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香
摘 要:網(wǎng)球、羽毛球、棒球運動雖是隊員之間沒有直接進行身體接觸的競技運動項目,但在比賽和訓練中,一些運動員由于長時間反復揮拍的練習極易導致肘關節(jié)附近肌肉肌腱過度使用勞損或撕裂,長久以往可使附著在肘關節(jié)部位的一些肌腱和軟組織,發(fā)生部位性纖維撕裂從而導致網(wǎng)球肘的發(fā)病。本文以動力性練習和靜力性練習為基礎,研究制定和實驗驗證有助于預防和康復治療運動員網(wǎng)球肘的一整套練習方式。
關鍵詞:網(wǎng)球肘 預防 康復 等長性練習和離心力量訓練 肌肉肌腱
中圖分類號:G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12(c)-0010-02
在運動員中肘部損傷的主要原因是,手肘把手臂分為上臂和下臂兩個部分,這個鉸鏈關節(jié),可進行兩項活動:伸展和屈伸,當手臂和前臂的力量不夠或者不靈活,肌肉的耐力不足達不到運動中長時間持續(xù)能力的要求造成肘關節(jié)和腕關節(jié)的壓力增大,同時增強了肩部受傷的可能性,導致肩部、肘部和手腕受傷[1]。比如擊球時出現(xiàn)的空擊,遭受突然發(fā)力而產(chǎn)生的撕裂損傷,肘關節(jié)的不穩(wěn)定,除了正確的擊球技術動作,還受球拍,球拍線等因素的影響。本文通過對測試受試者進行跟蹤調(diào)研的方法,研究分析等張、等長和離心力量訓練對于預防和康復運動員網(wǎng)球肘的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共對50名年齡為23~45歲,球齡在5年以上的男子業(yè)余網(wǎng)球運動員進行了調(diào)研,所有研究對象均存在肱骨外上髁炎發(fā)炎或疼痛等不適現(xiàn)象。
1.2 研究方法
在研究制定一整套練習方式時,我們對網(wǎng)球、棒球運動員訓練過程中肘關節(jié)動作的生物力學特點進行了分析。這一整套練習,包括等長、等張性練習和離心力量練習[2]。
1.2.1 等張性練習
手腕屈伸練習,步驟一:正拉彈力帶,利用彈力帶,注意握彈力帶方式,先將彈力帶固定于網(wǎng)球柱需低于手腕,練習者再將彈力繞手掌纏繞2圈后由中指與無名指處穿出,大臂緊貼身體,肩部放松,手臂彎曲大約90°,掌心向下,彎曲或伸展手腕時,手指指向地板,通過前臂伸肌群收縮來拉彈力帶,使手指指向天花板。步驟二:反拉彈力帶,注意掌心向上,其他動作同上。手腕肌群均屬于小肌肉群,所以阻力提供的方式很考究,盡量保證發(fā)力方向與肌肉收縮肌力線方向一致,進行腕關節(jié)的屈伸練習,需要注意的是,收縮可以正常速度,但是放回去的時候一定要慢放,進行有效的離心練習。以上動作各重復10~12次。
1.2.2 等長練習
伸肌群拉伸:四肢著地,將手掌于肩的寬度背面朝上放于地面,保持拉伸時間運動前拉伸保持10~20s,運動后拉伸保持30~60s。時間相同,屈肌群拉伸:四肢著地,將手掌于肩的寬度掌心朝下分開,指尖朝后,拉伸時間同上。需注意雙膝觸地并攏,保持核心肌群收縮。手指屈伸:兩手掌間距與肩同寬,兩腿向后伸直,略微分開。用兩手掌和腳尖作為支撐點,并保持背部向上腹面向下的姿勢,開始手指屈伸練習時,應用雙臂力量支撐起身體重量,使身體依靠手指用力上升下降,雙臂盡量保持直立。此外,在整個過程中,要保持軀干、臀部和下肢處于挺直狀態(tài),肩、肘保持同一平面便。增強指伸和指屈能力的練習對預防和網(wǎng)球肘康復有緊密的關系,同時對預防鼠標手有很大幫助。每組15個,兩組一次,間隔時間為2min一次,每日3組。
1.2.3 康復階段
主要進行強化伸肌練習,如正屈腕的牽引伸肌強化伸肌,第一步使用彈力帶,手握彈力帶拳心向下,將小臂平方至大腿上,靠手腕向上下移動,為保證訓練效果,不要移動小臂。拉其后用單手慢慢控制住下降的離心運動過程。第二步使用Flexbar的橡膠自身的旋轉(zhuǎn)彈性,形成反彈力的離心運動控制過程。始終保持橡膠棒平行于身體前方,患側(cè)手豎握棒開始,同日常揪毛巾發(fā)力相似,運動順序是,左上(垂直于地面)—右上(垂直)—左下(平行)—右下(平行),關鍵步驟是第3~4步,患側(cè)手腕控制棒棒的扭曲恢復過程,一個動作連貫起來就3s左右。每組20次,間隔時間為30s一次,每日3組。從康復的角度來說離心力量訓練比向心力量訓練更為重要。在康復治療期間,患肢應酌情減少活動,避免提拿重物。避冷避濕,阻止受寒而誘發(fā)疼痛。如疼痛嚴重且影響關節(jié)功能,則要停止練習[3]。
2 研究結果
實驗結果表明,在預防和康復治療運動員網(wǎng)球肘方面,靜力性練習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長達2年的時間里,我們對不同年齡、不同項目和不同水平的運動員進行了跟蹤調(diào)研,可以看出,在50名運動員患者中試驗組運動員網(wǎng)球肘的康復期明顯縮短。A組為試驗組連續(xù)12周,根據(jù)患者自身嚴重程度進行以上康復訓練,3周后A組試驗組治愈顯效率明顯高于B組對照組(80.0%與55.0%,P<0.05)。如表1所示,無效數(shù)量明顯低于B組,與B組比較治愈顯效率P<0.05。
3 研究結論
3.1 對于網(wǎng)球肘恢復的有效練習
綜上所述,我們采用的這一整套練習方式,可以降低運動員肘部損傷的風險,這類練習,與動力性練習和牽拉練習相結合,可以保障對工作中的肌肉的血流供應,保障肌肉生理交換過程的能量供應,提高康復過程的效果,同時可以使運動員更好的避免肘部受到傷害以及在患網(wǎng)球肘后的恢復更為有效。這套練習方式,以靜力性拉伸練習為基礎,為保障受傷運動員的恢復,應根據(jù)運動員網(wǎng)球肘的嚴重程度和特定表現(xiàn),因人而異地加以安排。
3.2 網(wǎng)球肘的預防及康復
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一種方法被證明對網(wǎng)球肘絕對有效[4]。因此,正確及時地對其診斷和提前預防運動中出現(xiàn)的網(wǎng)球肘以及康復練習是非常必要的。對于運動員預防網(wǎng)球肘,改善動作是關鍵,更合理的動作帶來更少的損傷,脫離網(wǎng)球肘最好的方式是預防,其次是在不痛的非急性期進行無痛訓練。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應注意更合理的動作技術能帶來更少的損傷,小肌肉群的訓練一定要做到正確發(fā)力,動作緩慢且控制,更要注意離心訓練。運動后足夠的休息時間給身體自己復原是很有必要的。運動前要熱身,運動后要做整理活動,讓肌肉筋腱達到運動的狀態(tài)以及恢復放松的狀態(tài),避免受傷。網(wǎng)球肘需要綜合治療措施,大多數(shù)患者能通過非手術治療獲得較好的療效,對于慢性頑固性網(wǎng)球肘,手術治療是有效的手段,手術的原則為清理伸肌總腱止點變性撕裂組織,必要時修復重建其止點。
參考文獻
[1] 羅柏清,劉湘陽.肘關節(jié)運動損傷研究進展[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2(10):1130-1132.
[2] 王安利,劉冬森.力量訓練的方法:靜力性力量訓練、向心性力量訓練和離心力量訓練[J].中國學校體育(高等教育),2014(8).
[3] 李智堯,張磊.網(wǎng)球肘研究新進展[J].中國骨傷,2011,24(11):969-972.
[4] 陳香仙,朱國萍.肱骨外上髁炎的推拿與抗阻運動康復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6):71-74.
[5] 矯瑋,高頎,錢箐華,等.功能康復中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離心力量訓練[J].體育科研,2011(5):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