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家華
摘 要:互聯(lián)網正在改變著我們世界。人們的工作、娛樂等滲透到了我們生活的每一個點。在高校思政工作上,順應信息化的發(fā)展,“微思政”模式產生了。“微思政”模式是將思政教育工作與互聯(lián)網進行融合而形成的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這種模式更加適合當代的大學生,更加符合時代的發(fā)展。我們要對其充分研究,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文章介紹了“微思政”模式的形成及“微思政”模式的特點。
關鍵字:互聯(lián)網+;微思政;研究
在當代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中,高校的思政工作在執(zhí)行過程中,要向習近平主席指出的“因事而化、因勢而新、因時而進”。“微思政”就是充分的利用科技發(fā)展的新技術與新媒體,讓思想政治工作與新的信息技術相結合,以推動思想政治工作更順利開展。近些年,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也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思路。高校在進行思政工作時,要充分應用互聯(lián)網,不斷的對“微思政”模式進行探索,構建更加符合時代的思政工作格局。
一、“微思政”模式是思政教育發(fā)展的必然產物
在“互聯(lián)網+”的時代中,“微思政”模式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必然結果。中國經濟轉型發(fā)展中,“互聯(lián)網+”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它正在影響世界的很多商業(yè)及教學模式,同時對人們的思想各價值觀都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在思想文化領域有很大影響力,這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上有所體現(xiàn)。現(xiàn)在的情況是這樣,一方面,現(xiàn)代的信息資源高度公開,共享,這些信息中有西方政治意圖沖擊、有各種機構人群不同目的的散播,這讓互聯(lián)網話語權的爭奪進入白熱化,這讓我們的思政工作變得更加的復雜。另一方面,我們的思政教育資源、思政渠道、新的教育方式也由互聯(lián)網不斷的發(fā)展而更加的豐富。而“微思政”的應運而生,成為了思政教育的重心。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能跟隨時代發(fā)展切合實際的。而“微思政”的思政教育模式具體有效性及針對性的。其一,移動通訊網絡環(huán)境的不斷發(fā)展和“互聯(lián)中國”的不斷推進,使學生無論在學習、娛樂或者生活中都離不開網絡,這樣使形成了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傳播載體,像空氣一樣,看不到,但無處不在。其二,碎片化與具象化是網絡傳播的特點,這給思政教育日常工作提供了可靠的用力點。
思政教育發(fā)展到“微思政”模式是其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截止到2016年12月,中國網民數(shù)量為7.31億,其中占比最高的就是學生群體,現(xiàn)代的大學生是與我國互聯(lián)網一同成長起來的,他們對自媒體和網絡社交平臺都有著很深的認識和熟練的操作,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創(chuàng)造著各式的網絡用語?!拔⑺颊备舆m合這一代的大學生,它以學生為中心,運用的渠道都是學生熟悉并且喜歡的,可以滿足其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
二、“微思政”模式的研究
1.“微思政”模式的及時性與有效性
移動網絡技術及設備的普及和WiFi覆蓋率越來越廣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時間、場所都有所拓展。只要有網絡的地方,就可以弘揚我們的主旋律;讓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思想政治教育者:一條微信朋友圈的正確價值觀傳播、對一條正能量微博的轉發(fā),對一貼正能量的貼子頂貼等都將成為塑造良好互聯(lián)網環(huán)境的因素,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助力。每當有不正確的輿論大肆傳播時,“微思政”可以及時、全面的發(fā)布正確的信息,以正視聽,引導正確的輿論,從而成為化解危機的有效渠道?!拔⑺颊笨梢圆皇軙r間與空間的限制,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時性有效性與傳統(tǒng)思政工作相比優(yōu)勢巨大。
2.“微思政”的思政教育方式是交互式、滲透性的
互聯(lián)網平臺提供給我們人性化平等的交互式體驗,這讓思政教育工作者及被教育者之間形成了平等良性的互動。利用這種模式,讓思政教育工作者可以更深的了解大學生的思想變化、對大學生更加關心及理解,為大學生所提供的服務與指導可以更加個性化各有針對性,更加以人為本;大學生通過平臺進行思想情感的交流,對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減少了對其的抵觸,拉近了二者的距離,使得大學生可以主動接受正能量的思政教育引導。這讓大大的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與親和力?!拔⑺颊遍_展的形式也是廣大大學生所熟悉的網絡文化,如:漫畫、音樂、微電影、圖片和視頻等。這樣的形式可以潛移默化的對大學生進行思政工作,而且更加有效更加有感染力,可以最大化的實現(xiàn)思政教育的目的。
3.“微思政”的思想政治教育話語具有生活化、時代性特點
清新、靈動、有趣的表達可以讓“微思政”更加有效的開展。首先,我們要充分掌握網絡語言,把握語言流行方向,利用網絡中流行的輕松幽默的、精練的符號及語言、表情包、字母等有趣的形式來替代傳統(tǒng)枯燥的說教,讓教育的形式可以更加的生動、有趣。其次,教育內容要豐富?!拔⑺颊钡难哉Z形式可以“微”,其所包含的內容要豐富,要把對事物的理性客觀分析和事物本質用通俗且輕松的形式展示給大家,語言雖然簡練,但思想性要強,一定要言之有物。第三是要就事論事,有真情實感。思想政治教育本質上是對心靈的碰撞,靈魂上的交流,要對人文關懷有充分的體現(xiàn),情感的表達要真實,有代入感,以身邊生動的事件而引導其對事件背后的道理有深刻正確的認識,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結束語
如今的時代,是信息化時代,是各種信息爆炸的時代。但是這些信息良莠不齊,真假難辨。這就需要我們思政工作者可以充分的了解互聯(lián)網,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融入互聯(lián)網,引導正確的輿論。使我們的大學生有積極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時代在不斷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符合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并且對其不斷研究并且完善,保證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開展,保證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有效進行。研究“互聯(lián)網+”背景下的高?!拔⑺颊睂τ谖磥淼乃枷胝谓逃ぷ饔兄浅V匾淖饔谩?/p>
參考文獻:
[1]包天駿,李建.茶文化對高校思政教育的輔導作用[J].福建茶葉.2017(05).
[2]梁帥.“互聯(lián)網+”模式下高校輔導員思政教育模式思考[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04).
[3]劉勇,劉開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下的網絡思政探討[J].濟寧學院學報.2015(05).
[4]劉丁慧.“互聯(lián)網+”視域下大學生思政教育的若干思考[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15(06).
[5]鄭瓊.高校網絡思政教育的途徑研究[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