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媛
智障學生的教育中不能沒有愛,而愛的教育不能沒有藝術(shù)和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才是對智障學生真正的愛。
記得曾經(jīng)班上的小桃同學特別讓人頭疼,常常擾亂課堂,性格敏感,脾氣暴躁,經(jīng)常和同學打架。針對這些情況,我嘗試過很多的方法軟硬兼治,但是不但收不到效果,他反而變本加厲。儒子不可教也,面對這樣一個特殊的學生,我曾一度想要放棄??墒浅鲇谪熑魏蛨?zhí)著,我不能放棄。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曾說過:“人最本質(zhì)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特教工作更是如此。在一次次磨合中,我慢慢學著寬容,學著理解,學著給予更多的關(guān)愛。我試著捕捉他的閃光點,希望找到改變他的突破口。漸漸發(fā)現(xiàn)小桃同學也并非一無是處,他很有禮貌,會主動打招呼,放學后也一定會跟我告別。他雖然勞動能力差,常把衛(wèi)生越搞越臟引起大家不滿,但是他有一顆上進心,他也想為班集體做點什么。這點點滴滴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頭,我開展“團結(jié)協(xié)助”的主題班隊會,教育同學們要互相幫助,特別是幫助能力弱的同學,小桃勞動能力差些,但我們可以幫助他完成得更好,并對他的閃光點及時表揚,給他留有表現(xiàn)的空間。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做事越來越積極認真了,早上還主動把全班桌子擦得干干凈凈,我們一起鼓勵他“小桃真棒!”。尊重與信任讓他找到了勞動的快樂,生活中的惡劣行為也收斂了許多。
在一次校園模擬集市活動中,當班上其他同學都涌去買各種各樣的零食時,只見小桃捧著用所有代幣買的一扎青菜,興高采烈地跑來告訴我:“老師,我買了好多青菜!我要拿回去煮給媽媽吃!”那一刻,他的孝順,他的進步給了我驚喜和感動!雖然,小桃同學上課依然不太坐得住,偶爾還會發(fā)發(fā)小脾氣,有時甚至還會控制不住動手打人。但我覺得,有時我們的付出,可能并沒有以我們希望的樣子呈現(xiàn),但他卻以另一種形式回報于我們。或許,當我們想放棄的時候,收獲的種子正悄悄地萌芽!
學生的感知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開闊得多,他們思想活躍,想象力豐富,或許很多同學不善于表達和交流,必要時需要來自我們的認同和疏導(dǎo)。所以我給予學生充分表達意見的機會,在班務(wù)工作中,我尊重學生的選擇,讓學生養(yǎng)成積極參與的意識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得益于大家的幫助,家長的支持,孩子們對我的信任和依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與學生也一起在慢慢地成長,其中有挫敗、有堅持、有努力、有感動,而我已經(jīng)能足夠鎮(zhèn)定、從容地面對教育生涯中所呈現(xiàn)的每一種不同的姿態(tài),享受并珍惜這一切。
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個特殊孩子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必然要求老師深入了解清楚學生的行為習慣,及產(chǎn)生行為問題的原因,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dǎo)。
特殊兒童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教育?是我們從事特殊教育的人都在思考的問題。十多年的特教生涯,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我更加堅信了特教教師這個職業(yè)的神圣,同時也總結(jié)出對特殊孩子屢試有效的教育方法:
一、尊重人格,愛心感化
尊重是教育的前提,人人都有受人尊重和得到信任的需要。殘疾孩子的自尊心比其他孩子更強烈。特殊孩子由于生理缺陷,行為和認知活動受限,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他們面臨著常人感受不到的遭遇和困境,缺乏應(yīng)有的自信心。他們往往覺得命運對自己不公平,他們在羨慕其他孩子的同時,會認為自己不幸,許多該做的事情做不來。他們遇到的挫折更多,于是面臨更多的自信與自卑的選擇。但同樣是天使,也有著同樣的夢想和愿望!他們也同樣很努力地在學習知識,學習生活,學習著怎么樣更好地融入社會。由于身體的原因,特殊孩子們更渴望得到人們的尊重。
尊重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只有當老師充分尊重學生的人格,并以其高尚的品德和真誠的情感付諸教育,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敬。特殊教育者應(yīng)該心中有愛,心中有情,要與學生之間建立一座心靈相通的愛心橋梁,以關(guān)愛之心來打開孩子們的心扉。對于特殊孩子的心理和行為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動之于情,曉之于理”,用師愛去溫暖他們,用情去感化他們,充分地尊重孩子們,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心,引導(dǎo)孩子們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困境,身殘志堅。
二、因材施教,缺陷補償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學生亦是如此,由于生理缺陷的不同和程度的差異,每位學生的實際情況是不同的,特殊孩子表現(xiàn)出來的行為問題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倔強,有的刻板,有的遲鈍,作為特教者首先應(yīng)該以平常心看待學生的差異,承認差異,尊重差異的存在,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講究方法,善于抓住孩子的閃光點,因材施教。必然要求老師要深入了解,摸清學生的行為,習慣,愛好,找出其落后的原因和孩子想表達的功能是什么,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人而異,以生為本,因材施教,正確引導(dǎo)。
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選擇適合每個學生特點的學習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缺陷補償教學,充分發(fā)揮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不足,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加以賞識,樹立自信
心理學家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加以賞識。”所謂賞識就是充分肯定學生,通過心理暗示,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使其不僅有勇于進取的信心。由于特殊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更敏感與脆弱,特教教師如果用欣賞的眼光去肯定孩子們,就會使他們在這種欣賞的目光下,重新認識自己,形成一種向上的動力。所以,我們更應(yīng)該以賞識的眼光和心態(tài)看待每一個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說“誰主動舉手發(fā)言了,他非常勇敢”,“不錯,你真棒!”“老師看到了你的努力,你還可以做得更好”,“我相信你能完成得很好”等等。老師要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他們,善于發(fā)現(xiàn)和捕捉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及時進行鼓勵,滿足學生心理上最大的需要,讓他們體會到成功感的同時,自然就能樹立起自信心。
每一個學生就像一棵小樹苗,不一定都要長成參天大樹,有一些可能就長得歪歪扭扭,但是稍作修剪,便是一盆別致的盆栽,一樣有自己存在的價值。教育需要愛,也需要等待,不輕易放棄,慢慢靜待花開。我堅信,只要用心澆灌,殘缺的花兒一樣會芬芳滿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