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清陳元青白瓷套印”鑒賞

2017-09-22 06:35金澤田何翔彬石琴
文物鑒定與鑒賞 2017年9期

金澤田+何翔彬+石琴

【摘 要】璽印是古代人們在社會生活和交往過程中一種作為憑信的工具,有官印和私印兩種類型。東至縣博物館收藏有一套“清陳元青白瓷套印”,為陳元的私印,青白瓷,外盒為長方形,盒蓋上暗刻隸書“環(huán)溪書巢”。四字,盒內(nèi)有素胎白瓷印章六枚,厚薄相當,長寬各異,印文依次為“環(huán)溪”“清世名門、長卿”“以櫝為榮”“陳元印信”“元”“謹元封”,字體有隸書、小篆、九疊篆、楷書等。2005年,該套瓷印被安徽省文物進出境鑒定站專家鑒定為三級珍貴文物。

【關鍵詞】璽印 青白瓷 陳元私印 套印

一、引言

中國古代的印章最早可追溯到8000年前的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遺址所出土的陶印模[1]。先民們用硬物制作好紋飾。在陶器泥胎上拍打、壓印,經(jīng)燒造后,在陶器表面形成紋飾,這種帶有紋飾的陶器表面,應是印章的原始形態(tài)。

作為印信使用的印章起源或說商代,或說周代,至今尚無一致的說法,河南安陽殷墟曾發(fā)現(xiàn)三枚類似古璽的實物,有人據(jù)此推斷印章的起源應在商代。根據(jù)史料記載,璽印至少在春秋時期已出現(xiàn)。從考古發(fā)掘和歷代流傳的實物中,我們現(xiàn)在可以確知的最早璽印大多是戰(zhàn)國時期的[2]。戰(zhàn)國時期,璽印演變出很多功能,逐漸變成人們在社會生活和交往過程中一種憑信。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他規(guī)定“璽”字為皇帝專用,一般官私印都稱之為“印”。由于國家、官府與個人在社會生活中皆需以印記為憑證,故璽印大致可以分為官璽和私璽兩大類[3]。自秦始皇變“璽”為皇帝專用之后,璽印成為權力和地位的重要象征?!逗鬂h書·祭祀志》[4]記載:“自五帝始有書契。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詐偽漸興,始有印璽,以檢奸萌,然猶未有金玉銀銅之器也?!鼻〉塾醒裕骸吧w天子所重,以治宇宙,申經(jīng)綸,莫重于國寶?!边@些都是官印發(fā)展演進的路徑。

作為憑信工具,璽印是古代人們在社會生活交往過程中一種重要工具。古時璽印一般較小,在封泥上使用。根據(jù)考古發(fā)掘的資料,晉代以前的官印邊長一般2~3厘米,南北朝以后,官印尺寸逐漸變大,隋唐時期官印邊長為5~6厘米,印文大多以小篆為主。到了宋代,官印印面邊長大多達10厘米。在這種大印面上若用一般小篆字體布置印文,就顯得空疏,不易整齊布滿。因此,就把篆字筆畫回環(huán)重疊起來,稱為“九疊篆”。九字在中國古代常代表多的意思,并不一定有九疊的確數(shù)。九疊篆由于筆畫繁復重疊不易辨認,有防奸辨?zhèn)蔚淖饔?,因此宋元以后,直至明清時期,官印都一直使用九疊篆[5]。

古代璽印的材質(zhì)大多為金、銀、銅、牙、骨、玉、木之類雕制,而以瓷土燒制來制作璽印應是晉代之后才開始的。當時作為一般的私印或作陪葬的明器,由于瓷印的制作難度較大,工藝較復雜,社會普及程度并不廣泛。東至縣博物館收藏有一套“清陳元青白瓷套印”,青白瓷,外盒為長方形,盒蓋上暗刻隸書“環(huán)溪書巢”四字,盒內(nèi)有素胎白瓷印章六枚,厚薄相當,長寬各異,印文依次為“環(huán)溪”“清世名門、長卿”“以櫝為榮”“陳元印信”“元”“謹元封”,字體有隸書、小篆、九疊篆、楷書等,字口較深,書法刀工均屬上乘(圖1、圖2)。

二、陶瓷技術的發(fā)展催生出的陶瓷印

陶瓷是人類利用黏土礦物等天然資源,經(jīng)火高溫燒制成功的技術成果。在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fā)展演變而成的,制陶技藝的產(chǎn)生可追溯到公元前4500~前2500年的石器時代[6]。陶與瓷依照其密實程度,是性質(zhì)不同的物質(zhì),一般在窯溫在1000℃以下燒制的器物都稱之為“陶器”,經(jīng)過1200℃以上高溫燒造,胎質(zhì)才能達到“瓷化”,器物才能稱之為“瓷器”。陶瓷制造技術發(fā)展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各地,是我國瓷業(yè)最為繁榮的一個時期。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并稱為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zhèn)在元代出產(chǎn)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我國勞動人民在陶瓷制造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巨大成就,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陶瓷與印章的結合是我國勞動人民創(chuàng)造的又一個藝術奇葩。伴隨著官印的發(fā)展,私印也逐漸融入百姓生活。明清時期,私印及印章成為一種雕刻和書法融合的重要藝術形式,與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通常情況下,制作璽印的主要材料大多取自于玉石、金、銅、牙、角、木等材質(zhì)。這些材質(zhì)有著易于雕刻(金、銅印鑄造過程同樣需要制范雕刻),且制作過程容易掌控的特點,因此使用較為廣泛。

瓷印是瓷器和印章兩個門類的結合物,它是與制瓷業(yè)的繁榮相伴而生的。作為中國傳統(tǒng)印章的一種流派,陶瓷印相對于以純天然石材(如壽山石、青田石、昌化石等石材)為載體的傳統(tǒng)中國印章,陶瓷印因其制作復雜,要經(jīng)過制坯、雕鈕、素燒、刻字、上釉,再經(jīng)預定的溫度入窯燒造,藝術和技術的要求太高,在使用上難以形成大眾化。唐宋時期,我國制瓷工業(yè)日趨繁榮,技術也飛速成熟,瓷質(zhì)印章也逐漸增多,在數(shù)量和質(zhì)量上均有大幅度提高,但即便如此,瓷印始終未能形成在大眾中流行的局面。尚未見過官印采用陶瓷制作的,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陶瓷印也屈指可數(shù)。推測起來不外乎這么幾個原因:一是陶瓷材料在印章制作中的可塑性未能引起人們的足夠認識;二是限于當時交通不便,文人雅士和篆刻藝術家大多無緣在陶都、瓷都長期生活,未能有效地將陶瓷材質(zhì)與印章進行完美結合;三是瓷印制作難度較大,和銅、玉等材質(zhì)相比較,陶瓷材料刻制起來要更難易掌控(陶瓷印坯經(jīng)過燒制變形率很高)。故此,明代印學家甘旸在《印章集說》中說過:“上古無瓷印,唐宋用以為私印,硬不易刻,其質(zhì)類玉稍粗……舊者佳,新者次之,亦堪鑒賞。”

陶瓷印以瓷土(高嶺土)為原料,完全人工制作而成的印章鈕體及其獨特制印方法,制作陶瓷印通常有以下一些步驟:一是制作坯體。先要去除高嶺土中的雜質(zhì),使其達到極高的純凈度,再進行配方,長時間揉捏,增加韌性,去除褶皺。再按印章要求制成坯子形狀后,放陰涼處晾干。二是裝飾。雕刻印鈕,明代以前的陶瓷印大多為素瓷,沒有裝飾畫。三是施釉。即為泥坯的六面施以釉彩,增加光潔度。四是燒制。這是最為關鍵的一道工序。在燒制之前要用水刷去泥坯上的紋路,再放入一千多度高溫的窯中焙燒。五是篆刻。篆刻藝術是書法、章法、刀法三者的完美結合。一方印中,既要有蒼勁飄逸的書法筆意,又要有優(yōu)美悅目的章法布局,更要兼有刀法生動的雕刻神韻,才算完美。另外,瓷印有著其他印材所不具備的一些優(yōu)越性,其硬度和抗磨損度極高,一旦燒制完成堪稱永不磨損。endprint

東至縣與江西景德鎮(zhèn)接壤,景德鎮(zhèn)的瓷器銷往廣袤的中國北方,大多選擇長江水道,東至縣是其必經(jīng)之路。東至縣這套印章所有者為“陳元”。清代有山西晉城人陳元,順治朝進士;浙江余姚人陳元,雍正朝進士。因陳元這個姓名重名重姓的極多,這套印章究竟是哪個陳元如今已難以考證。但是不管陳元究竟是何許人也,通過這套瓷器印章我們推測,此陳元應是一個讀書人,且與景德鎮(zhèn)瓷器制造業(yè)界有一定的淵源。這套印章由六枚印章組成:“清世名門、長卿”為套刻在一顆印之內(nèi),“清世名門”四字為小篆空心字,“長卿”二字為隸書朱文;“環(huán)溪”為小篆,刻在圓圈之內(nèi),圓圈之外為波濤紋飾”;“元”字印文為九疊篆;“謹元封”為楷書刻法(圖3~圖8)。

一般來說,陶瓷的硬度為摩氏6.5~7.0。陶瓷印章因其硬度較高,刻制起來具有相當?shù)碾y度。古人有一句歇后語: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說明用瓷器刻制印章,必須要有比瓷器硬度更高的工具,也就是說必須采用金剛石等硬度極高的工具才能夠完成瓷器印章的刻制。東至縣收藏的這套“陳元青白瓷套印”,文字鏨刻精美,筆畫均勻,布局豐滿,疏密得當,有小篆、隸書、楷書和九疊篆等多種書體,結字緊湊,生動自如,具有雄勁的表現(xiàn)力,工藝手法十分嫻熟,印面簡潔美觀?!碍h(huán)溪”和“清世名門、長卿”2枚大印更是少見。故此,2005年,安徽省文物進出境鑒定站專家經(jīng)過鑒定,確定為國家三級珍貴文物。

三、東至縣館藏陶瓷印的價值

瓷器印章既是陶瓷產(chǎn)品的一個門類,又是印章藝術的一個門類,是陶瓷和印章兩大文化融會結合的產(chǎn)物。它不僅具有觀賞功能,還具有很強的實用功能。其獨特的材質(zhì)、制作方式、刻制藝術以及在方寸之間對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進行表達的方式,有著重要的文化蘊含。

陶瓷印章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與陶瓷燒造技術、文字篆刻、手工業(yè)以及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密不可分。從藝術角度看,瓷印章的制作,無論是制坯、上釉、燒制,還是篆刻,都能夠直觀地反映瓷器制作技術與篆刻藝術的完美結合。由于瓷器印章在制坯及燒制的過程中,時間、溫度、施釉量難以控制,以及瓷器印章一直是小眾化藝術表現(xiàn)形式,所以傳世瓷器印章較少,故宮博物院的鄭珉中主編的《璽印》[7]一書中也沒有收錄瓷器印章。東至縣的這套青白瓷套印對于研究明清時期瓷器印章的工藝技術以及演變、發(fā)展等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馮沂.河南舞陽賈湖新石器時代遺址第二至第六次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9(1):1-14.

[2]羅福頤,王人聰.印章概述[M].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73.

[3]鄭珉中.璽印[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2008.

[4](宋)范曄.后漢書·祭祀志[M].北京:中華書局,1965.

[5]羅福頤,王人聰.印章概述[M].香港: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1973.

[6]葉喆民.中國陶瓷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1.

[7]鄭珉中.璽印[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8.endprint

泰安市| 高密市| 商水县| 石城县| 吴旗县| 隆子县| 吉林市| 信阳市| 上思县| 阿勒泰市| 海安县| 沈丘县| 四会市| 广汉市| 嘉祥县| 凤城市| 新巴尔虎右旗| 桂东县| 宜都市| 阳新县| 张家港市| 清水河县| 尼木县| 休宁县| 马尔康县| 九江市| 玛纳斯县| 象州县| 顺义区| 平顶山市| 清徐县| 基隆市| 屯留县| 通许县| 临高县| 靖远县| 北川| 崇信县| 潜江市| 巩义市| 卢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