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順境與逆境心態(tài) 修養(yǎng) 本性 考驗
和朋友去爬泰山,深刻體會到年齡和意志力成反比這句話。
我們一路和一群春游的大學生同行,像是一個社團在組織活動。剛上山的時候,每個人都活力充沛,有說有笑。其中,一個熱情活潑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注意,他背著一個雙肩背包,手上還拿著一個塑料袋,里面裝滿了食物,看上去很沉??伤€是一路招呼著落后的同學,幫他們拿東西,不時地詢問大家要不要休息,儼然是個大家長的模樣。
朋友贊賞道,現(xiàn)在的90后,哪像傳說中的那么自私自利?反倒是我們這些自詡老友的人,自顧自地爬山,想想有點慚愧。
困境中見人心,爬山時更是明顯。每個人的體力和意志力都相差甚遠,想要一起到達終點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想有這么個熱心腸在身旁,爬山應(yīng)該會變得容易一些。可是,我錯了。從中段開始,劇情就出現(xiàn)了出乎意料的反轉(zhuǎn)。
每個人都像霜打的茄子一樣,一個個垂頭喪氣,步履艱難地前行,話都不想說一句。這時,那個熱情的男孩臉突然變得很臭,誰和他說話都是一副愛答不理的樣子,一邊走一邊埋怨身旁的女同學為什么要帶那么多東西。
滿滿的好意最終變成了沉重的包袱。扔下覺得丟臉,不扔又覺得疲憊,所以只好憤怒??粗蠛沽芾斓臉幼?,我忍不住感嘆,一個人的修養(yǎng),要看他疲憊時的模樣。舒服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樂善好施。唯有身心疲憊時,還能體諒別人的苦,才是深到骨子里的善良。
日常生活里,這樣的人也不少見。幾乎每次坐長途飛機,我都能遇上對空姐不依不饒的乘客,他們明知道空姐有很多無法逾越的權(quán)限,有很多無可奈何的難處,卻還是不加收斂地把怨氣都發(fā)泄在她們身上。而讓他們理直氣壯的唯一理由就是:我累了。
神清氣爽的時候,每個人都愿意出手相助,唯有精疲力盡時,才能看出一個人真正的修養(yǎng)。我們老板就有一條金科玉律:不要在深夜發(fā)郵件,不要在睡不好覺的時候見客戶。他總說,睡不好覺的時候,三觀容易扭曲。我想,他大概是知道,疲憊的時候,最容易暴露人性吧。就像爬山,前半程每個人都意氣風發(fā)。唯有力竭時,才能看出差距。而這種差距不僅僅是你能以多快的速度攀上頂峰,更重要的是,你以什么樣的姿態(tài)到達終點,因為這個姿態(tài)里,就是一個人深到骨子里的修養(yǎng)。而這樣的人,才真正值得交往。
(摘自微信公眾號“Jenny喬”)
【素材分析】文中的大學生,精力充沛時能夠噓寒問暖幫同學拿東西,等爬到半山腰筋疲力盡時,就開始變得垂頭喪氣,一路抱怨。所以說,要看一個人是不是真正有修養(yǎng),就要看他疲憊的時候表現(xiàn)出的是什么狀態(tài)。生活是檢驗品性的實練場,不論是輕松還是疲憊,我們都應(yīng)該展現(xiàn)出積極的一面。
【速用名言】
1.順境的美德是節(jié)制,逆境的美德是堅韌,這后一種是較為偉大的德性?!軐W家 培根
2.患難可以試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顯出非常的氣節(jié)?!鴦∽骷?莎士比亞
(特約教師 高延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