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鳳
我們林業(yè)局地處偏遠,文科學生的整體水平偏低,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都比較弱,學習行為習慣普遍不好,自主學習能力弱。如何做到科學、高效的復習備考,盡可能的提升學生學習的動力和學習成績,我做了不少的嘗試,現簡述如下。:
一、全面掌握基礎知識,提升基本能力。
教材是學習的對象,是高考命題的依據和根本。具有全面的基礎知識,是學生答題的前提,是解答好試題的基本保證。要取得理想的成績,就必須利用好課本,強化基礎,這是歷史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
抓好常規(guī)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重視,落實基礎知識,培養(yǎng)基本能力。第一輪復習,在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準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并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并對高一、高二已學知識進行重溫并歸納、概括,著重打基礎,牢記主干知識,學會歸納、總結,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tǒng)的知識結構。有效利用課件,增加課容量,突出史料教學,運用史料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啟發(fā)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要讓學生學會閱讀材料,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歷史思維能力和概括、分析、歸納、提取信息得基本能力,針對高考注重基礎知識、概念的運用這一特點,教學過程緊扣考綱,站在高考層次上把握教材,利用教材,突出重點。
全面的掌握基礎知識,不僅要掌握教材中的目錄、正文、小字、注釋、課本插圖、年表、課后習題。還應包括教材涉及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現象、歷史人物及其主要活動、歷史事件及其基本線索和發(fā)展過程等在內。只有準確理解、深刻挖掘其內涵,才能掌握歷史基礎知識,為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奠定基礎,也只有掌握歷史的基礎知識,才能應對高考命題的不斷發(fā)展變化。在教學過程中,還要適當減輕學生的識記負擔,挑重點知識和重點詞語讓學生記憶。
二、采用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1、1.同學間互相交流,達到共同進步
。在學習過程中,加強與同學交流也也是奪取優(yōu)異成績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交流,可以發(fā)現自已的不足,還可以學到他人的長處。然后取他人之長來補已之短,在輕松的交流中得到經驗,并在應試中去仔細體會。
2.2、抓兩頭,促中間
。教師要主動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要求,抓尖子生,確保高考入段率,對尖子生加強個別輔導和能力訓練,平時多布置一些額外作業(yè),有疑問和不明白的課間找同學或老師解決,每次測試盡量面批,注重學法指導,強化思維訓練。抓差生,平時對他們多一點耐心,多表揚少批評,多幫助他們克服不良習慣,增強他們學習的興趣,能多學一點是一點,從而提高高考平均分。
3.3、嚴格管理,向課堂要效率
。課堂上盡量照顧到每一名學生,時刻觀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及時發(fā)現,及時提醒,讓每一名學生每一節(jié)課都有所收獲,從而提高平均成績。針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總結,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不能盲目趕進度,而忽略了學生的能力水平和原有知識的掌握狀況,適當的增減課時有利于學生備考的需要。
4.4、重視非智力因素的挖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自信心、意志、興趣對人的認識活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孔子說得好:“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學習中,興趣是一種激烈而持久的動機,唯有熱愛歷史,會在積極持久的學習熱情中獲得能力。我認為應以歷史教育的實用性和社會性來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因此整個歷史教學過程中,力求做到教學內容與現實生活緊密結合,盡量選擇一些與教材有關的具有代表性、又是學生普遍關心的熱點問題。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多和學生交流、溝通,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和朋友 ,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只要學生有進步的表現和愿望,就及時表揚。
三、科學訓練,進一步消化與鞏固知識。
進入高三復習階段,科學地強化習題訓練,既可以讓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消化和鞏固,查缺補漏,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但在日常學習或復習當中,會經常發(fā)現不少學生或忽視練習,或盲目練習,其效果自然不佳,要提高練習效率,就必須要以考代練,做好周測和月考,認真批改,及時講評。因為學生平時做題既不夠認真,也不能限時訓練,所以每周的限時訓練就顯得非常必要了,他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認真答題和高效做題的好習慣。每一測試都要及時講評,講評時要根據試題的難易程度,告訴學生能達到多少是很優(yōu)秀,多少分以下你還需努力,盡量給學生以努力的信心。講評過程中,應把教師的講解引導與學生的練習討論充分地結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所學知識,啟發(fā)他們舉一反三,靈活運用的能力;既要注意知識的積累和擴展,還要注意解題方法的養(yǎng)成和細致準確的審題習慣,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培養(yǎng)規(guī)范答題和答題技巧,重視歷史學科語言科學規(guī)范運用的能力,做錯的題要注意總結反思,防止類似錯誤再犯。以此訓練迎考技巧和良好心態(tài)。
總之,高三歷史備考復習中要依據對高考歷史試題的分析、《考試大綱》、《考試說明》、所教學生實際等情況,采用科學、合理、靈活、高效的教學和復習方法,充分調動廣大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使考生在文綜歷史考試中有良好的表現,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