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子曄
在重慶,最不能忘懷、最容易想念、最渴望回憶的,就是重慶的味道。我愿意不遠千里來到這座陌生的城市,開始不一樣的生活,幾乎就是沖著重慶的味道來的。事實證明,重慶果然沒有辜負我的期待。
三年前,我拖著行李箱離開家鄉(xiāng)到重慶來上大學(xué),初來乍到,便馬不停蹄地在大街上找到一家飄香的火鍋店,滾燙的紅油夾著各色食材在鍋中翻騰:毛肚要在水開了的時候涮著吃,聽說“七上八下”就熟了;豆芽要先放,可以給湯提味;土豆和粉條最后放,才不會粘鍋……于是,就在蒜泥和神秘的香味中,我這樣一位異鄉(xiāng)人切切實實感受了重慶的味道。雖然之后雙唇紅腫滿臉通紅,心里卻抵擋不了重慶的火熱。比如重慶小面,紅湯熱面麻辣鮮香,來一碗整天都元氣滿滿;山城湯圓,皮薄餡大,香甜滑糯;陳麻花,酥脆香甜,口味獨特。我與重慶的初次邂逅就是這樣,舌尖上品味的三三兩兩,腦子里留下的七七八八,都是食物。
再會重慶,在這里生活了四年,這讓我有了更長的時間、更多的機會來了解這座霧氣騰騰、地勢奇特的城市。說到重慶的地形是如何的3D魔幻,文字表達不了萬分之一,我親眼見到從普通民居中拔地而起的高架公路,仿佛不小心闖入了另一個時空,跟傳說中一樣,在這里,百度、高德地圖都失去了作用。為了進一步感受,我特意去坐了重慶輕軌三號線,從江面上飛馳而過,兩岸景致盡收眼底;我也去坐了長江索道——傳說中的長江空中走廊,從上新街呼啦地滑到了解放碑,這種從江上一穿而過的沖擊,是在其他城市無法體會的;我還探尋了重慶的下浩老街——《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稱為“老重慶的標本”的地方。在街上,我與老街住戶攀談,看暖陽下的花貓捉自己的尾巴,下浩的原住民還保留著老重慶的生活方式,悠然自得。而在老街開茶館的年輕人則帶來了另一種新鮮的色彩,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在這里融合,讓重慶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重慶人大抵有一個特點,熱情好客,所以他們極富人情味。外地人到重慶容易迷路,但無論何時停下腳步,問一問水果攤的阿姨或是路邊曬太陽的大爺,都會很認真地告訴你路該怎么走。曾經(jīng)有幸被邀請到一戶重慶人家中去過中秋節(jié),那家的女主人做了滿滿一桌子重慶家常菜招待,讓我一個外鄉(xiāng)人第一次在別人家里感受到一種團圓的氛圍?;蛟S是從小吃辣椒長大,重慶的人各個水靈純凈,又有一顆滾燙純善的心。
食味,城味,人情味,重慶是一座很有味道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