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香
“問題學生”是在學習、思想、行為等方面存在一定偏差的學生。我們常常忽視、冷落他們。當他們調(diào)皮搗蛋、上躥下跳、搞惡作劇等不良行為習慣時,看起來令人討厭,其實是最需要愛的時候,此時,老師關愛他們,拉他們一把,他們或許會成為棟梁。如果聽之任之,那便錯過了一個教育時機,亦可能錯過了學生的一輩子。他們同樣擁有一顆真誠純潔的心靈,他們的內(nèi)心更渴望得到尊重與賞識。這類學生亦是教育中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每個班集體都有這樣的學生,因而轉(zhuǎn)化“問題學生”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因為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豐富美好的內(nèi)心世界,這是學生的潛能。”因此,班主任應當給“問題學生”更多的教育引導和關愛,最大限度地理解、寬容、善待,這便是對學生的真愛。
【案例的基本情況】
丘文,男,父親在縣里打工,平時幾個月才回一次家,根本關心不了孩子;母親在家種地,為孩子洗衣做飯,疲于農(nóng)活的媽媽沒多少精力管理孩子,加之奶奶的特殊呵護,久而久之,小文身上出現(xiàn)了很多惡習。小文頭腦聰明靈活,但心浮氣躁,無心向?qū)W,調(diào)皮搗蛋出了名,不時有小偷小摸行為,學習成績差,凡教過他的老師都怕他三分。他經(jīng)常目無尊長,無視老師的存在,一副無所謂、玩世不恭、傲態(tài)十足的面孔經(jīng)常掛在臉上,上課無精打采,對學習愛理不理,作業(yè)經(jīng)常不交,甚至有小偷小摸行為,班上的同學有跟風現(xiàn)象,他的行為嚴重影響了班級的紀律,屢次教育批評均不見效,冥頑不悟。記得讀四年級的第一學期,他趁老師上衛(wèi)生間時,悄悄溜進學前班老師的房間拿走了老師的手機,并藏到校園后面空地的荊棘叢林里。后來,他拿手機的舉動幸好被一個孩子看到了,該老師聽孩子匯報后,直接去找他說明,可是怎樣他都不肯承認。
【問題癥結(jié)的分析】
1.家庭的關注太少
父母工作太忙,無暇顧及他,缺乏管教,久而久之,思想自然變得散漫。
2.奶奶的溺愛
因為他在家排行最大,又有小聰明,奶奶格外寵他,對他百依百順,經(jīng)常拿零花錢給他,把他當作“小皇帝”,凡事有求必應,養(yǎng)成了他虛榮、嬌縱、狂妄自大,誰也不放在眼中的性格。
3.缺乏上進
對學習不感興趣,沒有上進心,所以整天想著玩來充實自己。
4.缺少師愛關懷
在學校得不到老師的表揚、鼓勵,反而被冷落、責罵、批評,心理很不平衡,形成叛逆的性格。老師、同學對他的評價使他產(chǎn)生了心理誤區(qū),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壞學生,尤其是老師過多的批評使他產(chǎn)生了逆反心理,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5.自控力低:性格浮躁,難以控制自己。
【措施與成效】
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我覺得要改變這塊“頑石”,暴力是無效的,唯有真愛。關鍵是走進他的心,主動親近他,和他談心,開始,他對我充滿了敵意,一句話也不說,更不會承認自己的錯誤,那挑釁的目光激起了我要征服他的決心。于是我不厭其煩地找他,先試探地問他是否很喜歡玩手機,如果喜歡,老師正好買了新手機,舊的手機可以贈送他;接著,說明他在老師不知情的情況下拿走手機的行為是“偷”的行為,長此下去會產(chǎn)生怎樣的后果,會給自己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熬\所至,金石為開?!彼K于把整件事的經(jīng)過講出來了,并且誠懇地承認了錯誤。當我說送他手機時,他卻說不能要。這時,我捕捉到了一絲愧疚之情在他臉上閃過,我立刻抓住這個機會順勢引導他:您是個聰明的孩子,老師很喜歡您,如果您能珍惜時間,把心思和精力放到學習,那您一定是個頂呱呱的孩子,這樣老師會更愛你。他沉思良久,然后怯生生地對我說:“老師,我不應該這樣做,原諒我,我會改正。”“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他思想的轉(zhuǎn)變點燃我的希望,堅定了我的信心。
二、通力合作,共同監(jiān)督
我們常說“學壞三日,學好三年。”要使一個頑劣,思想、行為偏頗的學生一下子“棄惡從善”,并非易事。因此,我與科任老師達成一致:對他的壞行為進行冷處理,多發(fā)現(xiàn)他的閃光點,盡量給他創(chuàng)造機會,找一些正面事例多鼓勵他。表揚的力量是無窮的,當他表現(xiàn)良好時,我會適時對他說:“你進步了,老師就喜歡這樣的你!”當上課積極舉手發(fā)言時,我會說:“你真捧,繼續(xù)堅持,你會更優(yōu)秀!”為了徹底矯正他的行為,我跟他訂了一份協(xié)約,由同學們監(jiān)督完成。“一步登不上泰山,一口吃不成胖子?!蔽易屗淖?,發(fā)現(xiàn)他改掉一個壞習慣,就獎勵一本筆記本;每發(fā)現(xiàn)一個新進步,就獎勵一個愛心小禮物表示祝賀!之后,我更關心他一點一滴的進步,適時巧用閃光點,煥發(fā)他“棄惡從良”的決心。扼殺他那些蠢蠢欲動的壞思想。
三、尊重信任,換位體驗
為了更好地約束他,我決定讓他擔任語文小組長,讓他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換位思考,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與轉(zhuǎn)變,其成績得到大大的提高?!肮Ψ虿回撚行娜恕?,我籠絡住了丘文的內(nèi)心,這匹“野馬”終于被我“馴服”了,如今的他乖巧聽話,學習的積極性高漲了,成績亦有了大的飛躍,由原來的桀驁不馴到乖巧聽話,而且基本趨于穩(wěn)定。我的方法是正確的,有真愛付出就會有回報。在一次寫作中,題目是《我最喜歡的一位老師》,想不到,他寫的竟是我,“老師,你不是媽媽勝似媽媽,我愛你,我會永遠記住你……”這一句句肺腑之言使我的心靈得到震撼,真心付出了就會有成功,有愛的教育就會有快樂。
【反思】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沒有一個學生想得到批評,再頑劣的學生也需要老師的關心、鼓勵和同學們的贊美。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這首先是關懷備至地,深思熟慮地,小心翼翼地觸擊年輕的心靈,在這里誰有細致和耐心,誰就能獲得成功?!碑斈阊壑械暮⒆幼兊脙?yōu)秀了,你也就變得更優(yōu)秀了!當你眼中的“頑學生”變乖巧了,你會獲得更大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