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妲寧
我覺得我媽媽不算是一個有詩意的人。夜晚我抬頭癡癡地看著月亮,內(nèi)心充滿各種幻想的時候,媽媽卻在一旁敲我的腦袋:“傻瓜,月亮有什么好看的,有這個時間怎么不去寫你的作文?”我脖子一橫:“我這不是在找寫作靈感嗎!”媽媽便不再說話。
我們家沒有中秋賞月的習慣。有一年中秋節(jié)的夜晚,我一邊啃月餅一邊看書,看累了就想到門外吹會兒晚風。這時,我突然看見一個熟悉的背影。她仰起頭,正靜靜地欣賞著月亮。晚風裊裊,將一句輕輕的話柔柔地傳送過來:
“那邊……都在賞月吧……”
我頓時感到眼眶有些濕潤。
晚風在此刻如一場春風,很暖,很暖。
媽媽是廣西南寧人,從小在南寧長大。后來認識了爸爸,便嫁到了相隔甚遠的浙江衢州。在我和姐姐沒上學之前,我們經(jīng)常衢州南寧來回跑。上學之后,南寧對我們來說漸漸就只有些模糊的印象了。因為那兒離我們太遠,我們只能每逢長假抽空去一趟。而對于媽媽來說,南寧就成了一份鄉(xiāng)愁,久久地粘在心底,像一團濃墨,怎么也化不開。其實媽媽完全可以隨時去南寧,但是她覺得我們還需要她的照顧,所以,她跟我們一樣,半年甚至一年才回一趟家。
我很心疼我的媽媽。她和這里的人不一樣。她操著一口南寧腔,十幾年的衢州生活也沒有讓這口音變淡。因為這口音,許多本地人就會有些排斥媽媽。兩地的習俗也不一樣,就拿飲食來說,南寧不怎么吃辣,可是這里幾乎樣樣菜里都放大把大把的辣椒。媽媽也是學了十幾年,才勉強適應了這里的飲食。
記得我和媽媽去菜市場買菜。市場里青菜綠油油的,南瓜金燦燦的,番茄紅彤彤的……應有盡有,看得我眼花繚亂。可是媽媽總會像是對我說又像是在自言自語:“南寧的菜還要豐富呢……”我們?nèi)ベI雞,媽媽會說:“這里的雞有些難吃,南寧那邊的雞才叫好吃,特別是你外婆養(yǎng)的,怎么煮都是美味!”捧起一把花生,她又說:“這花生一點都不好,南寧那邊的花生,那叫一個香!你外婆年年種花生,我從小吃到大,現(xiàn)在還常惦記那個味道……”賣菜的人滿臉的不高興,可媽媽不管三七二十一,看到還是會說:“南寧那邊……”“是嗎?”我有一次故意回了一句?!班拧眿寢寚@了口氣,發(fā)了好一會兒呆,仿佛在期盼著什么。也許,我不該那么問的。媽媽談起南寧來就像個孩子,孩子畢竟脆弱,若是誰說一句話觸動了她,平日里剛強的她真的會感性起來,甚至掉下眼淚。我曾懷著好奇去逛過南寧的菜市場,跟衢州的沒什么兩樣啊。那些菜,我也并沒有嘗出什么不同的味兒來。我只能這樣猜測,或許有一種特殊的東西使媽媽的味覺變得異常靈敏。也許,這就是為什么她不在我們面前賞月的原因吧。
我很清楚,媽媽無時無刻不在思念南寧。每每媽媽和外婆通話,我總感覺媽媽的聲音里帶著一種若有若無的哭腔。
有一天我忍不住問媽媽:“你那么愛南寧,當時怎么會舍得遠離,然后嫁到這么遠的地方來?”
媽媽的嘴角牽起一抹捉摸不透的笑意,敲了敲我的腦袋:“傻瓜,要是我留在南寧,不就沒有你和你姐姐了嗎?”
媽媽頓了頓,又說:“長大以后,你們就別嫁那么遠啦。嫁得遠了,有什么委屈呀,快樂呀都找不到人傾訴和分享。再說了,如果你們以后也那么久回來一次,我和你爸爸也惦記呀,也會舍不得的呀……記住沒?”
我鼻頭一酸。記得當時我還很幼稚地橫著脖子說:“我才不嫁人呢!”
媽媽哈哈大笑起來,又敲了敲我的腦袋:“傻瓜!”
我沒有笑,抬頭看向媽媽,竟發(fā)現(xiàn)她眼眶都紅了。
我曾聽媽媽說過她從家鄉(xiāng)出發(fā)來衢州的時候是一個有月亮的夜晚。于是,我的腦海里便常常浮現(xiàn)出這樣一個畫面:
深藍的天幕上緩緩流動著幾片虛無縹緲的流云,一如當時媽媽心中的衢州。一輪明月扣在天上,月光是一絲一縷的,風像一個裁縫,將月光織成一件閃著柔光的嫁衣,輕輕披在媽媽身上?;疖囅褚恢霍~兒穿行在月光中。那晚的月亮真的好亮,整個世界似乎只剩下了這明月。
我知道自古以來文人墨客都喜歡用大量筆墨去描寫月亮,將鄉(xiāng)愁渲染得富有詩意。我還沒體會過鄉(xiāng)愁,但我的媽媽體會到了。
媽媽仰起頭,正靜靜地欣賞著月亮。月光剪下她的背影,將這背影送往更南的地方。
我寫作的靈感在那一剎找到了。
我悄悄地來,又悄悄地離開。我要留媽媽一個人好好地賞月。我再也不會說我媽媽不算是個有詩意的人了,其實她比我們更富有詩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