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英
摘要:合唱是音樂藝術中最有表現(xiàn)力、內涵最豐富的一種演唱形式,它有很強的立體感,音域寬、演唱形式極為豐富,在人數方面也具有靈活性,人數少則}一來人,多則數百人、乃至上千人,根據合唱音色要整齊、聲部要協(xié)調,情緒要一致,表演要默契的特點,它又是一種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作的集體藝術。
關鍵詞:合唱;大學生;心理健康;作用
合唱歌曲不僅可以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藝術享受,陶冶情操,而且能使人團結、催人奮進,同時產生強大的凝聚力。正如匈牙利著名的音樂教育家柯達伊認為:“合唱是非常重要的,由集體的努力所完成的音樂作品和帶來的愉快,培養(yǎng)了高尚品格的人,這種價值是無法估量的?!痹趯W校開展合唱活動是實現(xiàn)審美教育、全面培養(yǎng)、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手段,在課內或課外通過演唱高尚、健康的合唱作品,可以喚起青年人積極進取,使人浮躁、蕪雜的心靈得到凈化,養(yǎng)成并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在心底積淀對崇高、美好事物和目標的追求,學會控制,培養(yǎng)合作能力,增強自信心、自尊心和集體榮譽感。
一、合唱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
合唱的曲目一般都是內容健康向上、鼓舞人心、體現(xiàn)時代精神、美好心靈、培養(yǎng)高尚情操的作品。優(yōu)秀的合唱作品,寓教育和審美于形象之中,藝術感染力強,不但動聽,有美麗動人的外在形象,而且具有一定意境,感情真摯、精神深刻,能喚起學生美感,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和愛好。不同風格、不同題材的合唱曲,又能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形象思維,正確理解歌曲思想內容,感受歌曲的藝術形象。
合唱作品的題材十分廣泛,有愛國主義題材的作品,如《祖國頌》、《團結就是力量》等,這種類型歌曲一般都具有雄偉、莊嚴、勇往直前的氣勢,能使人精神飽滿、振奮、富有動力;優(yōu)秀的民歌作品如《茉莉花》、《太陽出來喜洋洋》等具有很強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的合唱作品,親切而有情趣,能使人在演唱過程中進一步了解各民族的特色,加深學生對祖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了解,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激發(fā)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革命歌曲如《長征組歌》、《黃河大合唱》等合唱作品,學生可以在合唱訓練過程中,通過學習歌曲的主要內容,學習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養(yǎng)成堅強、樂于助人、舍己為公的高尚品質;外國藝術歌曲如《乘著歌聲的翅膀》、《美麗的夢神》等作品,通過訓練,借助歌曲優(yōu)美的和聲、旋律,可激發(fā)學生用歡快熱烈的歌頌感、歌聲來歌唱幸福生活,教育學生熱愛并努力創(chuàng)造生活。反映大學生生活的作品如《校園的早晨》、《大學生圓舞曲》等曲目,可以從歌詞上挖掘歌曲的思想內涵,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和奮發(fā)向上的進取精神,并引導他們在美的旋律中體會到人問美好的親情、友情和愛心,感音樂的羊,培養(yǎng)高層次的情威,捍高審羊素質、
二、合唱可以幫助大學生建立和諧的觀念
人格是在不斷地塑造和完善的,不管什么樣的人,性格中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人格偏執(zhí)導致思想偏激,是造成大學生心理不健康的重要原因。而合唱團的排練、演出、交流等活動,不僅滿足了大學生的表演欲,鍛煉了他們的適應能力、同時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意志品質。
大學階段是人生非常關鍵的階段。這個階段由于受到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觀念變化復雜。心理矛盾的沖突容易引發(fā)大學生思想狹隘,如果一時沖動,出現(xiàn)過激的行為,將遺憾終生。合唱追求共性,強調互相協(xié)和,要求一種和諧的聲音。因此,當一個個性突出的人參加合唱訓練后,他首先要適應整體的需要,不斷收斂自己的個性,控制自己的聲音,不能過分張揚、隨意、任性,有助于和諧觀念的形成,從而以更全面、科學的眼光看待事物,正確面對困難,沉著應對挑戰(zhàn)對。
在全球化的時代,沒有人能夠獨立的存在,想要成功,離不開各個部門的相互配合,相互協(xié)調。在大學生中開展合唱教育,一方面能夠加強交流,鞏固同學之間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能夠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合唱是需要很強的協(xié)調性的。各個聲部、各個人員都要按照指揮的指示,容不得半點馬虎。在大學普遍開展合唱教育在推動學生合作團結的同時也矯正了有些同學孤僻的性格,由此可見,合唱教育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三、結語
在大學生中開展合唱教育,并且組織各種各樣的比賽,在豐富大學生文化生活的同時讓他們感受到勝利的喜悅和失敗的淚水。在勝利時能夠戒驕戒躁,繼續(xù)努力爭取更好的表現(xiàn)在失敗的時候能夠不氣餒,更加努力,力爭更好名次。在合唱比賽中也培養(yǎng)了大學生堅定的意志,堅強的性格,更加強了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在比賽失敗時能夠激發(fā)大學生的斗志,培養(yǎng)不斷進取的性格。從這些方面不斷地完善大學生心理,促進他們的心理健康發(fā)展。由此可見,在大學生中開展合唱教育百利而無一害。我國培養(yǎng)大學生不僅僅要求他們專業(yè)知識過硬,在心理方面的教育也不能放松。在大學生壓力過大、課業(yè)過重的情況下,心理教育更是被擺在了突出位置。再各種教育方式中,合唱教育以它的形式多樣、生動活潑越來越被眾多高校采納。相信,通過合唱教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一定會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曹理.普通音樂教育學概淪[J]北京: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0
[2]胡近.大學生心理學[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87.
本文為:2014年度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guī)劃項目《合唱藝術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研究》課題編號:2014B06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