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來
蘇軾是天才的藝術(shù)家,一生坎坷,遭受過很多的誹謗與打擊,但他仍熱愛生活、熱愛自然,寫出了大量謳歌生活、贊頌自然的文學作品。他沉醉在自然中,就能忘掉一切苦惱與煩憂,他在自然中汲取抵抗生活中一切不幸遭遇的力量。
歌頌自然
蘇軾,生長在風景秀麗、環(huán)境宜人的四川眉山,汲取了山水之靈秀,養(yǎng)成了親近自然、熱愛自然、審美自然的習慣。蘇軾深受陶潛贊頌自然和田園風光詩歌的影響,效仿陶潛縱情地歌唱自然,他寫了“仿陶詩”一百多首,為后世留下了許多稍縱即逝的自然奇景的藝術(shù)剪影。
蘇軾赴京,由眉山登舟,沿岷江、長江順流而下,過嘉州、瀘州、渝州、涪州……出三峽。一路上觀賞山川名勝:洶涌澎湃的長江,雄奇秀麗的巫山……蘇軾為雄偉壯麗的河山所傾倒。
“長江連楚蜀,萬派瀉東南。合水來如電,黔波綠似藍。余流細不數(shù),遠勢競相參。入峽初無路,連山忽似龕??M紆收浩渺,蹙縮作淵潭。”(《入峽》)百川匯集,波綠似藍,一旦匯聚歸入峽谷,水勢浩淼,奔騰怒吼,攝魂驚魄,壯觀之極。
“瞿塘迤邐盡,巫峽崢嶸起。連峰稍可怪,石色變蒼翠。天工運神巧,漸欲作奇?zhèn)?。……步步造幽邃。蒼崖忽相逼,絕壁凜可悸。仰觀八九頂,俊爽凌顥氣?;问幪煊罡?,奔騰江水沸。孤超兀不讓,直拔勇無畏?!保ā段咨健罚鞍蜄|三峽巫峽長”,巫峽綿延近百里,連峰疊嶂直插云霄,怪石凌空,令人心悸。
“船上看山如走馬,倏忽過去數(shù)百群:前山槎牙忽變態(tài),后嶺雜沓如驚奔。仰看微徑斜繚繞,上有行人高縹緲。舟中舉手欲與言,孤帆南去如飛鳥。”(《江上看山》)在船上看山:兩岸高山去天不盈尺,看山上行人模糊縹緲。水勢湍急,船行如飛,坐在船上大有乘風御奔的感覺。山險水急,驚魂攝魄。
蘇軾走遍了大半個中國,用他自己的話說“身行萬里半天下”:杭州、密州、徐州、黃州、登州、潁州、揚州、定州、英州、惠州、瓊州、儋州……。蘇軾尤喜登山臨水,探奇訪勝。他每到一地,縱情山水,沉浸在那里的優(yōu)美環(huán)境中,以他那藝術(shù)家的審美觸覺,捕捉自然環(huán)境的美,然后用他那天才的筆,寫出膾炙人口的詩文。蘇軾說:“顧我無足戀,戀此山水清。新詩如彈丸,脫手不暫停。”(《次韻答王鞏》)
蘇軾由四川唱到山東,由定州唱到儋州,而濃墨重彩描畫最多的要數(shù)杭州。如寫錢塘江潮:“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從今潮上君須上,更看銀山二十回?!保ā锻峭砭拔褰^》)頗有尺幅千里之勢,短短四句,把錢塘江潮排山倒海的壯闊之美和盤托出了。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保ā读露呷胀亲頃罚┰谕强次骱?,烏云翻墨,亂珠跳船,風吹云散,雨過天晴,水天一色。把瞬息間大自然變幻無窮的奇妙景觀刻畫無遺。
“游人腳底一聲雷,滿座頑云撥不開。天外黑風吹海立,浙東飛雨過江來。十分瀲滟金樽凸,千杖敲鏗羯鼓催。喚起謫仙泉灑面,倒傾鮫室瀉瓊瑰?!保ā队忻捞帽┯辍罚懲蝗欢恋捻懤住⒋箫L、暴雨,令人驚恐悚然。
大藝術(shù)家,絕非一副筆墨、一種風格。蘇軾不但擅長表現(xiàn)“駿馬秋風冀北”的陽剛美,寫起“杏花春雨江南”的陰柔之美來,依然是大手筆,令人叫絕:
“東風知我欲山行,吹斷檐間積雨聲。嶺上晴云披絮帽,樹頭初日掛銅鉦。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西崦人家應(yīng)最樂,煮芹燒筍餉春耕?!保ā缎鲁堑乐卸住罚┫魉疤液?,又紅又大的太陽像一個銅鈴掛在樹上,山峰也梳洗打扮,戴上了云做的帽子。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蝶戀花·春景》)青杏、燕子、綠水、芳草,再配上蕩秋千佳人清脆的笑聲,幾筆把自然美景、農(nóng)村歡樂圖勾勒出來了。
古往今來,寫西湖的詩數(shù)不勝數(shù),我認為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堪稱一絕?!八鉃囦偾绶胶茫缴諠饔暌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弊髡卟蹲降搅饲?、雨兩種不同天氣中西湖不同的景色特點:晴時,水波金光點點,西湖顯出晴朗明媚的美;雨時,西湖披上神秘面紗,又顯現(xiàn)出含蓄朦朧的美。無論是晴還是雨,西湖的天生麗質(zhì)不變,綽約旖旎的風姿神韻無改。蘇軾用千古美人西施,來比喻妖嬈動人的西湖,精彩之極,故此,“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蘇軾此詩也就成了詠西湖的絕唱,使后來詩人為之擱筆。宋代武衍說:“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
蘇軾自己也認為是大自然給予了他靈感,賜予了他鮮活的詩句,“游遍錢塘湖上山,歸來文字帶芳鮮?!保ā端袜崙舨堋罚?/p>
保護自然
蘇軾從小就受到要善待生命、熱愛一草一木的家庭教育。他對母親“勿殺生”、愛護鳥類的教導(dǎo)永志不忘。蘇軾寫《記先夫人不殘鳥雀》:“吾昔少年時,所居書室前,有竹柏雜花,叢生滿庭,眾鳥巢其上。武陽君(蘇軾母親程氏封武陽君)惡殺生,兒童婢仆,皆不得捕取鳥雀。數(shù)年間,皆巢于低枝,其鷇可俯而窺也。又有桐花鳳(鳥名)四五百,翔集其間。此鳥羽毛,至為珍異難見,而能馴擾,殊不畏人。閭里間見之,以為異事。此無他,不忮之誠,信于異類也。有野老言:‘鳥雀巢去人太遠,則其子有蛇、鼠、狐貍、鴟、鳶之憂,人既不殺,則自近人者,欲免此患也。由是觀之,異時鳥雀巢不敢近人者,以人為甚于蛇、鼠之類也……”對母親的教導(dǎo),蘇軾銘刻心頭,終身受用。
蘇軾借野老之言,說出一個簡單的道理:只要人類不傷害鳥類,對之有誠心實意的愛護,就能取得鳥類的信任,鳥類就能主動和人親近。鳥類之所以不敢近人,極力躲避人,是因為人對鳥類的殘害遠勝于它們的天敵——蛇、鼠之類。這條道理,時至今日仍值得我們遵照執(zhí)行。
蘇軾對于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有極多贊頌。有一隱者修建一亭,養(yǎng)鶴兩只,蘇軾寫《放鶴亭記》,歌頌了人鶴之樂,其樂融融。蘇軾更是為官一任就保護一方的自然環(huán)境。蘇軾到杭州任知州,首先想到的是疏浚鹽橋、茅山兩條河。這兩條河是溝通大運河和錢塘江的要道,把內(nèi)河航運和海運連成一片,但在漲潮時,海水攜帶泥沙倒灌,使得河道淤塞。河道長達十余里,深在八尺以上,工程可謂浩大。蘇軾組織人并親自上陣,疏浚了河道,并且建造堰閘,避免了再淤塞和水涸竭。endprint
蘇軾保護自然的最大貢獻是治理西湖。蘇軾任杭州通判時,西湖有十分之二三被“葑合”(被茭白等水草淤滿)。十六七年后,蘇軾來杭州任知州時西湖已“湮塞其半”,照這樣下去,用不了二十年,全湖必將湮沒。他經(jīng)過多方走訪、周密調(diào)查,制定出治湖計劃,徹底治理西湖。開掘葑灘,疏浚湖底,在里湖和外湖之間修筑長堤,長堤南起南屏山,北至棲霞嶺,貫通南北。堤上建六橋(跨虹、東浦、壓堤、望山、鎖瀾、映波),堤下種菱,夾岸植樹。長堤、六橋的修筑,保證了西湖水利資源的利用,便利了交通,又美化了湖山景色——“望之如畫”,使西子湖更加美麗動人。
為了紀念為西湖做出卓越貢獻的蘇軾,他的繼任知州——林希,親手題寫“蘇公堤”,立碑于長堤之上。后人親切稱此堤為“蘇公堤”或“蘇堤”。“蘇堤春曉”,直到今天仍是“西湖十景”之一。
為了預(yù)防部分西湖湮塞,蘇軾又在湖上造小石塔三處,禁止在石塔以內(nèi)的水域種植菱荷、茭白之類。這三處,后來演變成今天著名的“三潭印月”美景。
蘇軾寫詩道:“我在錢塘拓湖淥,大堤士女爭昌豐。六橋橫絕天漢上,北山始與南屏通。忽驚二十五萬丈,老葑席卷蒼云空?!保ā遁Y在潁州,與趙德麟同治西湖,未成,改揚州。三月十六日,湖成,德麟有詩見懷,次其韻》)“我鑿西湖還舊觀,一眼已盡西南碧?!保ā杜c葉淳老、侯敦夫、張秉道同相視新河,秉道有詩,次韻二首》)對于治理西湖的功績,蘇軾自己也反復(fù)詠唱,充滿了喜悅和自慰之情。
蘇杭之美本來就無與倫比,再加之蘇軾為蘇杭之美付出了心血與汗水,因此蘇軾對蘇杭情有獨鐘,寫道:“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淺深隨所得,誰能識其全?!保ā稇盐骱年嗣朗逋辍罚┤瞬环仲t愚,只要到西湖就能得到美感享受,只是多少有別,但是誰也不能領(lǐng)略盡西湖的美,因為西湖的美是無窮的?!拔骱煜戮啊弊鳛橐蛔ぷ拥呢翌~,直掛到今天。
對蘇杭、西湖的愛,浸透在了蘇軾的每根神經(jīng)、每個細胞,“平生所樂在吳會,老死欲葬杭與蘇。”(《喜劉景文至》)生活于斯,做官于斯,對這里的自然之美,沒有欣賞夠,情愿死后葬于斯,永遠不和這里的自然美景分離。
蘇軾鐘情于蘇杭,蘇杭人民更鐘情于蘇軾。中國人民從來就是最淳樸善良、最有良心的,只要你給社會做出了貢獻,做出了有益于人民的事情,人民總是把你的好處、名字銘刻心頭。蘇軾對西湖做出了貢獻,杭州人民把“蘇軾”這個名字鐫刻在大堤上,鐫刻在西湖上,鐫刻在心上。
融入自然
美的力量是無窮的?!安粚Ψ即壕疲€望青山郭”,謝眺陶醉于自然,連酒都不想喝了?!捌娣逡灰婓@魂魄”,劉禹錫說奇峰能驚心動魄,這足見自然的巨大感染力。蘇軾也在自然中涵養(yǎng)了高尚的人格,提升了人生的品位。
蘇軾,為人正直,為官清廉,敢于冒死直諫,這就決定了,他一踏入仕途就走上了一條坎坷兇險之路:官場失意,一貶再貶;各種誣陷、誹謗、中傷不斷。他的學生陳師道說得好:“一代蘇長公,四海名未已。投荒忘歲月,積毀高城壘。”蘇軾不管被貶到何處,遭受多么大的打擊,他都能沉浸在那里的自然中,化解緊張心情,保持平靜的心態(tài),泰然處之。
“烏臺詩案”,蘇軾自度自己必死無疑,寫兩首絕命詩給弟弟子由:“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神。”(《獄中寄子由二首》)面對死亡他毫無懼色,遭受這樣大的不白之冤,蘇軾泰然處之:“此災(zāi)何必深追咎,竊祿從來豈有因?!保ā妒露巳眨啥髫熓跈z校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二首》)蘇軾之所以做到如此豁達、曠放,有如此的高尚節(jié)操,是和他效法自然分不開的。蘇軾在《于潛僧綠筠軒》中就說過:“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yī)?!彼裰褡幽菢印半m死不毀其節(jié)”。
蘇軾本來是屢受舊黨猜忌排斥的人物,新黨掌政后本該揚眉吐氣了,誰知新黨把他當成舊黨人物來打擊折磨。他們以“譏諷先朝”的罪名,撤掉蘇軾端明殿學士、翰林侍讀學士的官銜,貶到英州(今廣東英德),接著不到一個月官降三級,接連貶惠州(今廣東惠陽東),貶瓊州(今海南島瓊山縣),最后貶到“海角天涯”的儋州,再無處可貶了。
蘇軾堅強不屈,決不向政敵服軟投降。貶到惠州他寫道:“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保ā犊v筆》)詩中充滿了不屈不服、戲謔調(diào)侃的味道。傳到了政敵章惇的耳朵里,勃然大怒:好個蘇軾,貶到了窮鄉(xiāng)僻壤的惠州,他還睡得這樣安穩(wěn)——再貶儋州。到了儋州,蘇軾又寫了兩首詩算是對再貶的回答:“寂寂東坡一病翁,白須蕭散滿霜風。小兒誤喜朱顏在,一笑那知是酒紅。”(《縱筆三首》)“父老爭看烏角巾,應(yīng)緣曾現(xiàn)宰官身。溪邊古路三叉口,獨立斜陽數(shù)過人?!保ㄍ希┰姼杼襁m閑遠、從容鎮(zhèn)定,充分體現(xiàn)了蘇軾超曠閑逸的心境與詩境。
蘇軾已是六十多歲的衰邁之年,被貶官(其實是近于流放)到瘴癘之邦、蠻荒之地,生活極為艱苦,蘇軾說:“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與程秀才書》)蘇軾住在一個小院子里,用一個斷了腿的破鍋,煮糙米飯吃。政敵以為這對他是致命打擊,蘇軾非絕望不可??墒翘K軾卻把海南當作故鄉(xiāng),“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別海南黎民表》)“海南萬里真吾鄉(xiāng)”(《吾謫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聞尚在藤也。旦夕當追及,作此詩示之》)。他生活樂趣不減,依然豁達樂觀如前。
蘇軾被貶嶺南后,他沉醉于嶺南的自然風光中,用自然之美沖淡甚至完全忘掉一切煩惱。到惠州,他癡迷于惠州風物人情:“江云漠漠桂花濕,海雨翛翛荔子然。聞道黃柑常抵鵲,不容朱橘更論錢?!保ā吨坌兄燎暹h縣,見顧秀才,極談惠州風物之美》)“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保ā妒忱笾Ф住罚┠睦镞€有痛苦?哪里還有悲傷?就是老死嶺南也心甘情愿、心滿意足。
嶺南的風光有其他各地不具有的特色:“春江圍草市,夜浪浮竹屋。已連漲海白,尚帶霍山綠?!保ā督瓭q用過韻》)江圍草市,浪浮竹屋,水潔白,山翠綠——多美的畫面。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儋耳》)彩虹高掛,海風勁吹,令人心曠神怡。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旛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保ā稖p字木蘭花·立春》)連用七個“春”字,濃濃春意可見。
蘇軾沉醉在這南國特有的自然風光中,吃著南方特有的水果、菜蔬,蘇軾心滿意足了。“我生涉世本為口,一官久矣輕莼鱸。人間何者非夢幻,南來萬里真良圖?!保ā端脑率蝗粘跏忱笾А罚┻@里反用張翰因莼菜羹和鱸魚膾引起思鄉(xiāng)之典——不思鄉(xiāng)。蘇軾感到不虛此行,算是來對了——“南來萬里真良圖”。
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觀賞者在興高采烈之際,無暇區(qū)別物我,于是我的生命和物的生命往復(fù)交流,在無意之中我以我的性格灌輸?shù)轿?,也把物的姿態(tài)吸收于我。比如觀賞一棵古松,玩味到聚精會神的時候,我們不知不覺地把自己心中的清風亮節(jié)的氣概移注到松,同時又把松的蒼勁的姿態(tài)吸收于我,于是古松儼然變成一個人,人也儼然變成一棵古松。……我和物的界限完全消滅,我沒入大自然,大自然也沒入我,我和大自然打成一氣,在一塊發(fā)展,在一塊震顫?!保ā吨旃鉂撁缹W文集》第一卷)
把這一段話,放在蘇軾身上合適極了。他在觀賞景物時達到物我兩忘、物我同一,觀竹就化為一叢竹,觀松就變成一棵松,觀花即花,觀柳是柳?!皷|風渺渺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保ā逗L摹罚┧秃L幕ㄐ男南嘤 ⑶楦薪蝗??!翱v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保ā冻啾谫x》)蘇軾身與心俱融化在這水天相連的境界中,“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保ㄍ希?/p>
大自然給予了蘇軾靈感,將他推上了大詩人的寶座,大自然也挽救了蘇軾,讓他陶醉其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了解脫。蘇軾與自然的親密關(guān)系,在中國文學史上是少見的。
責任編輯 張雅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