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劉娜
明代,昆明西山與通海秀山、巍山巍寶山、賓川雞足山,被稱為“云南四大風景名山”?;蛟S正是為此,徐霞客“萬里遐征”來到西山,曾四進四出西山區(qū),一天之內兩上兩下西山。他從擺渡村(今彌勒寺)登船,“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兩岸平疇夾水。十里田盡,萑葦滿澤……”那時的昆明,滇池岸至彌勒寺,游覽西山,須乘船前往。
徐霞客與楊升庵的不期而遇
“余南一里,飯?zhí)缝簟S帜线^一村,乃西南上山,共三里,山半得華亭寺。寺東向,后倚危峰,草海臨其前。由寺南側門出,循寺南西上,南逾支隴入腋,共二里,東南升嶺,嶺界華亭、太華兩寺中而東突者?!?徐霞客在《游太華山記》對西山華亭寺的位置、坐向以及與太華寺的距離有著詳細描寫。
舟上遙望西山,有一處像張開的手臂繞向東邊伸出去,陡峭的崖壁排空聳立,那是羅漢寺(今西山三清閣)。徐霞客在今天的高峣村附近上了岸,他在游記中記載“余南一里,飯?zhí)缝??!碧芳礂钌鳎柹?,是明代三大才子之首。正是這一段追隨先賢的佳話,后來徐霞客紀念館和升庵祠毗鄰而建,把兩個本來只是神交、身前從未謀面的名人合在一地,讓后人見證了兩位文化界“明星”的隔空對話。祠堂與紀念館之間壁上的題詞“炳耀南天”就是對這兩位名人影響力的概括。
徐霞客到西山的時間,是在楊慎去世60多年后,這位先賢為何讓徐霞客如此崇敬,下船第一站就去拜謁?在升庵祠里我們尋找到了答案。楊慎流放滇南,一生飽覽滇南秀麗景色,寫下了《云南山川志》,留下了眾多描繪云南大好山川秀美的篇章?!吧n崖萬丈,綠水千尋,月印澄波,云橫絕頂,滇中一佳境也。”楊慎贊美西山的美文想必也吸引了徐霞客。于是,他在一天之內兩上兩下西山,游覽華亭寺、太華寺、羅漢寺北庵等景致后,寫下了1500余字的《游太華山記》,作為《滇游日記》的開篇之作傳留至今。
蓮花座上的小火車
華亭寺整體布局面東背西,寺前是五百里滇池,背后是天然屏障華亭山(因山像華蓋而得名華亭山)。從空中俯瞰,華亭山就像一把交椅,華亭寺就“坐”在這把交椅上。
1918年,云南督軍兼省長唐繼堯派出使者,上雞足山邀請?zhí)撛品◣焷砝ッ鳛樽o國、靖國戰(zhàn)役陣亡將士做佛事。虛云法師是著名高僧,在海內外享有盛譽,此時住持雞足山祝圣寺。他與弟子修圓“一笠、一蒲、一杖、一藤架,步行而往”,徒步到昆。
虛云法師建議選址西山華亭寺。該古寺風景甚佳,卻蕭條荒廢,地方政府已打算出售給外國人開辦俱樂部,虛云深感痛惜。唐繼堯采納了虛云的意見,于1920年三次下帖“堅請住持,以保古跡”,正式聘請?zhí)撛品◣?。虛云法師“屢辭未獲,勉承其意”,遂擔任華亭寺住持,主持重建華亭寺。
華亭寺大雄寶殿的500羅漢栩栩如生,相傳是泥塑大師黎廣修帶著弟子所塑,但從造型和風格上卻并不同于筇竹寺的500羅漢。為此,西山區(qū)文物管理所的李利民查閱了大量書籍史料,獲悉了塑造華亭寺500羅漢的工匠為寧波匠人,更意外獲悉了在藥師佛的蓮花座上有一浮雕圖案是一列穿行于山間,穿過隧道,駛過橋梁的蒸汽火車。
華亭寺大雄寶殿為西山最大的殿宇,殿內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妙相莊嚴,氣韻生動,左右兩壁塑有五百羅漢,各呈異彩,意趣橫生。佛像的蓮花寶座上的精美木刻浮雕及廟堂內外雕梁畫棟的彩畫,講述著流傳千秋的佛典,還有儒家、道家的傳說和二十四孝故事。人們在欣賞、瞻仰這些精美雕塑、浮雕、壁畫和雕梁畫棟的同時,可以感受到這座殿堂兼容并包的氣度。
“請師父把燈開亮一點?!彪S著李利民的指引,在藥師佛蓮花座的左側上,一列出隧道,跨橋梁,穿山越嶺,噴著煙霧,呼嘯而來的蒸汽火車出現(xiàn)在了人們眼前。“根據史料記載,這個蓮花座雕刻于1927年,通常入得佛殿的東西必定是有功德來歷的,這幅火車木雕也不例外?!崩罾襁z憾地表示,他所查閱的相關史料中并沒有關于鐵路、火車雕刻在蓮花座上的原因記載。
1910年,滇越鐵路通車,云南省成為了當時全國唯一擁有國際鐵路的省份。隨著滇越鐵路的通車,很多來自西方尤其是法國的東西,逐漸被火車帶到了云南,這個曾經相對偏僻的邊疆省份,極大地帶動了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促進了云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革。 滇越鐵路通車,給云嶺高原的民眾生活帶來了豐富多彩的變化,也使昆明成為西南地區(qū)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儼然一座國際化都市。
李利民介紹說,華亭寺于1923年開始重建,蓮花座雕刻于1927年,在他看來這是工匠的一大創(chuàng)新之舉,為的是讓后人銘記滇越鐵路通車這一大事。而當年能夠被寺院認可驗收通過工程,說明了佛寺圣地也并非不問世事,對當下發(fā)生的大事件也是十分關注的。
知名網絡寫手風之末端曾在微博上表示:“我認為佛座上的裝飾物,是象征吉祥幸福的?;疖?,它能給云南帶來進步和財富,所以它才出現(xiàn)在同樣給人間帶來美好希望的佛殿上。”
昔日奔騰流水見證
循著徐霞客的足跡,來到了西山區(qū)海口鎮(zhèn)的石龍壩。據《滇游日記四》記載,考察完海口的石城次日,徐霞客前往石龍壩。他在游記中寫道:“螳川之水,自九子母山之東破峽北出,轉而西,繞山北而墜峽,峽中石又橫岨而層閡之,水橫沖直搗,或跨石之頂,或竄石之脅,涌過一層,復騰躍一層,半里之間,連墜五六級,此石龍壩也?!鄙鷦有蜗蟮拿枋觯贵氪ㄈ缡埍简v,躍然紙上。
也正是這“連墜五六級”的“騰躍”之勢,使這里成為水電站的絕佳選址。1910年,一座水利發(fā)電站“石龍壩水電站”在這里建成——這是中國水電站的老祖宗,雖然如今發(fā)電量并不大,但百年之前遠渡重洋而來的西門子水輪發(fā)電機仍然可以運行發(fā)電。
據史料記載,石龍壩為治理滇池海口的咽喉要道,自元初賽典赤等治理海口之后,成為了水利設施的重要節(jié)點之一,是泄洪、瀉沙的重要出口,受到水利工作者的高度關注。當年徐霞客出行游覽名勝之余,考察水系源頭是其重要的一項工作,所以從??谑浅霭l(fā),他徒步兩天來到了石龍壩。
螳螂川為滇池水唯一出口,今日仍可見湖水經石龍壩攔阻下泄時湍急水流沖擊,激起水花四濺,壩子不大卻也十分壯觀。這些景象依舊和徐霞客當年在游記中另外幾句記述一樣:“障扼川流,東曲而盤之,流為所扼稍東遜之,遂破峽北西向;墜級爭趨,所謂石龍壩也?!?/p>
如今石龍壩水電站除了有發(fā)電任務外,還是第六批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因其中國第一座水電站和抗戰(zhàn)時期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這里也是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