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你不知道的黃埔軍校西安第七分校

2017-09-14 01:50:02陳子平
陜西檔案 2017年4期
關鍵詞:特科訓練班黃埔軍校

文/陳子平 劉 東

你不知道的黃埔軍校西安第七分校

文/陳子平 劉 東

1940年冬,黃埔軍校西安第七分校第十六期學員軍事集訓

今年是中國全面抗日爆發(fā)80周年,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時代已經(jīng)離我們越來越遙遠。作為中華兒女、華夏子孫,我們不能忘記那段刻骨銘心、英勇悲壯的歷史。值此之際,筆者將陜西省檔案館館藏珍貴資料《黃埔七分校記憶》——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校師生名錄,介紹給廣大讀者,紀念在那個時期為國家、為民族抵抗外辱的英雄們。

黃埔軍校是在國共合作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尤其是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中國政府相繼組建了九所分校。黃埔軍校西安分校,正式名稱是“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七分?!?,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國民黨為培訓營以下軍官而組建的。1938年在陜西鳳翔建立了黃埔軍校第七分校,1939年遷址于長安區(qū)王曲鎮(zhèn),以西北軍官訓練班為基礎在長安縣王曲鎮(zhèn)成立??箲?zhàn)勝利后(1946年1月)并入成都本校,成為陸軍軍官學校西安督訓處。1947年9月18日,續(xù)辦至二十一期學生畢業(yè),后仍辦軍官訓練班。

黃埔軍校七分校是國民黨軍事集團中最大的軍事院校之一,學生總隊畢業(yè)人數(shù)最多,居各分校之冠。各分校多在1945年前撤并,而西安督訓處仍在王曲辦教學。從十五期至二十一期共計培養(yǎng)畢業(yè)生29635人;此外,尚有軍官訓練班、軍官教育隊、政工干部訓練班、補訓大隊等畢業(yè)生大約一萬人。

黃埔軍校七分校的訓練基地遠及陜甘兩省的蘭州、天水、鳳翔、西安、戶縣等地,辟窯洞為營舍或住寺廟,校部設在西安王曲鎮(zhèn)(原城隍廟內),陸續(xù)建有黃埔村、留村、曹村等新營房。

一、黃埔軍校七分校創(chuàng)辦經(jīng)過

抗日戰(zhàn)爭初期第十七集團軍在淞滬戰(zhàn)場浴血奮戰(zhàn)后,奉調皖豫邊區(qū)整訓,沿途知識青年紛紛相率請纓要求參軍抗擊日寇,乃甄選優(yōu)秀者千余組為學生隊,隨軍受訓。軍校西北軍官訓練班,原駐天水,其第六期招有三湘青年八百余駐長沙。1938年1月軍校七分校奉命籌辦,乃集中以上各處學生來陜西,選編為十五期二總隊,同年3月29日軍校七分校正式成立于陜西鳳翔。

在風翔初創(chuàng)時,主任胡宗南,辦公廳主任吳允周。僅設有主任辦公廳、教育處、經(jīng)理處、總務處等。1938年5月校部遷王曲后,政訓處、醫(yī)務處先后成立,政訓處又奉命改組為政訓部。1938年秋會計室與畢業(yè)生通訊處相繼增設。1939年春七分校特別黨部成立,校部組織已臻完全。七分校少將副主任先后有顧希平、邱清泉、周嘉彬、羅歷戎、洪士奇,中將副主任有張卓、吳允周等。

二、各期學生總隊概況

(一)第十五期學生計四個總隊,即第二、三、四、五總隊。少將總隊長有羅歷戎、李正光、劉安琪、黃祖訓、王治歧、陳孝謹、李周章、楊德亮等。學生依據(jù)文化程度分編為甲、乙兩級;甲級生受訓一年,乙級生和甲級生中選編為特科者培養(yǎng)一年半。

(二)第十六期學生計七個總隊,即四、五、六總隊,十三、十四、十五、十六總隊。少將總隊長有陳金城、張紹勛、楊德亮、杲春勇、李繩武、謝義鋒、胡長青、胡文治、顧葆裕、許良玉、劉宗憲、何奇、熊克念等。規(guī)定受訓時間:入伍期六個月,軍官生期,步科一年,特科一年半。實際在校時間多為二年多。

黃埔軍校西安第七分校西安王曲校部

(三)第十七期學生計七個總隊,即第九至第十五總隊,第十四、十五總隊無畢業(yè)生。少將總隊長有李慎言、胡家驥、徐達、楊厚采、鄭瑞、李禹祥、周保黎、于厚之、郭歧、麥宗禹、朱亞英等。

第九總隊1940年元月成立,學生由豫陜皖蘇各省招來,駐長安岳村。1941年10月奉命在本總隊學生中選一大隊,編為獨立炮兵大隊,移牛東受訓.全總隊在1942年6月29日畢業(yè)。

第十總隊為特科總隊,有炮、工、通、輜、騎、步各科學生。1940年4月成立,招收江南淪陷區(qū)知識青年,多為兩廣與華僑學生,步行經(jīng)粵桂黔川開赴天水受訓,后移牛東,1943年3月12日畢業(yè)。1943年2月軍訓部甄別考試后各科均有部分學生改編為第十八期獨立特科大隊,延長訓練期。

第十一總隊,1940年3月在蘭州成立,招收陜甘寧青邊區(qū)青年,多系回族子弟,后移子午鎮(zhèn)受訓。1942年6月29日畢業(yè)。

第十二總隊,1940年7月成立,招收江浙淪陷區(qū)青年,步行浙贛湘鄂豫諸省來陜,1941年3月才集結于曹村受訓,1943年3月12日畢業(yè)。

第十三總隊,1939年11月在山西沁水成立,招收晉綏淪陷區(qū)學生受訓,初調河南澠池,再調岐山,最后在曲池受訓,1943年3月12日畢業(yè)。

第十四總隊1940年元月成立,派員密赴山東敵后招生,經(jīng)數(shù)月輾轉奮斗,通過敵占區(qū)雖略有犧牲,大部能冒險犯難陸續(xù)到陜,入校初駐長安賈里村受訓,繼調岐山,后移駐曲江池。1943年2月軍訓部甄別考試后,遵令將該總隊學生一部份編入第十、第十二總隊;一部分編入第十八期十五總隊延長訓練期。

第十五總隊1940年元月成立,先在洛陽鄭州招生,并派員至天津招淪陷區(qū)知識青年。集中后駐訓鳳翔,后移岳村。經(jīng)甄別考試后遵令改編與十四總隊相同。

(四)第十八期學生兩總隊即獨立特科大隊,少將總隊長有朱亞英、郭歧、袁樸、于厚之、莫我若等。

第十五總隊成立于1940年2月,原是十七期十四、十五總隊學生,先在鳳翔受訓,后移岳村小江村一帶,獨立特科大隊駐留村受訓。經(jīng)軍訓部甄別考試,改編為第十八期,延長訓練期三個月,1943年6月5日畢業(yè)。

第二十二總隊1942年成立,學生來源豫陜招收的知青和備取生,十七期各總隊甄別落第生。1941年春入伍編為第十八期入伍生第二、三團,因文化程度較低,先集中學習初、高中文化課,同時施以入伍訓練,駐蘭州和風翔一年。1943年春進入軍官生學習,在西安曲江池、廟坡頭一帶受訓,1944年6月5日畢業(yè)。從入伍生到軍官生考試后,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員被淘汰,足證其畢業(yè)生是經(jīng)過嚴格訓練與考試合格的優(yōu)秀人才。

總計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各期畢業(yè)生為20386人。

(五)第十九期學生兩總隊及獨立第九大隊,少將總隊長有蔣鐵雄、張祖正、沈策、郭釋愚、張宰臣等。

十九期招生情況:十八期入伍生三團于1941年夏成立,赴豫陜招生,1941年12月抵校,駐鳳翔陳村受訓,升學后編入第十九期十二總隊。十八期入伍生第四團,1941年夏成立,秋赴浙江招京滬杭淪陷區(qū)學生。抗日烽火燃燒著熱血青年的心靈,紛紛投筆從戎,投奔黃埔軍校。日寇陷浙贛,該團一千五百余官生已訓練六個月;1942年7月初突圍松陽,輾轉浙閩贛;越武夷經(jīng)福建吉水鼠疫流行的無人區(qū),染病嚴重,學生病亡流失較多,到湘潭僅剩八百余。順道續(xù)招贛湘粵及淪陷區(qū)優(yōu)秀青年以及海外歸國僑生。該團跋涉千山萬水,相繼渡洞庭、跨長江、越武當、闖潼關穿越封鎖線。途經(jīng)浙閩贛湘桂黔鄂豫陜九省,歷時兩載,備嘗艱險,1943年11月底到校。在河西大操場集訓受檢閱和軍訓部的升學考試。升軍官生后初駐牛東,按成績分編一部選入特科總隊。大部份編入十三總隊。

第十二總隊,1943年3月工日成立,選取十八期入伍生第三團部分學生,并將天津、甘、寧一帶招收學生編成之,初駐長安引駕迥,繼移岳村,1943年底由十八期入伍生第四團編入五隊,并將步科生全調十三總隊而成為特科總隊,計炮兵二隊,分駐曹村和九村;工科二隊和通信科三隊駐黃埔村,1944年12月移駐曹村新營房。1945年初將十三總隊步科第二、第十兩中隊改編為炮科受訓.炮通科因戰(zhàn)場急需人才,提前畢業(yè)于1945年7月2日。后炮兵及工、輜、騎等科于1945年11月20日畢業(yè)。

獨立第九大隊,步科、原在漢中第一分校受訓,1945年夏撥來軍校七分校,駐岳村附近,1946年3月12日畢業(yè)。十九期畢業(yè)生共計3077人。

(六)第二十一期學生有特科大隊和步科七至十一大隊。少將總隊長吳方正、徐保、徐鼎成、馮龍、黃蔚南等。

學生來源有1944年8月招收的十九期入伍生團后改編為二十一期;和漢中一分校、鄂北八分校,皖北魯干班等處學生再凝聚到西安督訓處合編成二十一期各兵科。特科有炮二大隊第五、六中隊和騎三隊;工二大隊第三、四、五中隊和輜重第四隊;在曹村營房附近受訓。通信二大隊四、五中隊和第十一大隊在留村營房附近受訓;步科第七至第九隊在黃埔村附近,步十大隊在岳村附近學習。特科生和步七至十大隊均在1947年9月18日畢業(yè),共計畢業(yè)生2133人。

步科十一大隊和工五隊、通五隊是1946年1月入伍,1947年5月從西安調成都本校,1948年7月7日畢業(yè)。

三、黃埔軍校七分校的學習活動

入伍期六個月,訓練內容有《步兵操典》《射擊教范》《陣中勤務令》等戰(zhàn)士基本教育為主,制式教練:從徒手各個教練,持槍教練至班、排教練;戰(zhàn)斗教練:從地形地物利用,進攻接敵、沖鋒和近戰(zhàn)、巷戰(zhàn)、肉搏戰(zhàn);由戰(zhàn)斗群、搜索前進到班戰(zhàn)斗的攻防演練。

軍官生期,步科一年半,特科二年。學習內容有政治八大教程:《總理遺教》(含三民主義建國方略、建國大綱)《校長言行》《日本研究》《東亞地理》《東亞歷史》《政治學教程》《法律教程》《經(jīng)濟學教程》和英語。軍事十大教程有《軍制》《戰(zhàn)術學》《武經(jīng)》《地形學》《兵器學》《筑城學》《交通學》《測量學》《防空與防毒化學》《戰(zhàn)車學》另有劈刺拳術等。野外戰(zhàn)斗演習以排連攻防演練為主。

特科生學習步科全部課程外,炮科增加《炮兵操典》《觀測教范》《炮兵射擊教范》《馬廄勤務》《馬術教練》《通信教練》汽車駕駛和炮兵野戰(zhàn)演習。通信科增加《電學大綱》《電學原理》《有線電通信教程》《無線電通信教程》《密碼學》《電信器材的故障排除與檢修》《陸空連絡》《旗語通信》《有線電永久線路架設》《戰(zhàn)時線路的敷設與搶修》《馬術教練》等以有無線電通信練習為主。在緊張熱烈的軍事訓練中,每日三操四講堂,每周有四次半天的野外演習、摸爬滾打,搞得汗流夾背,疲憊不堪;總是戰(zhàn)酷署斗嚴寒,苦練殺敵本領、切磋技藝和指揮才能,這就是黃埔軍校的學習生涯。

1942年,軍事教官給黃埔軍校西安第七分校第十七期學員講課。

四、特別班團隊

黃埔七分校為適應戰(zhàn)時教育的實際需要,先后奉令成立的班、團、隊十個單位,除軍官教育隊,教導總隊,練習團繼續(xù)編練外,其余則先后結束或撤銷。

1.政治隊

與十五期第二總隊同時成立,1938年5月畢業(yè),1939年奉令將其學藉,改隸于軍委會中央戰(zhàn)時干部訓練團第四團(簡稱戰(zhàn)干四團)。

2.女生隊

原屬十五期第二總隊,女生189人,在軍校七分校受訓10月后奉命轉學藉,改隸于戰(zhàn)干四團,繼續(xù)完成學業(yè)。

3.軍官訓練班

七分校創(chuàng)辦伊始即設立軍官大隊,第二期畢業(yè)后,奉令改稱軍官訓練班,駐留村。調訓部隊營連排行伍軍官,施以軍事教育,提高戰(zhàn)術修養(yǎng),作戰(zhàn)指揮能力和素質,受訓六個月到一年,共辦七、八、九、十、十一等五期,有畢業(yè)學員6200多人。

4.軍官教育隊及其所屬訓練班

1939年8月奉令成立軍官研究組,干訓組、重兵器組以教育干部提高軍官素質。受訓期1~3個月,駐黃埔村。1940年6月,奉令改組為軍官教育隊;下屬戰(zhàn)術研究班、校尉官研究班、機械化兵訓練班,重兵器訓練班、邊(外)區(qū)語文訓練班,技術訓練班等六個班。各班依其任務和目的設置課程內容;訓練期因培養(yǎng)目標而異約六個月至二年。另有通信訓練班、軍官補習班等;1942年奉新頒編制邊區(qū)語文班改隸校部教育處,并改軍官補習班為軍官預備教育班。1944年夏,邊語班仍隸軍官教育隊。

1938年1月,黃埔軍校西安第七分校在長安區(qū)王曲鎮(zhèn)廟宇培訓學員。

5.政工干部訓練組

共三期、駐黃埔村。1942年9月西安會議后奉令召集第八戰(zhàn)區(qū)各級政工干部于本分校受訓,第一期11月初開學,受訓半月,畢業(yè)學員530人;第二期1943年7月開學,8月18日畢業(yè),有學員307個;第三期1943年9月4日開學,同月29日畢業(yè),學員332人。

6.軍官短期教育班

1938年8月在蘭州成立,召集西北各部隊現(xiàn)役軍官進行短期訓練,辦第一、第二兩期,每均為600余人。

7.補訓大隊

1943年2月奉令舉辦,補訓獨立第五大隊,調集服務于第八戰(zhàn)區(qū)各部隊之第十四期以后的軍校畢業(yè)生,施行補足訓練,受訓期一年,集中300余人,駐留村,1944年3月畢業(yè)。

8.軍需實習班暨特務長訓練班

1939年元月,奉命成立軍需實習班,有學生四隊計400余人,在終南山麓彌陀寺附近受訓,同年8月畢業(yè)。隨召第二期學生四隊計400余人,受訓兩年,1940年8月畢業(yè),該班撤銷。1945年6月又創(chuàng)辦特務長訓練班,受訓期五個月,學員80余,同年11月畢業(yè)。停辦。

9.練習團

1939年元月,以學兵及落選之學生編成練習營,同年11月擴大為練習團。

10.教導總隊

1938年7月奉命成立軍士教導團第一、第二團,1940年8月奉命增設第三、第四團;同年11月改編為教導總隊,下轄三個團。

五、附屬事業(yè)單位

計有中正小學及籌備創(chuàng)辦今已自立之中正中學、王曲電療院、生產(chǎn)事業(yè)管理處等。生產(chǎn)事業(yè)管理處并分出品營業(yè)部、農(nóng)場、蜜廠、木廠、麥粉廠、鞋廠、毛巾廠、小工業(yè)實驗所等單位。該處結束后,所轄各生產(chǎn)機構改撥教育處辦公處分別管理。此外尚有原屬教育處之印刷所,則擴充為新中國印書館矣。至屬公用事業(yè)范圍者,尚有自設之公共食堂、新生社、中國農(nóng)民銀行王曲分行、軍郵第三零二局及王曲電廠,皆系為本分校服務而增設者。

六、教育設備

本分校創(chuàng)辦之初,以環(huán)境困苦,一切設施均因陋就簡,一年以后,乃略具規(guī)模,相沿至今,各種設備已有相當擴充。

1.大操場:河西大操場位置于西王曲,可容大部教練與校閱,并有司令臺,校部北側及各總隊均有體育場,除供術科教練外,并附各種球場及器械操場。

2.圖書館:以政治部所存圖書較多,共有書籍一萬二千余冊,并有中西雜志合訂本千余冊,勉能供應官生參考之用。教育處圖書室地址均在校部內。

3.印刷所:原有對開機、圓盤機、石印機等多架,址設虢鎮(zhèn),后移西安城南宋家花園,三十一年與中央干訓團印刷所并為新中國印刷館,印刷廠除印課程、???,并對外服務。

4.修械所:附設教育處之軍械科,地址在王曲東北馬廠,員工三十余人,凡教練用之步槍、輕機關槍皆能修理。

5.馬匹管教所:在王曲南窯底村,有馬廄三,教馬場二,其河西村舍并設有分廄,以備隔離病馬。

6.陸家墳防御陣地:構筑神禾原,由黃埔村至馬廠之間,縱深可二里,由以前駐王曲之十八、十七兩期學生土工作業(yè)所筑成,地形較復雜,每為各期學生主要演習陣地。

7.教育模型場;設于黃埔村,各兵科分設少至四種,多至五十余種,教育處并印有教育模型圖一厚冊。

此外尚有基本射擊場,設胡家溝南,計有新式設計靶場三處,手榴彈投擲場兩處,并有防雨設備;幕景場,設在黃埔村;障礙運動場在校部北側;游泳池在王曲河河畔。

黃埔七分校在民族存亡的關鍵時期培養(yǎng)了一大批軍事人才,為抗日戰(zhàn)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初步統(tǒng)計黃埔七分校第十五至第十九期畢業(yè)生,約有三分之一的人在為中華民族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戰(zhàn)場上英勇犧牲。

(作者單位:陜西省檔案館 榆林市環(huán)境咨詢服務部)

猜你喜歡
特科訓練班黃埔軍校
中央特科的三種營救方式
黨史博覽(2020年10期)2020-10-27 10:18:22
1926年3月24日,李濟深前來黃埔軍校參觀
黃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48
黃埔軍校分校概覽
黃埔(2020年4期)2020-08-13 03:24:30
比眼力
俄副總理辭任世界杯組委會主席
穆特科:俄羅斯體壇的操盤手
冠軍的秘密
喜劇世界(2017年9期)2017-12-06 20:11:47
俄體育部長晉升副總理
減肥訓練班
三月三(2016年3期)2016-03-23 00:41:06
熊雄在黃埔軍校二三事
軍事歷史(1995年2期)1995-08-16 03:14:58
永德县| 庆云县| 鄯善县| 九江县| 云阳县| 黄石市| 金山区| 久治县| 峨眉山市| 吉首市| 汤原县| 平凉市| 灵丘县| 来宾市| 双江| 东至县| 茶陵县| 乌鲁木齐县| 化州市| 甘孜| 吉木乃县| 五寨县| 分宜县| 涡阳县| 绍兴市| 葫芦岛市| 庆安县| 乐清市| 江城| 临邑县| 玉龙| 永州市| 正镶白旗| 吉木萨尔县| 马龙县| 海宁市| 普兰县| 安吉县| 鹤峰县| 大足县| 任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