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漂泊久了,我突然對家鄉(xiāng)充滿無限的依戀,那里有神秘吐蕃王國創(chuàng)造的輝煌文明,有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曾經(jīng)執(zhí)手相依相偎遙望長安的日月古亭,有一代情僧倉央嘉措途經(jīng)青海湖畔時為情人瑪吉阿米寫的泣血情詩, 還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人類最后的凈土可可西里無人區(qū)。就因?yàn)檫@份美好的念想與懷念,今日我終于飛回了魂?duì)繅艨M的詩意田園——大美青海。為了尋蹤倉央嘉措的詩魂,我特意來到碧波蕩漾的青海湖畔,并走進(jìn)了黑馬河。河邊聳立著一塊石牌,上面簡約介紹了倉央嘉措被藏王下令押解進(jìn)京,身騎黑馬途經(jīng)此地時遁世而不知所蹤,因此這條河得名“黑馬河”。這可能只是那些仰慕倉央嘉措才華的人的一廂情愿和美好倚托,真正的歷史 也許會讓他們悲痛欲絕。
如此傳說讓多少憧憬愛情的男男女女魂?duì)繅衾@此地而無法自拔,那些癡情男女讀著倉央嘉措美妙絕倫的詩歌淚流滿面,不惜千里跋涉到此,追逐絕世情僧的足跡而匍匐膜拜……此地也許帶給他們的是一份念想,一份心靈的寧靜……
我的快樂老家離青海湖畔不遠(yuǎn),那里有青山碧水的長情,也有蜿蜒曲折的傳說。搭車不到一刻鐘的時間,我就到了夢里的故鄉(xiāng),離別多年后再次回到魂?duì)繅衾@的圣水源頭——馬營雪山腳下,回到熟悉的松木屋前,那份親近感與寧靜在繁華鬧市中再怎么故作淡定也難找其境。喝過老邁多病的母親精心準(zhǔn)備好的醇香牦牛奶茶后,我心里所有的煩惱隨著母親濃烈的大愛煙消云散,世間多煩憂,難覓解憂良方,而解者非母愛莫屬。在老屋與父母暢聊片刻,我迫不及待地快步邁向老家后院的小山坡上,八月的酷夏也沒有虧待這片高原之巔的世外桃源,我身后是郁郁蔥蔥的草坡梯田,前面是連綿起伏的雪山與退耕林場 。我身后的 這座山丘名叫堡子嶺,據(jù)縣志記載唐代這里有唐軍駐扎的營盤,因此得名堡子嶺,門前層巒疊嶂的環(huán)山峭崖間有太多令人神往的童年傳說,它們一直是我經(jīng)年演繹的歌謠。
此時那份漫步田園的清新滲透了我的意念。久居都市,特想邂逅陶淵明筆下的那份安逸的世外清閑,放眼高瞻,雖然層層群山擋住了我搜尋青海湖畔倉央嘉措飄逝的絕美,但追尋倉央嘉措唯美情詩的意念已到其遁世的清澈湖邊……
高空猶如透明瑩潤的鏡子,一塵不染,站在高坡遠(yuǎn)眺高望猶如站在縹緲云端,遠(yuǎn)山翠黛,山巒疊翠,恍惚間 黛峰 薄霧噴涌,細(xì)風(fēng)一吹,眨眼 間,竟化出一縷當(dāng)空清風(fēng),消弭于無形。遠(yuǎn)山花香使我迫不及待想要投入美景的懷抱,于是我急匆匆下了園子后的丘陵,徑自 走向多少次午夜夢回的門前青山。這里是家鄉(xiāng)礦泉水的源頭,一泓清泉從山崖間隙源源不斷噴涌而出,流向河灘的凈化廠,峰間蒼松翠柏郁郁蔥蔥,錦雞雄鷹翹首爭鳴,野花姹紫嫣紅,振翅翩翩的蜜蜂戲舞于百花深處,采集芳香清蜜,五彩斑斕的蝴蝶穿梭于盛放的花蕊間,為百花群山霓裳炫舞。舉目四望,茫茫白云在天空曼舞,綿綿清風(fēng)旖旎而至,悄悄訴說著過往的情話。舉目四望,青山依舊,綠水長流,山水之間,以往我和小伙伴 牧羊時蹣跚上下的崎嶇小路延伸至大溝上彎的峰頂,滿山綠草蔥郁芳香,野花暗送泥土清新的氣息,不由得讓人沉醉在自然的和諧里。緩緩步入崎嶇石徑,路上偶有行人擦肩而過,熱情地和我打著招呼,此地淳樸的民風(fēng)讓冷漠遁形無跡。濃密的山林間不時傳出悠揚(yáng)悅耳的短笛聲,悠揚(yáng)的曲調(diào)訴說著淡淡的田園時光。山水相依,山泉潺潺,光陰的操勞帶走了我童年的美好時光,而家鄉(xiāng)的山山水水卻給我留下永恒靜美的留念。走在細(xì)雨微風(fēng)輕拂的羊腸小道,輕輕地嗅著山間林木的芳香,我才感知到人在田園美景里可以如此氣定神閑,悠然自得。
翻過一座翠嶺走近尕武山崖,一塊石板 上寫有“乾坤客我靜,名利使人忙”的經(jīng)典人生妙語,時刻警示著迷途中沉溺的人們。拾階而上,我望著郁郁蔥蔥、影影綽綽的翠峰,一下子心境明朗許多,想著警示石板,身臨山水間,頓悟浮生猶夢,欲望和貪婪是我們最大的敵手,名利與爭斗永遠(yuǎn)走不出世俗的怪圈。乾坤朗朗,生命匆忙,塵世浮華,每個生命想換取修身養(yǎng)性之所,難上加難就是因?yàn)樘硬贿^一個“貪”字。文人墨客渴望遠(yuǎn)離世俗凡塵,迷途中的世人希冀做到淡泊名利,走出紛擾,不為五斗米折腰,不做名利的羔羊,不為紛擾而困惑,竟舉步維艱。然而,回歸家鄉(xiāng)的田園山水里,感覺寧靜于心,淡看了所有,超然的寧靜冰釋了我欲望的心,靈魂深處坦然與時光對話,安靜于塵,沐一段清淺的光陰,才修為到無欲無求,無念無嗔,向淡泊明志靠近。
家鄉(xiāng)的田園里沉淀有我曾經(jīng)的故事,悠然的回味卻在沉淀中升華。如此寧靜的意美品的是人生的一幀畫,畫里蘊(yùn)藏著太多我們生活的悲喜筆墨,氤氳著太多的苦樂色調(diào)。不見底色,也無論結(jié)局,那一程一程生活的山水,已滄桑了故事的所有過往,也洗淡了日子的平平仄仄,繪成心野上的一抹平靜,一片清幽。憂愁終會融化,在恬淡的思緒里流成清清溪水,坎坷也終會定格,在回憶的遠(yuǎn)方描摹成一線水岸。
沉潛在家鄉(xiāng)青山碧水與藍(lán)天白云的田園美景里,我突然對自己糾結(jié)的人生充滿了多姿多彩的幻想,尋尋覓覓,結(jié)果濃縮在一個“淡”字之中,打開心扉發(fā)現(xiàn),許多過往只是流光呢喃軟語里的溫存。怎樣的選擇,本身就是一道無解,怎樣的答案,本身就是一抹純粹,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大千世界,惟簡為上,不經(jīng)意間,光家園里藏著的那股暖,如一縷熏風(fēng),拂過閑坐的罅隙,落入了懷想的胸懷中。
多少往事走成了背影,多少背影又鐫刻成了懷念,點(diǎn)點(diǎn)滴滴,讓文字有了溫度,讓記憶有了詩意。童年的嬉戲遠(yuǎn)去了,那翻過的一頁,似乎還能倒背如流;故鄉(xiāng)的炊煙遠(yuǎn)去了,那隔岸的風(fēng)景,依稀可在鄉(xiāng)音里重現(xiàn)。一些故事已經(jīng)支離破碎,很多細(xì)節(jié)卻浣洗得干凈、素樸,暖著寸寸光陰,暖著櫛風(fēng)沐雨過的友情、愛情和親情。
暮鼓晨鐘,聲聲入耳,看不穿塵世滄桑,怎能修得心智明凈?泛泛紅塵,走不出欲望的牢籠,又如何能修成心之寧靜?淡行于塵,性行至善至美,心懷感恩之思,靜則不亂,修心為城,摒棄污垢,靜守?zé)o所求……
(上海海關(guān)總署)
作者簡介:包林(1976-)男,撒拉族,青海人,筆名:夢醒時分,新聞報端特邀評論員(實(shí)名),作品見于《新民晚報》《上海文學(xué)》《中國詩歌散文精品》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