心理問題、特征和表現方式都有明確指出,當班主任掌握了這些理論知識后,能夠有利于對學生的日常觀察,及時確認學生當下的心理活動。同時,班主任可以對初中生較為典型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分析,比如學生學習方面、生活方面、態(tài)度方面等,可以將其疏導的具體過程加以充分了解,并通過班會和其它時間向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知道存在心理問題是一種正常的狀況,并不是難以啟齒的。另外,班主任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初步了解到,其他人在遇到同樣的問題時采取的是怎么的解決辦法,讓學生能夠初步判斷自己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并能采取初步措施來進行自我的調節(jié)。不僅如此,要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正面的影響,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通過自己豐富的知識、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去感染學生,并帶動學生去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
初中班主任應堅持終身學習的原則,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為學生制定共同的奮斗目標,注重良好班風建設;切實考慮學生的基本學習訴求,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為學生營造寬松、自由的課堂教學氛圍,創(chuàng)設和諧、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劉國華.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問題與對策[J].成功(教育),2012(01).
[2]段鋒.論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J].科技資訊,2011(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