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詩孟
Q:這次怎么會加入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發(fā)起的活動并擔任公益大使?有什么故事可以分享?
A:就是孫楠一個電話的事兒,上海那邊(節(jié)目)錄制完就直接飛過來了。因為我是陜西人嘛,回到老家來也是倍感親切(注:8月1日-3日,由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集善扶貧健康行—孫楠·重塑未來”專項基金舉辦的“迎楠而上”圓夢陜西公益行活動在西安舉行,為陜西省15名貧困肢殘青少年進行了肢體畸形矯正手術(shù))。孫楠是我的好朋友,又是在我的老家做這樣一件事,他邀請我來,我就來了,沒什么猶豫。在這之前,對這個活動還不是很了解,來了以后覺得,這真的是一件大好事、大善事,義不容辭地要幫忙一起做點宣傳,讓社會各界對這個公益活動有更多了解。而且“重塑未來”這個名字起得非常好,意義深遠。
Q:之前看你跟這些肢殘孩子的家長有很多交流,對他們的家庭有哪些了解?
A:這些貧困家庭因為沒有更好的醫(yī)治條件,耽誤了孩子的發(fā)育和治療。中國的貧困肢殘孩子還有很多,非常需要我們的幫助,我一直認為,做公益不在錢多錢少,關(guān)鍵是心,咱們有錢的出個錢場,沒錢的出個人場,都可以去做。剛才我跟孩子互動的時候,那個小姑娘,特別興奮,抱著我一個勁地親,她跟我女兒差不多大,看到他們那種身體狀況,挺揪心的。
Q:你參與的公益活動似乎多偏向青少年的健康、教育。
A:沒辦法,參加《爸爸去哪兒》之后,很多朋友都非常關(guān)注我的家庭我的孩子,對于我作為父親的這個身份比較認同,同時也給我提了很多的建議,比方說我對孩子太嚴厲什么的。
其實作為一個家長,我面對的包括育兒方面在內(nèi)的生活問題,可能跟其他家庭是一樣的。這次活動也跟我現(xiàn)在的生活非常契合,因為我的孩子也是這個年齡段,看到這些肢殘孩子就想到了自己的孩子,特別能體會他們父母的難處、苦衷。
剛才在給孩子們做手術(shù)前,有孩子媽媽在手術(shù)室外面哭了出來,確實是這個心情,我特別能夠理解。而且父母為了照顧孩子,不能去打工掙錢,家庭條件又很艱苦,惡性循環(huán),他們還會面臨更大的家庭問題,我覺得這個時候,幫助他們解決一些生活方面的問題,是很有必要的。
Q:你在教育孩子時會刻意引導他參與這樣的社會活動嗎?
A:有的人從宗教的概念上去理解這個善心,從內(nèi)心的角度去修煉自己,但從我個人來講,我覺得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良的東西如何去體現(xiàn)和培養(yǎng),可能是在教育當中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
這次是工作原因,我直接從工作的地方飛過來,本來是想把孩子帶過來,讓他一起看看的。同時我在生活當中,也潛移默化地給我的孩子們說,幫助別人比你得一百分更重要,你要更多地去在乎別人,少給別人添麻煩,或者你在你力所能及的范圍內(nèi)跟大家一起分享,從小讓他們養(yǎng)成這樣一些習慣,長大以后,慢慢在他自己的人生當中,就會生發(fā)一些東西出來,可能會培養(yǎng)他們一種慈善心,一種公益心。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去夸大,就是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吧。
郭濤:演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