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春科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之所以能夠平歐洲、滅南宋,一方面是因為蒙古鐵騎戰(zhàn)力強大,更重要的是因為他們沒能遇到像樣的對手。如果當時的歐亞羅馬帝國還在,阿拉伯哈里發(fā)帝國沒有分裂,如果他們遇到的是漢武帝的西漢或是李世民的唐帝國,歷史可能就會被改寫。西漢帝國把匈奴打得落花流水,隨后匈奴部分殘余勢力闖入歐洲,卻依舊有很強的戰(zhàn)力,與蒙古比,匈奴只能哀嘆生在了東有漢帝國、西有羅馬的時代。西漢為什么能有如此強大的戰(zhàn)力,能夠戰(zhàn)勝匈奴,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好地處理了游牧民族襲擾的邊患問題?這在與兩宋的對比中就能找到答案。
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之所以能夠平歐洲、滅南宋,也是因為沒能遇到像樣的對手
西漢的經(jīng)濟發(fā)達,在這點上宋可以與其媲美。在文化上,西漢有漢賦,宋有宋詞。但兩者最大的不同在于宋重文抑武,而西漢既重文,又重武,可以說文武之間沒有差別,不僅如此,西漢的官員群體不僅沒有文武差別,上下的流動也是極其自然,文武之間、上下之間的無縫對接,其他任何一個時代都沒有其順暢自然。
武將變文臣,歷朝歷代開國之時都是如此,西漢也不例外,幫助漢高祖劉邦滅秦朝滅項羽的武將們紛紛做了文臣,一直到文帝景帝和武帝初年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但能夠由上而下,由文轉(zhuǎn)武的卻獨有特色,讓人感嘆,給人啟迪。
韓安國何許人?大多數(shù)歷史書將其定義為武將。但韓安國是文臣還是武將不太好斷定,他當過文官御史,也參加過漢景帝時期平定七國之亂的短暫戰(zhàn)斗,漢武帝第4任丞相田蚡死后,韓安國擔任了丞相,也就是說,韓安國以文官的身份很快做到了被認為是文官中最高職務的丞相,但這在他的官旅生涯中只是個開始,3個月不到,韓安國的丞相被免職,原因很簡單,他反對漢武帝準備討伐匈奴的決定。
韓安國后來被任命為中尉,中尉是武將中職級非常低的職務,屬于基層軍官。韓安國重任在肩,而且絕對是最苦最危險的差事,他既然反對漢武帝討伐匈奴,那就干脆讓他面對面地和匈奴以最殘酷的方式兵刃相見。為什么說是最殘忍呢?因為漢武帝的目標是用衛(wèi)青奪取中部的河套地區(qū),給了韓安國一千人駐守北面的漁陽,是吸引匈奴主力當誘餌的。從丞相到相當于軍分區(qū)司令員的韓安國也沒有絲毫的不適,面對數(shù)倍于己方的匈奴主力,這個文官出身的武將和匈奴打起了反游擊、反掃蕩,沒有救兵,苦苦支撐,很好的擔任了誘餌的角色。直到病逝,匈奴數(shù)十萬大軍也沒能把他和他的軍隊怎么樣,相反,還守住了城池。他死后,接替他擔任太守的就是赫赫有名的飛將軍李廣。李廣比韓安國的運氣好,因為名氣大,讓匈奴吃過虧,匈奴兵在經(jīng)過這些地界,不像韓安國之時猛烈攻擊,而是快馬加鞭,繞道而行,怕成為李廣的箭下鬼。
從這一點看,韓安國算得上是文臣,至少他的敵人匈奴人應該是這樣認為的,覺得他比李廣好欺負。但如果從一個文臣的角度來看,韓安國和匈奴打得一點也不差,雖然比不得李廣,更比不得衛(wèi)青、霍去病,但上《名將傳》這樣的書籍,流傳后世,還是夠資格的,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的戰(zhàn)神光環(huán)的背面,多少有他的一份功勞。
汲黯早在漢武帝還是太子時就是漢武帝的侍從官,深受漢武帝的寵幸,他為人雖然有才學、有能力,且自我要求極嚴,表率作用極好,但不懂為官之道,得罪了當朝很多權臣,遭到了陷害,最終在公孫弘和酷吏張湯的陷害下,被漢武帝罵做愚蠢,并被削職為民,回家養(yǎng)老。不久,漢武帝又重新啟用了汲黯,但沒有讓他重新?lián)呜┫嗷蛘呔┏瞧渌吖伲呛晚n安國一樣,在另一個重鎮(zhèn)—淮陽擔任太守。從都尉到太守,是漢武帝不重視、不寵信汲黯嗎?顯然不是。汲黯在太守這個崗位上做了7年,死在任上,卻享受帝國丞相待遇(汲黯最高官銜是都尉,不是丞相)。不僅如此,汲黯病逝后,漢武帝提拔汲黯家族多人為官,其弟、其子、其諸多親屬都被提拔,其中二千石高官多達十幾人。
眾所周知,漢武帝是個功績很高的皇帝,歷史上被稱作大帝的皇帝不多,他算一個,但他也是一個暴君,因為他連自己的兒子—太子劉據(jù)也殺了。漢武帝的丞相十幾人,多人被殺或自殺,丞相雖是高位,卻也絕對是個高危的職業(yè)。韓安國不明事理,堅決阻撓漢武帝討伐匈奴,建立人生最大的功業(yè),漢武帝并沒有殺他,在敵強我弱、和匈奴對戰(zhàn)的過程中,也因為匈奴劫掠,沒有及時出兵被責罵,但漢武帝始終沒有殺他,顯然是欣賞他的文武之才。韓安國心中自然明白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像李廣利、李陵那樣投降匈奴,而是拼死抗爭,多次險象環(huán)生,也沒有屈服。而汲黯因為正直,不懂變通,多次被置于死地,雖然他讓漢武帝暴跳如雷,罷了他的官,免了他的職,但卻也始終沒有殺他。
在漢朝,雖然也有三公九卿,并且職務有高下之分,薪水有多寡之別,但和魏晉以后九品中正制的劃分等級,越來越強化的官本位相比,能上不能下的風氣,顯然淡了很多。正因為如此,從丞相到太守、從文臣到武將,韓安國和汲黯心里的落差,才沒有后人那么大。
不是只在漢武帝時如此,有漢以來,文與武,上與下在漢官員身上差別并不大。陳湯以萬里之外斬下匈奴王郅支單于人頭并留下“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的豪言壯語而聞名于世。馮奉世在陳湯之先,為平定西域立下的功勞比陳湯還大,元帝準備為甘延壽和陳湯封賞時就有大臣提出甘延壽該封賞,馮奉世更該封賞,因為他的功勞更大。實際上,無論是馮奉世還是陳湯,起初都是文官,馮奉世為文官數(shù)十年,難以發(fā)展被免職后才開始讀兵書,做武將,而文官陳湯在難以發(fā)展時遇到了武將甘延壽,恰巧甘延壽又當了西域都護,陳湯給他做了副手。
漢武大帝雕像
他們都是在國家危急,必須擔當之時不顧文官武將之別,不顧生死,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選擇了擔當,建立了大功。馮奉世馳騁疆場后半生,屢建奇功,而陳湯只參加了一次萬里斬單于的作戰(zhàn),在朝堂文武之間起起伏伏,因為參與皇帝陵墓及搬遷建設時貪污等問題被貶為普通一兵,國家再次危亡時又從軍營召回了他,成為大將軍的幕僚,然后又被貶被流放。雖然他們在功業(yè)上無法同衛(wèi)青、霍去病、李廣相比,在專業(yè)水平上也比不過桑弘羊、主父偃,但是他們都在國家危難時候敢于擔當,血性在,擔當在,文武之別,又何必要去區(qū)分。
馮奉世、陳湯的成功,是當時文武相容、上下無縫的制度氛圍使然,決不是個例,他們是成功者,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像他們那樣敢于擔當,建功立業(yè)。
衛(wèi)青是公主家的奴仆,因為戰(zhàn)功,不僅位極人臣,還成了公主的駙馬,這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王朝,很難再找到第二例。問出身,更問戰(zhàn)功,這在強盛的西漢,絕不是個例,能戰(zhàn)方能言、能戰(zhàn)能免罪,在西漢極為普遍。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生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一個儒生博士叫狄山,是個原本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人物,但他特殊的遭遇,卻讓歷史記住了他。漠北之戰(zhàn)漢朝大獲全勝,匈奴厚著臉皮派使者要求和親,對待匈奴早就讓“公主靠邊,刀劍伺候”的漢武帝對和親根本沒有了興趣。但狄山?jīng)]有汲取韓安國的教訓,硬是支持和親,反對用兵。于是漢武帝問狄山,我派你駐守一個郡,你能不讓匈奴進京來搶劫嗎?狄山說不能;武帝又問,一個縣呢?狄山說不能;武帝又問,那一個城堡呢?此時狄山知道,作為漢武帝的臣子,自己現(xiàn)在只有去邊境作戰(zhàn)這一個選擇了,否則將人頭落地,于是說能。狄山果然被派到邊塞守城堡去了,他沒有韓安國會打仗,也沒有韓安國那么好的運氣,1個月后,在和匈奴的作戰(zhàn)中,狄山殉職。狄山阻礙漢武帝的討伐匈奴大業(yè),本就是死路一條,但漢武帝給了他生還的機會,就是到沙場效命。只不過刀槍無眼,時運不濟。但對狄山而言,戰(zhàn)死沙場當英雄比因言獲罪死在刑場要風光得多,更何況最后還能青史留名。
但這畢竟只是一個博士小官,其實漢朝的皇親貴胄也不例外。二師將軍李廣利,是漢武帝最為寵愛的李貴妃的親戚,雖是寵愛有加,但寵愛的方式,也就是領兵到戰(zhàn)場一線作戰(zhàn),只是李廣利軍事水平太差,衛(wèi)青、霍去病創(chuàng)下的良好局面沒有打好,反而做了俘虜,李貴妃又去世了,最后落得個滿門抄斬。巫蠱案導致太子起兵被殺的導火索江充,之所以敢打太子的主意,是因為漢武帝信任他,給他安排了個“直指繡衣使者”的職務,這是漢武帝直接指揮、直接領導、專門負責督輔京城及郊區(qū)盜賊,監(jiān)察豪貴們越禮過分行為的機構(gòu)。被查到的貴戚子弟,無論地位高低,一律強令充軍。這里的充軍和后世的到邊塞給“披甲人為奴”不同,那是要和韓安國、狄山一樣,真刀真槍的和殺人不眨眼的匈奴人對戰(zhàn)的。而在漢朝,不管你受寵還是獲罪,貴胄還是平民,要想提升,要想脫困免罪,到戰(zhàn)場上在和匈奴人的戰(zhàn)斗中活下來,建立功勛,才是最重要的途徑,除此以外,少有改變目前狀況的途徑。難怪陳湯和馮奉世,在文官做不下去時選擇要做武將,幸運的是他們成功了。
雖然強盛的西漢并沒有創(chuàng)造“軍民融合”這個詞,但卻用輝煌的戰(zhàn)績創(chuàng)造了一個軍民融合的新境界。軍民融合,融得絕不僅僅只是經(jīng)濟和科技,其關鍵核心和本質(zhì)是人的融合。強軍興軍,要在得人,人融合好了,其他各個方面的融合都不是問題。西漢很好地解決了在科技并不發(fā)達的年代,官員和知識分子的融合問題,最顯著的特征就是能上能下、能文能武,并在上與下、文和武之間,實現(xiàn)順暢的無縫對接。
西漢名將馮奉世
匈奴是漢朝最大的威脅,戰(zhàn)勝匈奴是漢朝民眾安全、國家強盛的關鍵,在這一目標的牽引下,從君王到群臣再到百姓,社會各方各面都形成了共識,無論政治還是經(jīng)濟、高官還是百姓、文臣還是武將、權奸還是錚臣,上上下下都達成了一致,就是“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在這一潛在的共識下,丞相成為低下級軍官到一線和匈奴拿刀對砍,文官改武將到戰(zhàn)場上以一對百,即使手無縛雞之力寧愿被殺也不會投降,皇親貴胄和販夫走卒一樣,同樣會面對刀槍無眼的匈奴大軍,勇者勝而求生,敗者慷慨赴死。
民族復興不是回到過去,而是傳承光大過去早已形成的精神,西漢留下的這種能上能下、能文能武,在國家和民族生存發(fā)展面對強敵的時候,上下無別、文武不分的廣泛實踐,比用口號倡導“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而無實際行動的方式,是更值得我們復興和踐行的。
責任編輯:張傳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