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艷京
許多教師,許多家長一直在努力不斷地尋找最好的教育方式和策略和教育途徑。于是,各種各樣的教學(xué)理論、教學(xué)方法不斷地出現(xiàn)在我們的生活中。其實,最好的教育途徑恰恰是最簡單的一個字“愛”。愛能帶給孩子安全感,愛能帶給孩子無限的可能性。
一、用愛的正面教育,輕松應(yīng)對寶寶入園焦慮
當?shù)谝豢|秋風吹著微微發(fā)黃的銀杏樹葉的時候,許多的家長和教師又要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了!對于教師來說“分離焦慮”四個字并不陌生,但對于家長來說,只有在寶寶初入園的時候才能真正的體會到這四個字概念。
有不少家長在家里的時候常常會把教師當做一件法寶,而且屢試不爽!當幼兒在家中做些不對或者家長不想看到的行為的時候就會把教師拿出來“恐嚇”幼兒?!澳阍俨宦犜捨揖徒o老師打電話了,讓老師說你”“你要是不聽話,上幼兒園老師把你關(guān)小黑屋里”等。這樣的話對相當多的家長和幼兒來說并不陌生。更有家長還引以為傲的和老師分享自己的這個“好辦法”。
教師對于幼兒來說可以是陌生可怕的也可以使熟悉可親的。假設(shè)在印象中教師是熟悉可親的人,幼兒初入園時的分離焦慮必然要輕許多!那么怎樣才能讓教師在幼兒心中變得熟悉可親呢?家庭教育是幼兒接受的第一份教育,幼兒對人物事物的評價更多的是依靠成人的評價。在家中我們只要將負面的恐嚇變成正面的鼓勵就會收獲到不一樣的效果。例如,當幼兒沒有認真吃飯的時候,我們家長將“你要是不好好吃飯將來上幼兒園老師讓你罰站”改成“你吃飯真的真好,到幼兒園老師肯定特別喜歡你”。將被動的改正錯誤變成正面的行為習慣,幼兒的主動性更強,同時心理氛圍更愉悅。同一件事情換一種說法不僅引導(dǎo)了幼兒的行為,同時也無形中加強了幼兒對教師的親切感,孩子覺得老師表揚他喜歡他,很自然的會想見到老師親近老師。這樣在幼兒出入園是心理斷乳期的時候也更容易接受教師,也更容易度過分離焦慮期。
二、用愛的包容,讓個別幼兒展開天使的翅膀。
我班有個小朋友總是打其他小朋友,一天在活動區(qū)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尖叫聲,接著便是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告狀聲:申老師,趙天澤又打人了。申老師,趙天澤把杜海鑫打哭了。我趕忙走到杜海鑫旁邊,看著他的額頭被打出一個拳頭大小的包,加上昨天午睡被趙天則咬在左臉上一圈深深的牙印,我仿佛遭到五雷轟頂,心中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再看看趙天則低著頭用手捂著臉,兩只大眼睛恐懼的看著我……讓我此時的怒氣變成了不知所措……
就在前一天午睡的時候,趙天則在熟睡的杜海鑫臉上深深的咬了一口。半張臉的牙印深的讓人看了都觸目驚心。想著今早杜海鑫奶奶不放心的犀利的言語,我這心里就堵的頭不過氣來。好不容易讓她放心的把孩子留下,誰想到上午有被打了,而且還是被趙天則打了,真是一波還未平息,一波又來侵襲!
愁歸愁,事情還是要積極面對!從以前帶過趙天則的魏老師那里了解到,他在小班的時候就經(jīng)常打小朋友,早就有許多的家長不滿了!聽了這些,我反思了自己的過失,在接班的時候沒有熟悉一下孩子的情況,若早些了解也不至于發(fā)生這樣的事情。
小班的時候,由于趙天則年齡偏小,還處于口/手和腳的敏感期。他會用口手腳探索世界,認識事物,探索的范圍當然會包括他人的身體。于是出現(xiàn)了“咬人”“打人”“踢人”等攻擊行為。還有一個原因是他還沒有掌握人際互動的方法,當他的語言還不能正確表達自己的思維的時候,情急之下常常出現(xiàn)用沖擊身體的動作代替。
現(xiàn)在孩子已經(jīng)中班了,慢慢懂得事情也多了些,還總是這樣出現(xiàn)打人的情況,就要深層次的探究打人的原因,消除根源。所以,我要先從他父母身上,家庭環(huán)境中尋找問題的起因。我了解到趙天澤還有一個小妹妹。他不喜歡這個妹妹,每次媽媽抱著喂奶的時候他都會說肚子疼,還總說要把小妹妹扔到垃圾桶里。是父母因為照顧小妹妹而無意的忽略了他,又加上要忙于工作而很少與孩子交流。首先我們要做的是不能給孩子貼上:你是個壞孩子只會打人的標簽。我們要給予孩子充分的關(guān)愛多和他交流。當他感受到被愛之后,內(nèi)心的安全感逐漸增加,慢慢地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表現(xiàn)處親社會的一面。比如,我讓他擔任小班長,讓他負責給植物角的植物澆水,幫小朋友放袖子,查看玩具是否按照標記放回家等。給了他關(guān)愛和注意,正面的表揚和鼓勵,他每天都會很主動的表現(xiàn)出美好的一面。雖然起初還會有打小朋友的情況,但在他每一次攻擊別人時,我都強調(diào)自己不要把負面的信息加進去!第一原則,淡化淡化再淡化!孩子天生愛嘗試重復(fù)那些能產(chǎn)生有趣,刺激的后果而引起他人注意的行為,正確的引導(dǎo)方法就是讓行為后果邊的毫無意義,他自然也就放棄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進行正面教育,就是揚長避短!強化他好的行為表現(xiàn)。
三、讓愛的教育融入教育活動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個個自我為中心。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一家大小圍著一個人轉(zhuǎn)。是家中的小太陽、小皇帝要什么給什么,不給就哭鬧不停,勢不罷休。大人也說現(xiàn)在就這么一個要買就買給他不要讓他哭,好像孩子一哭就是天大的事。
心理學(xué)家研究發(fā)現(xiàn)整個幼兒階段是培養(yǎng)道德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俗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比说男袨樵诤艽蟪潭壬先Q于他的習慣,因此我們應(yīng)抓住幼兒養(yǎng)成教育的關(guān)鍵期,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使幼兒終生受益。
四、用愛讓幼兒學(xué)會感恩
感恩教育是教育者使用一定的教育方法和手段通過一定的感恩內(nèi)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認恩,知恩,感恩,報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它需要多渠道,多方位,循序漸進潛移默化的來進行。我認為只有懂的愛的人才能知道感恩。感恩來自心理的滿足,來自于對人對事的寬容和理解,來自于能夠促進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有利于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少些恨,少些對抗,多些寬厚,多些友善,多些快樂,使人有積極地人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會對生活對人生充滿希望才會幸福。
無論是多么先進的教育途徑,“愛”永遠都是教育的基礎(chǔ),“愛”永遠都是最近的教育途徑、永遠都是一切教育理論,教育方法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這一點是不可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