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光恒
酷熱難耐的夏天悄然過去,涼爽宜人的秋天已經(jīng)來臨。秋日的魅力,不僅在于豐收在望,還在于有令人舌尖微顫的秋季“鮮味”,讓人過口不忘。
農(nóng)歷九月,玉米就已基本成就雛形了,撕開還略帶青色的外皮,馬上露出了里面奶白嬌嫩的玉米,玉米粒擠擠挨挨、排排而坐,像珍珠瑪瑙般晶瑩發(fā)亮,其鮮嫩程度,達到了用指甲一掐、馬上就會有乳白色的汁水“呲”出來的程度,這個時候,就可以把它們掰下來,煮著嘗鮮了。
奶奶煮的鮮玉米,其味道堪稱一絕。她先往鍋里添加小半鍋清水,然后再放一小撮花椒、小葵和食鹽,等把水燒至半開,再把剝得只剩下兩層內(nèi)皮的玉米棒子,放進鍋里。要注意不能放太多,所有的玉米棒子要被水完全覆蓋住才行,然后,奶奶就會先用硬木頭大火,把水燒到大開,最后,再用軟柴禾火,慢燉著。
大約半小時左右就好了。掀開鍋,就可看見玉米棒子已經(jīng)變得金黃燦爛,熱乎乎地捧在手里,輕輕地咬一口糯軟可口的玉米粒兒,沾牙即碎,并且頃刻間,唇齒間就盈滿了玉米淡淡的清香, 美味就會從口腔的舌尖,進而擴散到整個全身,整個身心便都蕩漾在這清香之中,舒服極了。
到農(nóng)歷十月,就該品嘗花生與大豆等鮮物了?;ㄉc大豆,都屬于豆類,吃的最佳時期,應(yīng)該是在大豆莢發(fā)青、花生剛刨出的時候煮食。
和玉米棒子的煮法差不多,花生和大豆都必須帶殼煮,味道才醇正香甜,尤其是花生,剛刨出時不要見太陽,這樣花生仁里的汁水才會多,好煮,易進味。煮好后,水淋淋地從鍋里撈出一粒來,剝開,把水胖胖的仁兒扔進嘴里,一嚼,飽滿酣暢的汁水四濺,面面的香香甜甜的味道,一下子就涌滿了整個口腔,真是過癮。前幾天,奶奶還把煮好的花生與玉米棒子,托人捎給我,我重新放進鍋里再加熱,吃起來,久違的親情味道,馬上又彌漫了整個身心。
十一月份,“地燜子”烤紅薯,也是相當不錯的。而這個過程一點都不復(fù)雜,只要是莊稼人,都會。
首先,在地里,往斜下方向、挖一個深約半米、臉盆大小的深洞,要注意在洞的正上方、用削尖一頭的棍子尖,往下小心地捅一個直達洞里、出煙的煙道筒,然后,往洞里塞上柴禾,點燃,燒大約半小時,就差不多了。近前一看,熱氣炙人臉面、洞內(nèi)壁都快被燒紅了,這個時候,快速地把早就準備好的芋頭,扔進洞中,再用?頭,把這個斜洞砸塌,最后在砸塌的洞上面,蓋上幾鐵锨干土,就成了。
過半個小時左右,小心地扒開,沒看到芋頭,倒先有誘人的香氣撲入了鼻中,引人垂涎。等完全扒開洞,那些被熱土烤熟的芋頭,都像貓仔般乖乖地睡在里面。再細看芋頭表面,已微皺發(fā)紅,有的接近金黃,有的灰白,像嬰兒的皮膚般嬌嫩、吹彈可破,煞是可愛,有的上面還有水珠,就是鄉(xiāng)人所說的“烤出汗”來了(里面的水分被烘烤出)。掰開后,其瓤兒金黃,有的玉白,咬一口,綿、軟、粘、面、香、糯、甜全有,口感爽得很。常有貪嘴的孩子,猴急而大口扁腮地吞食,就把熱芋頭瓤粘在了牙床上,燙得原地亂蹦高兒。
不過,在火中炙烤的芋頭,是不能與“地燜子”里烤出的芋頭相比的,它們整個看起來焦煳不堪、黑不溜秋的,吃一口,苦苦的,令人大倒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