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民
一、校本研修低效之現(xiàn)實表征
校本教研就是對本校教師在教育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改變教師原來錯誤或有偏差的教育觀念和教育行為。筆者認為,傳統(tǒng)的校本研修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被動研學”:研修主體主動性不高
“研什么?怎么研?”這些都是由教研組長或年級組長來確定的,而作為研修主力軍的教師則顯得比較被動,在研修活動中,多數(shù)教師都是以傾聽和記錄為主,教師的研修主體性沒有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2.“拼盤雜燴”:研修過程系統(tǒng)性不強
每到開學初,教研組都會圍繞一個主題制定相應的研修計劃,但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因組織者缺乏深入的思考,研修內(nèi)容之間看似相關,實則只是將幾個零散的知識點拼湊在一起。研修只是走了個形式,很多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3.“紙上談兵”:研修成果實踐性不足
實踐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毫無頭緒”或“清楚該怎么做,但實際就是做不好”的情況。其主要原因就是研修活動經(jīng)常是圍繞一個特定的教育案例展開的,并且只是停留在設想階段,沒有真正地付諸實踐。教師沒能真正地掌握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在工作中遇到具體的問題時,就不知道該如何解決了。
二、校本研修低效之原因分析
1.一刀切研修多,差異性研修少
在校本研修過程中,面向全體教師的統(tǒng)一性研修多,面向不同層面教師的個性化培訓少。統(tǒng)一性研修在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拓寬教師的教育視野、提高受訓廣度等方面有不少優(yōu)勢,但是因為面向的群體情況比較復雜,這樣的培訓往往比較籠統(tǒng)、粗放,缺乏針對性。例如,有一次學校組織教師聽一個特級教師的講座,幾個名優(yōu)教師覺得受益匪淺,而一些新教師顯然沒有領會其中的精髓,不知道妙在何處。這樣的高端培訓,對于剛剛走上講臺,沒有多少工作經(jīng)驗的新教師來說,無疑就是陽春白雪。
2.零散性研修多,整合性研修少
各個學校都非常重視校本研修,這一點,從各類教育教學報道中就可以看出來。但是,很多研修都是零敲碎打,臨時策劃的多,統(tǒng)一規(guī)劃的少;獨立為政的多,一以貫之的少。如果活動沒有頂層策劃,沒有明確主題,沒有核心精髓,便不能發(fā)揮整體效應,自然也談不上高效率了。
3.理論型研修多,實戰(zhàn)型研修少
做研修難,做有效實用的研修更難。為方便起見,許多學校的研修都是以基本理論方面的內(nèi)容為主,主要是邀請專家、名師做講座。這樣的學習具有洗腦功能,然而,要想把這些講座中聽到的先進理念落實到教師日常的教育教學行為中去,還是有難度的。實戰(zhàn)型研修雖然能更好地為教師所接受,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但因為操作難度大,能力要求高,想要在學校大面積推廣,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4.他主式研修多,自主性研修少
目前,學校所實施的教師專業(yè)培訓,以“他主式研修”居多,“自主式研修”還比較少。他主式研修更多的是從學校的需要出發(fā),解決學校管理者認為比較重要的、亟待解決的業(yè)務難題。這樣的研修可以有效地拓寬教師的教育視野,但是“他主式”研修如果不能獲得教師的內(nèi)在認同,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教師的發(fā)展,還是個未知數(shù)。
三、校本研修增效之行動策略
針對上述校本研修活動中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筆者認為,校本研修應該“有主題、有目標、有方法、有積淀”,增加校本研修活動的深度、寬度和廣度。
1.用問題驅動學習——研修有主題
如何讓研討活動有明確的聚焦方向?這里涉及研修活動中研究主題的來源問題。教研組要以學期為單元設計非事務性的研究主題,確定本學期研修活動重點要解決的幾個教學問題,最好是教研組全體教師所共同關注的問題。研修活動中的研究主題切忌大而全,不要試圖通過一次或幾次的研修活動解決教學中的多個問題,可以通過一次研修活動加深教師對一個小的研究問題的認識,“小”才有可能“深”。
2.用差異推動進取——研修有目標
如何讓不同類型的教師在研修活動中受益?這就需要教研組引導每位教師制訂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專業(yè)發(fā)展目標,并把這種差異視為在研修活動中實行分工合作的資源。如,新教師追求控班能力和教學清晰,那么研修活動中可以側重大小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觀察與記錄;比較有經(jīng)驗的教師往往處在追求多樣化的階段,可以側重對課堂教學中教學任務的設計和實施情況進行對比;專家型教師多處在追求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階段,可以側重于整體把握課堂教學的目標定位、重點難點是否適當。這樣,不同層次的教師在不同任務的驅動下,都可以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教學研究活動中,既有利于實現(xiàn)各自的專業(yè)發(fā)展目標,又可以把教研組成員之間的差異作為資源,相互學習。
3.用技術突破經(jīng)驗——研修有方法
研修活動如何突破經(jīng)驗層面的限制?這就需要在學校研修活動中引進一些課堂教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以此來審視經(jīng)驗所不能達到的地方。例如,針對研修活動中的聽課和評課活動,我們可以采用課堂信息觀察和記錄技術、學科內(nèi)容分析和診斷技術、以學論教對學生思維進行評價技術等。因為每個技術背后都會蘊含著并且提供了不同于經(jīng)驗式觀察的用于理解課堂的獨特視角,觀察和分析的結果有時與經(jīng)驗一致,有時則會產(chǎn)生沖突,這正好可以促使教師跳出經(jīng)驗式思考的局限,重新解讀課堂。
4.用共識導向深入——研修有積淀
怎樣才能通過研修活動使研討逐步走向深入?研修活動的主持人要組織教師按照一定程序先后發(fā)言或討論。例如,在常見的“同課異構”研討活動中,主持人要在活動結束時,對研討的主要內(nèi)容進行梳理,即通過對這節(jié)課的討論,問題主要聚焦在哪幾個方面、針對哪些問題提出了改進建議、哪些還沒有。這樣的梳理可以使全組教師清晰地知道本次研討取得的“共識”,在下一次的教學研討活動開始之前,主持人同樣需要進一步概括上一次研討的“共識”,這樣,新的一次討論就有了基礎,不至于“從頭再來”。主持人不斷地梳理研修活動中問題的共識、分歧或建議,將使研修活動中的研討始終在前一次的研修基礎上進行,使研討內(nèi)容逐步走向深入。
(作者單位:浙江杭州市西湖區(qū)教師進修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