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心
幾天前,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看見單元門前停著一輛車。
小區(qū)里的草坪燈很亮,透過車窗我看到一個男人在車?yán)?。他把車座后移,斜躺在上面,抽著煙。借著一閃一閃的亮光,我認(rèn)出是隔壁單元的鄰居,一位大學(xué)老師。車?yán)锏囊繇憘鞒龅统恋母杪暎簞e讓我一個人醉,別讓我一個人走……
這個男人我印象蠻深,他們夫妻可謂郎才女貌,妻子很漂亮,是一家大醫(yī)院的護(hù)士,但是她的那種美我又總覺得哪兒不對勁,后來看出來了,是缺少一種叫“書卷氣”的東西。
前一段時間看到知乎上有人提問:“為什么有些人開車到家后,會獨自坐在車中發(fā)呆?”答案更傾向于:“想自己跟自己待一會兒,放下靈魂的負(fù)累,做一會兒自己。”
相反,能讓你飛奔上樓,把一天的境遇迫不及待地分享給TA聽的,又是什么原因呢?
曾經(jīng),我有一對是夫妻的同事,男的是“鳳凰男”,考學(xué)進(jìn)城,在技術(shù)部當(dāng)工程師。女的雖然漂亮,但文化程度很低,在車間當(dāng)工人。他們是那種各取所需的“條件相配”的夫妻。
同事們經(jīng)常談?wù)撍麄兊幕橐?,說他倆沒有共同語言,男的經(jīng)常借口加班,總是很晚回家,還幾次聽到過他在單位前面的空地上大喊:“痛苦啊,痛苦!”
那時,我尚年輕,不懂他們?yōu)槭裁磿羞@種狀況。等進(jìn)入婚姻的圍城后,我慢慢就懂了,每一個年齡段,都有一種不同的婚姻狀態(tài)。
20多歲的時候,決定吸引彼此的,大多是荷爾蒙的作用。等婚齡慢慢增長,更多的是關(guān)注靈魂的碰撞,少了許多小兒女的耳鬢廝磨。而如果婚姻不再默契,多是從靈魂高度有了差距開始。
若其中一個一直大踏步前進(jìn),而另一個卻原地不動,哪怕曾經(jīng)外表看起來多么般配的一對,其實在靈魂上也已經(jīng)難覓相親相愛,在一起生活,只會感到事事無聊,寂寞無邊。
靈魂的契合,大多是在同一高度。
就像我的爺爺奶奶,在我的記憶中,是最恩愛的老夫妻。他們經(jīng)常一起買菜,一起做飯,一起坐在街頭巷尾和鄰居們聊天,很少看到他們單獨一個人出現(xiàn)。
他們是塵世里最普通的夫妻,不懂經(jīng)濟(jì),不懂政治,他們最多的話題就是今天的晚餐、膝下的子孫、鄰居的故事。可是,他們的靈魂在一個高度上,永遠(yuǎn)有說不完的話,那種恩愛的源泉,也是來自于靈魂的相配。
兩個相配的靈魂,一生都在相戀。
《浮生六記》中,寫過蕓娘和沈復(fù)的愛情故事。蕓娘與沈復(fù)兩小無猜,青梅竹馬,在仍然很“封建”的時代,幾乎可以算是“自由戀愛”而親上加親。婚后,兩人情意相篤、舉案齊眉。
結(jié)婚經(jīng)年,兩人“情愈密”,就算在庭院里、走廊里、暗房里,不管何處,如果夫妻倆不期而遇,必然雙手緊握,雙眸含情凝視:“你去哪兒呀?”帶著難以克制的欣喜,好像蜜月期永無盡頭。
有一年七夕,蕓娘置辦了香燭瓜果,夫妻倆同拜天地。沈復(fù)專門刻了兩方圖章:“愿生生世世為夫婦”,紅字的歸夫,白字的歸婦。
后來,蕓娘病逝,沈復(fù)變賣所有家產(chǎn),葬蕓娘于揚州城外的金匱山。他常到愛妻墓冢前哭坐良久,終身未再娶。
我見過深夜買醉哭泣的女子,也聽過男子半夜孤獨高歌,還安慰過下了班不愿回家的同事。他們不是沒有家、沒有伴侶,而是與那一半的靈魂早已不在一個頻道。
而幸福的婚姻,不僅有柴米油鹽,還有精神的樹木共同生長。
恩愛的夫妻都是靈魂最相配的,高度一致,審美統(tǒng)一,兩情相悅,兩心默契,他想的就是她愿的,他說的話她都懂,他未曾說出口的話她也明白。一個眼神,一個微笑,都能心領(lǐng)神會。
這樣的夫妻,是情人,是良友,是知己。
好的婚姻,靈魂一生相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