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楷之
胡公石的書法藝術與書法教育
□ 唐楷之
胡公石(1912-1997),江蘇鹽城人,是近代書法家于右任的入室弟子。胡公石以畢生精力從事標準草書的普及推廣工作,成為我國著名的草書大家。他八十余年的人生歷程都與書法藝術有著割舍不開的情緣。為弘揚和發(fā)展書法傳統(tǒng)文化,特別是標準草書,胡公石數(shù)十年來鍥而不舍,歷盡艱辛,終于古稀之年,在其師于右任所著《標準草書》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和完善,編寫出《標準草書字匯》,這在中國草書發(fā)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他編著的《胡公石標準草書千字文》《于右任手札》等書,亦為繼承弘揚標準草書事業(yè)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胡公石不僅致力于標準草書的理論研究,且遵循于右任“威而不猛,亦足發(fā)人深省,蓋媚如無骨與劍拔弩張者,俱失之也”的論書主張,無論寒暑,臨池不輟,力追“法度端嚴中蕭散為勝”的“晉人之妙”,終得“不激不厲,而風規(guī)自遠”之韻致。胡公石還將這一藝術思想用于教育教學中。他把培養(yǎng)標準草書的傳人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對學習“標草”的弟子,竭心盡力傳授書藝,為標準草書的傳承與發(fā)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胡公石在書法上博覽法書、精勤臨池,其書師法于右任,深得于氏之筆墨形神,頗具法度,又以其清婉的風姿和秀逸的神韻,顯示出其獨特的藝術才情,可謂神融筆暢、法韻兩勝。胡公石汲取前人法書中的豐富營養(yǎng),歷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的刻苦實踐和創(chuàng)新,藝臻超妙脫俗的境界。正如清人康有為所言:“若所見博、所臨多,熟古今之體變,通源流之分合,盡得于目、盡存于心、盡應于手,如蜂采花,醞釀久之,變化縱橫,自有成效?!雹俸趶V收博取的基礎上,其草書終于涵養(yǎng)成自家風骨。
胡公石“標草”的藝術特色可以概括為以下兩點:其一,簡潔清雅,法度端嚴。我國的漢字,有的多達數(shù)十筆,胡公石在研究標準草書過程中,把許多筆畫繁復的字,根據(jù)草書規(guī)律,簡化成高明的數(shù)筆。胡公石特別重視法度,認為:“草書看似流轉快捷、筆畫簡約,實則自有規(guī)矩、自成法度;如果不講法度,信筆為體,聚墨成形,則必將走入‘神仙不識’的誤區(qū)。”②在寫草書時,他尤其強調(diào)“準確”兩字。所謂準確,就是草書中的筆路必須明確清晰、不能含渾。只有準確,才能易識易寫。“凡交筆、觸筆處應十分謹慎,宜聯(lián)則聯(lián),宜斷則斷,而寧斷勿聯(lián)?!雹畚ù?,胡公石的草書彰顯出從容不迫、君子彬彬的儒雅氣息。
其二,使轉靈便,氣韻生動。胡公石一貫反對用筆僵死,主張使轉靈活。他說:“古人和今人的字,初看筆畫相差無幾,細視則妍媸自別。”④不同者即“死”與“活”之分。他把“活”作為努力追求的一字金丹,鍥而不舍。所以胡公石的字,如行云流水,舒暢自然,毫無牽強做作之俗態(tài)。細觀胡公石的標準草書,雖通篇上下字字獨立,卻給人以形雖斷而意接、筆不聯(lián)而氣貫,江河奔瀉、一氣呵成的感受。加之筆酣墨飽,神采飛揚,其書自然顯得圓融遒健,氣韻不俗。
觀胡公石的標準草書藝術,從中可見他不懈致力“于體”書風,追求于右任的法脈真?zhèn)?,但又努力注入自己對“標草”的深切體認與卓識,風規(guī)自遠而面貌別異。就風格而言,于書老辣雄厚,胡書遒勁俊逸。就用筆而言,于書古拙蒼勁,多北魏意態(tài);胡書溫潤流便,多出幾分晉唐韻致。就用墨而言,于書濃淡枯濕跳宕變化強烈,胡書空靈和潤澤,過渡平緩??傊?,由于二人的地位、性情、稟賦、氣質(zhì)、學養(yǎng)的種種不同,書風各異。書法評論家尹旭評述胡公石的書法藝術個性為:“淡、雅、清、秀。淡者,恬淡無為,自然直率,不造作、不賣弄、不顯露;雅者,文質(zhì)彬彬,雍容閑雅,不粗野、不狂躁、不乖戾;清者,神清氣朗,輕松自如,不濁滯、不緊張、不窘迫;秀者,秀麗嫵媚,姿致翩翩,不丑怪、不生硬、不狂狷??傊?,胡公石的書風不是驟雨狂風、金戈鐵馬,而是柳浪聞鶯、荷塘月色。”⑤其“標草”藝術肥不臃腫、瘦不纖弱,秀而不浮、拙而不俗,于法度端嚴中得蕭疏之勝,得君子坦蕩、文氣儒雅之神韻,在“標草”一脈特立風骨。
在書法教育方面,胡公石有著獨到的教學理念與方式。他批評書壇“朝學執(zhí)筆,暮已自夸其能”的不良風氣,反對急功近利,主張學習書法應像唐人韓愈所言:“無望其速成,無誘于勢利,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毙膶V疽唬螌W嚴謹,他在教學中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地影響著學生們的做人和學藝修為。
明末清初書家傅山所云:“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綱常叛周孔,筆墨不可補。”在教學過程中,胡公石常言,學書要先學做人。做人必須懂得仁愛得心、勤勉得智的道理。在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的過程中,強調(diào)要腳踏實地,不能投機取巧。他為人恭謙,不爭名大譽高,尤不許學生稱他大師、泰斗。他反對吹捧過譽,這些今天仍然警醒著我們。
在書法學習上,胡公石將自己的學書經(jīng)驗歸納為四個字:“讀、摹、臨、創(chuàng)”。他說:“讀,可以得其趣;摹,可以得其形;臨,可以得其神;創(chuàng),可以得其新。有了范本字帖,僅在用時臨臨寫寫,對原跡的形體、用筆的旨意,是不會有深刻印象的,更談不上情趣了。古人讀帖,往往日以繼月,月以繼年,始能通其理而得其秘。所以認真閱讀和欣賞字帖是很必要的。摹,就是對手跡的結構、如點的高低、肥瘦、輕重;筆畫的橫豎、枯潤、粗細;結體的寬窄、縱斂、松緊;形態(tài)的大小、方圓、欹正;氣勢的蒼勁、剛健等,都應一一細加揣摩,務期下筆得其形。臨,尤其是背臨,是檢驗自己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是否‘得其理而知其法’,是否由形似而神似。何子貞說:‘書須自立門戶,其旨在熔鑄古人,自成一家?!挥羞@樣,既要入乎古,又要出乎古,能入能出,才能超然入化,推陳出新,達到‘創(chuàng)’之目的?!雹捱@不僅是胡公石傳授畢生學書的寶貴經(jīng)驗,更是他對弟子們的嚴格規(guī)范要求,從而保證了學書不走歪路、彎路,能夠從正脈、經(jīng)典入手,精勤體悟,心摹手追,入古出新。
胡公石在執(zhí)運筆法方面也有著獨到的體會。他主張“執(zhí)筆無定法,而以中指不失自然為上”,并提出執(zhí)筆“六欲”:一、執(zhí)欲緊。二、掌欲虛。三、腕欲活。四、肘欲懸。五、心欲靜。六、身欲端。執(zhí)緊則有力,掌虛則靈便,腕活肘懸則利勁,心靜則氣舒字雅,身端既利于書,也有利于生理。舊的說法中,有筆正為首要者。胡公石說草書于使轉波頓時,筆有不能正,或不須正,要具體分析,不能絕對化。反映在筆勢的欹正上,可靈活處理,凡取正勢的,應有意識地欲其欹,取欹勢的,可有意識地讓其正,往往取欹勢的,其風韻較正勢更有情趣。“勢如斜而反正”就是這個道理。總之,他認為要做到氣韻生動,用筆甚為重要。胡公石主張用筆要活,反對僵死。初學草書,首先要辨別方圓,留意使轉、起筆和收鋒。輕重緩急要適度,避免過輕或過重。過重則濁,過輕則飄,僵死之筆如死蛇掛樹,面目可憎,這些都是要努力克服的弊病。這種不糾結于執(zhí)筆運筆的派系爭論的觀點,不僅為“標草”的有效普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為由草書書寫進而拓開書法藝術的風貌奠定了優(yōu)秀的技法觀。
在標準草書方面最能體現(xiàn)胡公石在書法教育上的貢獻。他為繼承發(fā)展標準草書事業(yè),畢生以草書標準化、規(guī)范化為己任,全身心地致力于標準草書的整理、創(chuàng)補與推廣和教育教學事業(yè),在標準草書整體上碩果累累。20世紀40年代他與同仁編校出版了于右任《標準草書千字文》;80年代初期,他與屈武共同倡議重建了中國標準草書學社,并擔任社長達13年之久。學社建立之后,在胡公石領導和主持下,取得了很大成績,對標準草書的發(fā)展和普及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胡公石于草書的創(chuàng)作與教學中尤其強調(diào)書寫準確、筆路清晰、遵循草法和字形正確無誤的原則。他認為草書并不神秘。按照舊說,應先從篆隸學起,使方筆、圓筆有了基礎,再寫楷書,而草書則排在最后。但為了實用和適應社會的發(fā)展,也可以先學草書。能草而行,組織不亂;能行而楷,用筆更活。因此,先求“形似”,再求“神似”,如能形神兼?zhèn)洌瑒t顯韻致。草書是中國書法藝術中最具有表現(xiàn)魅力的書體,古人云“世間無物非草書”,胡公石認為,學書者對草書的積累與學習是舉足輕重且無可替代的。
胡公石以其深厚的國學功底、廣博的社會閱歷、精湛的書法技藝和勤奮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弘揚其師于右任開創(chuàng)的標準草書事業(yè),傾其畢生精力,嘔心瀝血、潛心精研取得了更加豐碩的成果,為現(xiàn)代草書事業(yè)的推廣發(fā)展開辟了光明大道。在他的引領下,標準草書的發(fā)展空前繁榮,培養(yǎng)了大批頗有建樹的研究學者和書壇名家,成為當代書壇規(guī)模重大的藝術門派。同時,胡公石的草書作品不僅參加全國性、國際性重大書展,還先后在寧夏、蘇州、北京、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舉辦了個人書法藝術展、中外草書展等,并與其師弟臺灣李普同、日本金澤子卿先后在北京、南京、杭州等地舉辦了于右任同門書法聯(lián)展和標準草書中日聯(lián)展,進一步促進了地區(qū)性和國際化的書法交融與合作。
胡公石 張志和《漁歌子》 紙本釋文: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張志和《漁歌子》。胡公石。鈐?。汗ㄖ欤?/p>
(作者為廣西藝術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鄭寒白
注釋:
①康有為《廣藝舟雙楫》,《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書畫出版社,2007年,第757頁。
②易新生《在法度中尋求自我—胡公石草書軸》,《憶公石—胡公石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第267頁。
③柴建方《胡公石草書藝術初探》,《憶公石—胡公石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第238頁。
④⑥柴建方《秘訣思傳付·翰墨發(fā)奇香—記胡公石的草書藝術》,《憶公石—胡公石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第257頁。
⑤陳默石《胡公石與標準草書事業(yè)》,《憶公石—胡公石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文集》,第23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