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成
常聽人說,生活是用來享受的,不是用來忍受的,這么淺顯的道理大家都懂,但不幸的事實卻是,很多人經(jīng)常忍受大于享受。
在農(nóng)村,前院的房子若是比自家的房子高,那得忍受一輩子的氣;在職場,看不順眼的家伙成了領導,那得忍受不知多少年的氣;在路上,豪華轎車呼嘯而過,濺自己一身水,忍無可忍,只能看著遠去的車影破口大罵。
若是長有一顆看不慣的心,那就肯定有受不盡的氣。
“忍”是“心”上一把“刀”,這把開了“刃”的“刀”既傷自己又傷人,所以一定要改變觀念,變忍受為享受。
會享受的人,無疑是知道如何淡化忍受的人。
有喜有悲才是人生,有苦有甜才是生活,無論是繁華還是蒼涼,都要多想喜多想甜,那些傷痛,睡一覺就把它忘了。讓煩惱不過夜,哪還有什么忍受?
《小窗幽記》中有這么一句話,“一念之善,吉神隨之;一念之惡,厲鬼隨之”,它的意思是說,心中有一個善的念頭,可以讓降福的吉神隨之而來,心中有一個惡的念頭,就會使為禍的惡鬼隨之而來。
懂得享受的人滿眼都是善和美,他所產(chǎn)生的念頭也肯定是善的;好忍受的人,所見所思,以惡居多,則容易產(chǎn)生惡的念頭。
小袁是一個喜歡享受的人,他不光在家里養(yǎng)了很多花和魚,還把一些花和魚搬到了辦公室??伤吕详司筒幌矚g,忍受不了,說弄幾條爛魚放辦公室干啥啊,整天游啊游的,多鬧心,趕快倒掉!還有那些花,一盆盆丑得要死,也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享受和忍受的境界大有不同。
一個人是享受生活還是忍受生活,跟虛榮心有很大關系。不虛榮的人,對生活的欲望低,易于滿足,容易體驗“享受”。而虛榮的人,對生活的欲望高,很難滿足,往往忍受著這山看著那山高的精神和物質的雙重壓力,就會很痛苦。
樂于享受生活的人,他的信念、德行、氣場、磁場是良性向上的,相反,天天忍受生活的人則是惡性朝下的。
日落不是歲月的錯,風起不是樹林的過。若想想,日落后,夜色靜美,風起后,山河陶醉,一切都是自然最美好的恩賜,那又該是多好!
面對生活,享受還是忍受,這是個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