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沙盤游戲所能帶給成長中個體深刻而真實的本真體驗,將會有力地促進個體的不斷自我完善和真正意義上的內在成長。
沙盤游戲自問世以來,其在心理診斷與心理評估層面具有顯著作用。對于各種形式的心理壓力,個體內心的焦慮和緊張所能起到的疏緩和有效引導的作用。并且通過沙盤游戲可以呈現(xiàn)出的對各種心身疾病的真實、有效、全面的分析。沙盤游戲在“有意”、“無意”之間所能達到的療愈作用也是有大量個案和實證可以證實的。
相對于成人來說,兒童更需要沙盤游戲中所能提供的“自由與受保護”的空間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兒童可以通過不同形式的象征和隱喻。通過不同沙世界的建立,有意無意之間去“偶合”一些曾經類似的經歷和情境,發(fā)現(xiàn)問題之所在或者至少從中意識到一些什么,以增加心中更為全面、豐富的體驗。沙盤游戲也為需要表達憤怒和攻擊行為的兒童個體,提供了一個不需“考慮”后果的安全環(huán)境。兒童在虛擬的世界里把憤怒和攻擊通過各種形式的象征物進行演示、演繹、自我解讀。從而以一種安全的形式消散了其內在淤積的心理能量,達到相應的沙盤游戲療愈的作用和目的。
我校地處城鄉(xiāng)結合部,在校學生絕大部分為外來務工子女。學生的父母經年累月在外務工,與子女聚少離多。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缺少了來自父母的陪伴和關愛。在需要支持和鼓勵時,作為父母也沒營造出這樣的環(huán)境氛圍。很多的孩子就是在這種“沉默”的環(huán)境中“孤獨”地長大。還有一些孩子由于自小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的缺失和優(yōu)異學習環(huán)境的不到位,直接導致了后續(xù)學習成績的差下。周圍老師和同學對此類學生的“歧視”和“異化”更是造成了現(xiàn)實的惡性循環(huán)。甚至幾乎被邊緣化。通過對這兩類學生的對比分析后發(fā)現(xiàn)。這兩類學生大多數(shù)都不太善于表達,或者是因環(huán)境的壓力,學生從自己內心壓抑和有意識弱化了自己的表達。不善于表達并不代表沒有表達的訴求,恰恰相反的是:往往這兩類學生,內心其實有更為強烈和迫切的表達意愿。因為他們的成長環(huán)境和學習環(huán)境沒能提供或者說剝奪了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必需的“表達空間”。他們需要在一個能被理解、被包容、被支持、被接納的環(huán)境中受到更為“公正”、“公平”的對待。
這些孩子真實而單純的訴求在沙盤游戲中,可以得到一定意義上的有效滿足和實現(xiàn)。通過大家共同遵守的規(guī)則;自由的堆砌;平和平等的交流;安靜而自主的感悟,他們在沙盤游戲中的體驗也會是深刻、真實、本真的——更趨向于內心世界實際訴求和根本的需要。
鑒于以上的思考和來自學生的實際需要,在我校六年級學生中開展了團體沙盤游戲。通過對學生沙盤游戲后反饋的梳理中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確實可以從中獲得更為深刻、真實的自主體驗。同時,沙盤的療愈作用也會在無聲無息中顯現(xiàn)出來。
以下是在一次撫摸感受沙子的活動后學生內心的自主體驗。
一個學生這樣寫到:“沙子輕柔,有許許涼意。它從指間流過十分舒服?!?/p>
他是一個標準的“學困生”——家庭經濟條件差;學習環(huán)境差;學習習慣差;學習成績差;個人衛(wèi)生差。在教室里坐在最后一排。主動與他交往的同學也沒有幾個。但在沙盤小組中,他顯得相當活躍,交流時也敢于表達,每次都準時參加活動。在圍坐的形勢下他也獲得了在教室里欠缺的接納和支持。他體驗中的“舒服”不僅是他即時的真實體驗,也是他對這個環(huán)境認可的集中表達和體現(xiàn)。如果這樣的“舒服”環(huán)境能從沙盤室延伸開去,那么這位所謂“學困生”的變化應該是可以期待的。
另一名學生這樣寫:“沙子又涼又細,放在手上的感覺很舒服。玩了許久,我似乎明白了什么?!?/p>
學生明白了什么,她沒寫出來。但那一刻純粹的體驗相信一定深入到她的心里。在合適的時機下總會體現(xiàn),給個體的完善帶來積極意義。
第三名學生:“沙子像一些頑皮的小精靈,我將它們抓住,它們仿佛要逃跑。我抓得越緊,它們溜得越快,雖然一些被我捉住,但大多數(shù)早已溜走。我真想變成沙子,自由的生活?!?/p>
自由是所有人的愿望,孩子同樣渴求。學生通過沙粒感悟到自身:自由自在需要自己去努力爭取。盡管可能失誤和失敗,但原地不動,夢想永遠只能是夢想。雖然這樣的感悟對即刻的學生來說,可能無法馬上就看到變化的行為和體現(xiàn),但所有的基礎都是為了更高的高度。
第四名學生:“當我放下一堆沙子再用手抹掉時,感覺什么煩惱都被抹去了,很開心,輕松又自在。沒有傷痛。我喜歡沙盤,這就是沙盤的樂趣吧!”
試想在現(xiàn)實的學習生活中,學生又有多少時刻能夠體會到這種“開心,輕松又自在。沒有傷痛”的情境呢?作為教育者畢生所追求的不正是給受教育者創(chuàng)設一種“開心,輕松又自在”的教育環(huán)境嗎?在這種教育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受教育者,又有哪個不會成長為健康、自我完善的個體呢?
第五名學生:“它冰涼,看得見,也摸得著。但你卻拿不起它,你不想拿它,它又在你的手上,抓得越緊漏得越多,就像有些事一樣,你把它看得越緊,它越不如你所愿?!?/p>
第六名學生:“沙子就像時間,你想把它緊緊握在手中,可它總是在你不經意間流走。沙子就像水,我想讓它在手中,可它總是悄悄流走。好像人生,你還沒有感受它,照顧它,它就不在了?!?/p>
多么透出的理解!多么深刻的感悟!從文字上你能發(fā)現(xiàn)這些體驗是出自兩個六年級學生之手嗎?人是在不斷地體驗中漸漸長大的。成長過程中的一次深刻、本真的體驗會在個體內部啟動一種機制,形成一種良好的內在發(fā)展環(huán)境。內在的基礎建立了,外在的發(fā)展和延伸就明確了方向,踏對了步伐。
“非語言的沙盤世界使沙游者能夠同時在許多層面上描繪事件——就像它們在夢中呈現(xiàn)一樣?!眮碓L者創(chuàng)造了一個從無意識到意識,從內在心靈到外在世界,從精神靈性到物質,以及從非語言到語言的橋梁。這個過程也會反過來進行,因為無意識一旦被客觀化為意象,它反過來也可以充當內在心靈改變的催化劑,意識和無意識之間的直接連結就實現(xiàn)了?!?】
綜上所述:沙盤游戲所能帶給個體深刻、真實的體驗性,將會積極而有效地推動個體的健康完善和自我明晰。
參考文獻:【1】《沙游治療》Barbara Labovitz Boik E.Anna Goodwin著 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
學校:新疆烏魯木齊市第五十七中學
通訊地址:新疆烏魯木齊市頭屯街兵友路2號 郵編:830074
姓名:靖安源
學段:初中
電話:13579879529
QQ郵箱:73424165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