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野軍
曾國藩是晚清“中興名臣”,更是文章大家。其傳世文字,精華部分首在家書。讀《曾國藩家書》,相較于《清史稿》里曾國藩的威重端肅,我們更多看到的是他的平易親和。
作為一個四世同堂大家庭的長子,曾國藩歷經(jīng)科考而獲大任。從道光十八年(1838年)起,他入值中樞,或任職地方,雖則政務紛繁、戎馬倥傯,但不忘教導諸弟與子侄向善向?qū)W。那些年,或從人事繁華的京師翰院,或從戰(zhàn)情緊迫的湘軍大營,或從案積如山的總督衙門,一封封浸漬著曾國藩綿綿情意的家書,輾轉(zhuǎn)寄達于湘鄉(xiāng)荷葉塘老家或諸弟與子侄之所在。書信往來,他同他們談做人治事,談讀書作文,以經(jīng)歷經(jīng)驗現(xiàn)身說法,以思考感悟釋疑解惑,傾心相授,企望殷殷。
曾國藩出身于山野農(nóng)家,因勤奮苦讀而改變命運。自中進士供職翰林院伊始,他對家中諸弟與子侄讀書一事即督責甚緊。道光二十年(1840年)二月初九日,準備參加翰林院散館考試的曾氏剛剛抵達北京,就在給湖南鄉(xiāng)下父母的平安家信中特地交代:“家中諸事都不掛念,惟諸弟讀書不知有進境否?須將所作文字詩賦寄一二首來京?!贝撕笾敝镣问辏?871年)末,讀書作文是他在家信里向諸弟與子侄屢屢提及的事。
與一般人不同,曾國藩所理解的讀書對人的意義更為深刻,也更有遠見。咸豐六年(1856年)九月二十九日夜,已是湘軍統(tǒng)帥的曾國藩坐困江西,就在鈍兵挫銳、身陷重圍的艱難時刻,他還認認真真地給年僅九歲的次子曾紀鴻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他以簡單平實之事來闡釋“君子”的內(nèi)涵,諄諄告誡這個疼愛有加的小兒子:“切不可貪愛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
同樣的期待,他絮絮叨叨、反反復復地對弟弟們說,也對子侄們說。在《曾國藩家書》的字里行間,隨處可見意思相類的句子:“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則可變化氣質(zhì)?!保ā吨I紀澤紀鴻·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四日》)“吾輩讀書,只有兩事:一者進德之事,講求乎誠正修齊之道,以圖無忝所生;一者修業(yè)之事,操習乎記誦詞章之術,以圖自衛(wèi)其身?!保ā吨轮T弟·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明德、新民、止至善,皆我分內(nèi)事也。若讀書不能體貼到身上去,謂此三項與我身毫不相涉,則讀書何用?雖使能文能詩,博雅自詡,亦只算得識字之牧豬奴耳!豈得謂之明理有用之人也乎?”(《致諸弟·道光二十二年十月二十六日》)
人之才德,孰輕孰重?讀《曾國藩家書》,我們知道他無疑是置“德”于“才”之上的。但曾氏服膺理學,自省嚴苛,素具“研幾”功夫,尤擅剝開表象深究本質(zhì)。因此,他絕少空言“道德”,而是把進德修業(yè)、讀書作文與生活瑣事、日常功課聯(lián)系起來,點撥啟發(fā),細致入微。
無志人不立,無志境不大。人在困頓挫折時很容易去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曾氏那些還奔競于科舉之途的弟弟們亦是如此。此時此刻,開闊胸襟、志向恒久乃人之自立之道。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十月二十六日,曾國藩致信諸弟諄諄開導:“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與之量,有內(nèi)圣外王之業(yè),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為天地之完人。故其為憂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為憂也,以德不修學不講為憂也?!彼€說:“六弟屈于小試,自稱數(shù)奇,余竊笑其所憂之不大也!”勸勉弟弟們?yōu)閷W守志眼界要高遠,目標要宏大,器宇要軒闊,不要汲汲于一時一事之成敗得失。在信中,他對四弟“謂家塾離家太近,容易耽擱,不如出外較清凈耳”深不以為然,斷然拒絕其“必欲找館出外”,并以讀書“何必擇地?何必擇時?但自問立志之真不真耳!”相詰,嘔心之苦溢于言表。
曾國藩是行勝于言的人,他對諸弟與子侄所說決非套話、空話。當?shù)艿軅兛瓶紟锥却鞌『?,曾氏果斷決定他們不再參考,讓他們不要只為考試讀書,而要專心鉆研切實有用的學問。對于兩個兒子,他也不讓其從科舉之中求出路。兒子們成年了,他請來英國傳教士教他們學英文。這種勇氣與決斷,使他的子弟們沒有因遭遇挫折而萎靡消沉,也沒有太耽擱于科場八股,從而養(yǎng)成睦鄰齊家、領軍打仗、折沖樽俎的真本事。
曾國藩一生孜孜不倦,是名副其實的大讀書人、大文化人。他自5歲發(fā)蒙,至62歲病逝,幾乎無日不讀書習文。功名順遂之后,他時常與子弟們交流自己讀書治學的經(jīng)驗,言教結(jié)合身教,生怕他們拘泥不化,又擔心他們隨便敷衍,因而自劾自勵,忐忐忑忑,苦口婆心……真可謂音書一紙,情愫滿襟。
教弟弟們學詩,他說自己的做法:“吾于五七古學杜、韓,五七律學杜,此二家無一字不細看。外此則古詩學蘇、黃,律詩學義山,此三家亦無一字不看。五家之外,則用功淺矣。”并提醒他們:“我之門徑如此,諸弟或從我行,或別尋門徑,隨人性之所近而為之可耳?!保ā吨轮T弟·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
兒子要讀《漢書》了,他興沖沖地告訴入手的門徑:“看《漢書》有兩種難處:必先通于小學、訓詁之書,而后能識其假借奇字;必先習于古文辭章之學,而后能讀其奇篇奧句。欲通小學,須略看段氏《說文》、《經(jīng)籍纂詁》二書。欲明古文,須略看《文選》及姚姬傳之《古文辭類纂》二書?!保ā吨I紀澤·咸豐六年十一月初五日》)
閱歷尚淺的兒子對經(jīng)義理解不了,他拿自己作對比:“《離婁》首章‘上無道揆,下無法守,吾往年讀之,亦無甚警惕。近歲在外辦事,乃知上之人必揆諸道,下之人必守乎法。若人人以道揆自許,從心而不從法,則下凌上矣?!異廴瞬挥H章,往年讀之,不甚親切。近歲閱歷日久,乃知治人不治者,智不足也。”(《諭紀澤·咸豐八年八月初三日》)
侄兒來信“字跡端秀”,他贊賞有加,溫言以勖:“吾家累世以來,孝弟勤儉?!薄敖窦抑芯车仉m漸寬裕,侄與諸昆弟切不可忘卻先世之艱難。”“凡將相無種,圣賢豪杰亦無種,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侄等處最順之境,當最富之年,明年又從最賢之師,但須立定志向,何事不可成?何人不可作?”(《諭紀瑞·同治二年十二月十四日》)
所謂“賢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是切己之言才說理透徹,自己明白才可使他人明白。在諸弟與子侄面前,曾國藩是賢者,是智者,更是長者。他講大道理,卻不空疏無物;他規(guī)劃大目標,能把它切分成一件件小事而落到實處;他常常指點子弟們做什么與怎么做,也是身體力行做出榜樣。
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彼自捳f:“富不過三代?!比欢?00多年來,無論科舉應試還是新學有成,曾氏家族卻是才俊輩出。其中的秘訣或許就是曾國藩那些留給后人文字里洋溢的“氣、識、情、趣”(《諭紀澤紀鴻·同治四年六月初一日》)。
于是,在坐落于湘鄉(xiāng)荷葉塘的毅勇侯府里,那塊曾國藩、曾紀澤父子所書“八本堂”及“八本”家訓的匾額,讓我久久駐足,看了又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