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琪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處,河北 秦皇島 066000)
G1高速公路綠色廊道植物系數(shù)對比研究
梁 琪
(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處,河北 秦皇島 066000)
以G1京哈高速京秦段k250+800-k259中北戴河互通區(qū)和路側邊坡的油松、紅葉李、高桿金葉榆、連翹、迎春5種植物為研究對象,利用當?shù)貧庀髷?shù)據(jù),運用Penman-Monteith公式計算參照作物蒸散量;分別測定土壤剖面含水量、田間持水量和徑流量,運用公式計算植物系數(shù),探討植物的需水量。結果表明:①整個生長期,參照作物蒸散量由低到高,再到低,呈單峰型變化,6月達到峰值,為187.9 mm,而10月達到最低值,僅為55.6 mm。② 5種植物平均植物系數(shù)大小排序為紅葉李>連翹>高桿金葉榆>迎春>油松,植物需水能力反之。紅葉李、連翹、迎春和油松在路側邊坡的植物系數(shù)均低于互通區(qū),說明這4種植物對外界土壤含水量有較高的敏感度;高桿金葉榆在2個區(qū)域的植物系數(shù)無差別,說明敏感度低,對外界土壤含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也更強。
高速公路;綠色廊道;參照作物蒸散量;植物系數(shù)
隨著高速公路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和大規(guī)模建設,對其路域范圍內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產(chǎn)生了較大的干擾和破壞。大量的填挖工程,施工期長,施工場地范圍大,對原始地貌、植被造成了破壞,導致了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生態(tài)系統(tǒng)失衡。高速公路綠色廊道工程是高速公路建設工程的一部分,因此,也具有綠化工程周期長、覆蓋區(qū)域廣、形式種類多、路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復雜的特點。具體表現(xiàn)為由于挖填土木工程導致的綠化土壤環(huán)境的破壞引發(fā)的水紋、微生物生態(tài)、土壤中氧氣微循環(huán)、土壤基質變化給綠化及景觀設計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同時使得高速公路綠色廊道普遍存在植物賴以生存的土壤貧瘠、保水性差、植被生長差等現(xiàn)象,尤其是在北方地區(qū)炎熱的夏天如果不進行灌溉養(yǎng)護,便會嚴重影響廊道景觀品質。因此,開展高速公路綠色廊道植物耗水規(guī)律的研究,科學實現(xiàn)綠色廊道的養(yǎng)護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的高速公路綠化研究隨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的高速發(fā)展進入了井噴期。自20世紀90年代以后,我國交通部先后制訂了JTJ 005—96公路建設項目環(huán)境評價規(guī)范(試行)[1]和JTJ/T 006—98公路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范[2]等行業(yè)標準,建設部也發(fā)布了GJJ 75—97城市道路綠化規(guī)劃與設計規(guī)范[3],提出在節(jié)約水資源、復合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基礎上進行景觀設計。
植物系數(shù)是體現(xiàn)植物耗水特征的重要指標,需水量較低的植物具有較低的植物系數(shù)[4]。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許多學者開始意識到用植物系數(shù)研究農(nóng)作物需水量,可以對灌溉需水量作出科學預估。目前,在農(nóng)業(yè)上,我國學者已經(jīng)通過采用FAO推薦的Penman-Monteith方法和試驗測得了包括小麥、棉花、玉米等作物的參照作物需水量和逐月的作物系數(shù)[5]。隨著城市園林綠化的快速發(fā)展,也有不少學者通過借鑒農(nóng)業(yè)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不同植被類型的園林植物的植物系數(shù)[6-7]。
本研究針對G1京哈高速公路綠色廊道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復雜性,分別選擇相同路段G1京哈高速京秦段k250+800-k259中北戴河互通區(qū)和路側邊坡的油松(PinustabuliformisCarrière)、紅葉李(Prunussimonii)、高桿金葉榆(Ulmuspumilacv.jinye.)、連翹(PrunuscerasiferaEhrh.)、迎春(Jassminumnudiflorum)5種植物作為研究對象,采集當?shù)貧庀髷?shù)據(jù),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計算潛在蒸散量,運用土鉆法和環(huán)刀法分別測算植物所在區(qū)域土壤剖面含水量和田間持水量,運用公式計算植物系數(shù),利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研究結果對G1京哈高速公路沿線景觀設計中植物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對灌溉用水量的精準測算具有指導意義。
1.1試驗區(qū)概況
研究區(qū)位于G1京哈高速京秦段k250+800-k259,地處東亞大陸東岸,北緯39°21′—39°59′、東經(jīng)116°20′—118°50′。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qū)。地處北半球中緯度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受中國東部沿海季風環(huán)流的影響,海洋性特征明顯,多風、濕度大、雨量適中,四季分明,春秋短,冬夏長,年平均氣溫10~12 ℃,年均日照時間2700~2850 h;年均氣溫8.8~11.3 ℃;盛夏日平均氣溫22~25 ℃,年平均濕度65%左右,年均降水量630~650 mm。
G1京哈高速公路京秦段綠色廊道工程京秦段k250+800-k259竣工于2015年,屬于人工植被群落。本研究選取北戴河互通區(qū)和京秦段k250+800-k259路側邊坡的油松、紅葉李、高桿金葉榆、連翹和迎春5種植物進行研究。
1.2試驗方法
試驗時間為2016年4—10月。運用常規(guī)林業(yè)調查法,選取試驗區(qū)內無病蟲害、長勢良好的油松、紅葉李、高桿金葉榆、連翹、迎春5種中等規(guī)格的植物作為被調查對象,每種植物選取3株作為重復。采用平均法計算各種植物的規(guī)格,結果見表1。
表1 供試植物概況
每月中旬采用人工土鉆取土,烘干稱重法測定土壤含水量;采用環(huán)刀法取樣,室內測定田間持水量。各樣地取土深度為0~0.5 m,其中0~0.1 m土層每隔10 cm采集土樣,0.1~0.5 m土層每隔20 cm采集土樣。4—10月每月中旬測定1次,3次重復取平均值。根據(jù)深度和含水量的變化計算剖面平均含水量,并計算土壤剖面儲水量。
路側邊坡的徑流量采用常規(guī)邊坡徑流試驗,在路側邊坡分別選取2 m×2 m的帶有目標植物種的樣方,每種植物樣方重復3次,結果取平均值。在樣方下方設置集水槽,統(tǒng)計各月收集的降水量。
1.3氣象數(shù)據(jù)來源
本文計算參照作物蒸散量所采用的氣象數(shù)據(jù)為國家氣象局中國氣象局網(wǎng)和秦皇島地面氣象站1981—2010年逐月氣象數(shù)據(jù),包括月平均日照時間、月平均氣溫、月最大降水量、月平均風速、月平均相對濕度等氣象數(shù)據(jù)。
表2 G1京哈高速京秦段綠色廊道工程京秦段k250+800-k259累年氣象數(shù)據(jù)(1981—2010年)
*:資料來源于國家氣象局中國氣象局網(wǎng)及當?shù)貧庀笳尽?/p>
1.4參照作物蒸散量的計算
采用國家氣象局發(fā)布的GB/T 20481—2006中推薦的FAO的Penman-Monteith方法[8]。該計算方法是目前農(nóng)業(yè)上采用最多的計算參照作物蒸散量的方法,也是目前最新的理論方法。這里定義參照作物蒸散量為一種假想?yún)⒄兆魑锕趯拥恼羯⑺俾?,假設作物植株高度為0.12 m,固定的作物表面阻力為70 m·s-1,反射率為0.23,非常類似于表面開闊、高度一致、生長旺盛、完全覆蓋地面而水分充分適宜的綠色草地的蒸散量。
(1)
式中:PE為可能蒸散量(mm·d-1);Rn為地表凈輻射(MJ·m-1·d-1),是指收入的凈短波輻射和支出的凈長波輻射之差;G為土壤熱通量(MJ·m-2·d-1),運用復雜模式可以計算得出,相對于凈輻射Rn來說,土壤熱通量G是很小的量,特別是當?shù)乇肀恢脖桓采w,計算時間尺度是24 h或更長時;Tmean為平均氣溫(℃);u2為2 m高處風速(m·s-1);es為飽和水氣壓(kPa);ea為實際水氣壓(kPa);△為飽和水氣壓曲線斜率(kPa·℃-1);γ為干濕表常數(shù)(kPa·℃-1)。
1.5植物系數(shù)的計算
植物耗水特征的重要指標就是植物系數(shù)kp,我國學者已取得了不同自然類型區(qū)內小麥、玉米、棉花等主要作物逐月、全生長季的作物系數(shù),并用于估算作物需水量[3]。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學者開始將植物系數(shù)的計算方法應用到林業(yè)、自然植被群落、園林綠化上[9-11]。這些研究者所用的植物系數(shù)大多是在假定土壤水分適宜植物生長的情況下獲得,而在高速公路廊道的特殊地域環(huán)境及干旱脅迫下,植物受水分供給影響的生長限制不能忽略。因此,根據(jù)作物系數(shù)的定義,考慮土壤供水狀況的影響,植物系數(shù)可用下式計算[12-14]:
(2)
式中:kp為植物系數(shù);ETa為某a時段實際蒸散量;f(θ)為土壤水分限制因子,稱為土壤水分修正函數(shù);θ為土壤質量含水量(%);PEa為某a時段參照蒸散量。
ETa的計算:根據(jù)HOLMES的理論,干旱或半干旱區(qū)計算植物蒸散量,可以忽略深層滲透量[15],按照水量平衡方程式,在沒有灌溉補充水分前提下,可以簡化為:ETa=P-R+ΔSa,式中:ETa為某a時段實際蒸散量(mm);P為a時段降雨量(mm);R為生長期地表徑流量(mm);ΔSa為a時段土壤儲水量(mm)。
地表徑流量的計算:由于北戴河互通區(qū)的植物生境類似于公園綠地,因此參照公園綠地的計算方法[16],采用降水量與徑流系數(shù)之積,公園綠地徑流系數(shù)為0.15;路側邊坡的徑流量植物采用邊坡徑流試驗方式測得。
f(θ)水分限制因子的計算:采用非線性水分修正函數(shù),見公式(3)[17]:
(3)
式中:θf為田間持水量(%);c為擬合參數(shù)。由(3)式可知,當根系層土壤平均含水量≥田間持水量時,f(θ)=1,植物生長不受水分限制。
2.1 G1京哈高速公路綠色廊道生長期參照作物蒸散量的月變化
根據(jù)(1)式,計算參照作物蒸散量,其中日平均氣溫取每日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平均值。飽和水氣壓以當時段日最高氣溫、日最低氣溫計算出來的飽和水氣壓的平均值來計算,結果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整個生長期,參照作物需水量呈低—高—低的單峰型變化,6月達到峰值,為187.9 mm,而10月達到最低值,僅為55.6 mm。參照作物蒸散量受氣溫和光照、風速等影響因子的增強而增強,實際計算結果與理論判斷一致。8月、9月的參考作物需水量降低,原因是綠色廊道工程k250+800-k259所在的北戴河區(qū)在這2個月的降水量較大,導致實際水汽壓高,與理論判斷一致。
表3 植物生長期參照作物蒸散量的月變化
2.2生長期植物系數(shù)kp
5種植物在不同區(qū)域的生長期各月的植物系數(shù)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5種植物的植物系數(shù)在4、5月較低,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走高,到7、8月達到峰值,后又迅速降低直至生長期結束。整個生長期5種植物的平均植物系數(shù)大小排序為紅葉李>連翹>高桿金葉榆>迎春>油松;除高桿金葉榆外,其余4種植物的植物系數(shù)均為互通區(qū)大于路側邊坡。整個生長期植物系數(shù)的差額大小排序為連翹>紅葉李>迎春>油松>高桿金葉榆。
利用SPSS軟件分別將各植物的植物系數(shù)進行不同月份、區(qū)域的雙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5。從表5可以看出,只有高桿金葉榆的植物系數(shù)在不同區(qū)域的P值>0.05,這說明不能拒絕假設,即不同區(qū)域的高桿金葉榆的植物系數(shù)沒有顯著差異;而其他P值均<0.05,說明假設不成立,即在不同月份和不同區(qū)域油松、紅葉李、連翹、迎春的植物系數(shù)均有顯著差異。從植物系數(shù)kp的計算公式可以看出,植物系數(shù)與根系對土壤水分的利用和需求能力有重要的相關性,因此也就說明這5種植物在生長期的各月對土壤水分的需求各不相同。從植物系數(shù)的差額(表4)可以看出,紅葉李、連翹、迎春和油松在路側邊坡的植物系數(shù)均低于互通區(qū),說明這4種植物對外界土壤含水量有較高的敏感度。高桿金葉榆在2個區(qū)域的植物系數(shù)無差別,說明敏感度低,對外界土壤含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也更強。其中連翹的植物系數(shù)互通區(qū)比路側邊坡更大,由于路側邊坡的土壤含水量較低,這說明對生長環(huán)境的水分最敏感,紅葉李、迎春和油松具有中等敏感度,而高桿金葉榆幾乎不敏感。原因可能有2種:一是連翹對土壤的含水量具有較高的感知能力,可以隨土壤含水量變化而迅速調整自身需水量,二是連翹根系的蓄水能力差,對外界土壤的水分變化不能及時進行儲水。其它植物也具有上述可能性,更準確的結果需要進行根系生理及生態(tài)方面的研究??傮w看,紅葉李對水分的需求最大,其次為連翹、高桿金葉榆、迎春,油松對水分的需求最小。由于目前水資源的缺乏,高速公路綠色廊道在設計中更應選擇較為節(jié)水的植物。
表4 不同區(qū)域植物在生長期的植物系數(shù)
表5 各植物的植物系數(shù)方差分析P值表
*:α=0.05。
本研究選擇G1京哈高速京秦段k250+800-k259中北戴河互通區(qū)和路側邊坡的5種植物油松、紅葉李、高桿金葉榆、連翹、迎春作為研究對象,利用當?shù)貧庀髷?shù)據(jù),運用Penman-Monteith公式計算參照作物蒸散量;分別測定植物所在區(qū)域土壤剖面含水量、田間持水量和徑流量,運用公式計算植物系數(shù);利用SPSS軟件進行方差分析。研究結果表明:①整個生長期,參照作物蒸散量由低到高,再到低,呈單峰型變化,6月達到峰值,為187.9 mm,而10月達到最低值,僅為55.6 mm。② 5種植物平均植物系數(shù)大小排序為紅葉李>連翹>高桿金葉榆>迎春>油松,植物需水能力反之。紅葉李、連翹、迎春和油松在路側邊坡的植物系數(shù)均低于互通區(qū),說明這4種植物對外界土壤含水量有較高的敏感度;高桿金葉榆在2個區(qū)域的植物系數(shù)無差別,說明敏感度低,對外界土壤含水量的變化適應能力也更強。
研究結果可為G1京哈高速公路綠色廊道植被灌溉量的精確計算提供參考,對高速公路后期養(yǎng)護灌溉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1]交通部.JTJ 005—96公路建設項目環(huán)境評價規(guī)范(試行)[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交通部.JTJ/T 006—98公路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建設部.GJJ 75—97.城市道路綠化規(guī)劃與設計規(guī)范[S].北京:標準出版社,1997.
[4]吳元芝,黃明斌,趙世偉.黃土高原植被演替不同階段植物系數(shù)的變化與適應性評價[J].自然資源學報,2008(5):849-857.
[5]劉玉春,姜紅安,李存東,等.河北省棉花灌溉需水量與灌溉需求指數(shù)分析[J].農(nóng)業(yè)工程學報,2013(19):98-104.
[6]邱振存,管健,孫仕軍.節(jié)水型園林植物優(yōu)化灌溉制度的制定[J].北方園藝,2011(15):139-143.
[7]張瓊瑛,李紹才.公路巖質邊坡綠化灌溉需水量研究[J].節(jié)水灌溉,2013(2):10-16.
[8]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GB/T 20481—2006氣象干旱等級[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6.
[9]陳麗華,王禮先.北京市生態(tài)用水分類及森林植被生態(tài)用水定額的確定[J].水土保持研究,2001,8(4):161-164.
[10]何永濤,李文華,李貴才,等.黃土高原地區(qū)森林植被生態(tài)需水研究[J].環(huán)境科學,2004,25(3):35-39.
[11]馬義虎,陳麗華,余新曉.晉南人工刺槐林需水量計算及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5,12(6):89-91.
[12]雷志棟,楊詩秀,謝森傳.土壤水動力學[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185-214.
[13]錢允祺.農(nóng)業(yè)氣象學[M].西安:興界圖書出版公司,1997:55.
[14]趙勇,王玉坤,多巖松.作物騰發(fā)量計算中的一些問題的探討[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05,3(1):57-59.
[15]HOLMES J W.Measuring evapotranspiration by hydrological methods[J].Agric Water Management,1984(8):29-40.
[16]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GB 50015—2009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9.
[17]歐陽竹,羅毅,蓋廣明,等.一個預測冬小麥根系層儲水量的概念性模型[J].地理科學進展,2002,21(6):593-599.
ComparativeStudyonPlantCoefficientsofGreenCorridorinG1Expressway
LIANGQi
(Hebeiprovincialhighway,Beijing-Qinmanagementoffice,Qinhuangdao066000,Hebei,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electsPinustabuliformisCarrière,Prunussimonii,Ulmuspumilacv.jinye.,PrunuscerasiferaEhrh,Jassminumnudiflorumof roadside slope in Beidaihe interchange area,G1 Jinghagaosu Beijing Qinhuangdao k250+800-k259 as the research object,using the local meteorological data,calculating 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using Penman-Monteith formula respectively;determination of soil moisture profile,soil water and runoff coefficient,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use of plants,the plants need wat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whole growth period,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 from low to high to low,a unimodal distribution,the peak in June,187.9 mm in October and reached the lowest value is only 55.6 mm.Compared with the average plant coefficients of five kinds of plants,Prunussimonii>PrunuscerasiferaEhrh.>Jassminumnudiflorum>Ulmuspumilacv.jinye.>PinustabuliformisCarrière,plant water requirement and ability;PinustabuliformisCarrière,Prunussimonii,PrunuscerasiferaEhrh.andJassminumnudiflorumwere lower in roadside slope,indicat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four plants had higher soil moisture content to the outside world.Ulmuspumilacv.jinye.had no difference in the plant coefficient of the two region shows low sensitivity,stronger ability to adapt to the change of external soil moisture.
highway;green corridor;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plant coefficient
10.13428/j.cnki.fjlk.2017.03.021
2017-01-27;
: 2017-03-24
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計劃項目(Y-2014024)
梁琪(1976—),男,黑龍江伊春人,河北省高速公路京秦管理處高工,從事公路綠化研究。E-mail:lqi917@163.com。
S731.8
: A
: 1002-7351(2017)03-01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