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琳 王 雙 詹 遠
分娩監(jiān)視鏡配合垂直分娩體位助產對初產婦第二產程的應用效果
吳曉琳 王 雙 詹 遠
目的探討分娩監(jiān)視鏡配合垂直分娩體位助產對初產婦第二產程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12月我科采取陰道分娩的初產婦100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在第二產程中采用傳統(tǒng)的仰臥截石位。觀察組在第二產程中采用垂直分娩體位,并配合分娩監(jiān)視鏡的應用。分娩后采用VRS 5級評分法、視覺焦慮量表分別測量產痛、焦慮程度。同時觀察第二產程時間、會陰側切率、產后2h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觀察組產痛程度、焦慮評分、第二產程時間、會陰側切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P<0.001);兩組產后2h出血量及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分娩監(jiān)視鏡配合垂直分娩體位助產可以降低初產婦產痛及焦慮水平,提高分娩質量。
垂直分娩;體位助產;第二產程
straight type delivery;positionmidwifery;second stage of labor
第二產程即胎兒娩出期,是分娩的關鍵時期,在此時期產婦因宮縮和疼痛感增強,引起產程延長,造成胎兒宮內窘迫和新生兒窒息[1]。因此,減輕產婦疼痛感、縮短第二產程,對保障胎兒安全至關重要,已成為當前國內外學者關注的焦點。研究表明,分娩體位的選擇與第二產程進展、促進母兒健康關系密切[2]。自由體位分娩是近年來產科分娩較新的理念,產婦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感到舒適,并能有效促進分娩的體位進行分娩,而不是固定某種單一的體位。1996 年WHO 發(fā)布的《正常分娩臨床實用指南》[3]提到,產程中應用運動和改變體位可以對分娩產生更積極的效果,并指出自由體位分娩能使產婦舒適,符合生理體位,利于自然分娩,應鼓勵產婦選擇自愿的、舒適的體位進行分娩[4]。近年來,大多數(shù)學者提倡使用垂直分娩體位作為第二產程的輔助方式之一,認為該體位有利于胎頭下降、縮短產程、促進產婦舒適[5,6]。本研究在產婦第二產程時使用分娩監(jiān)視鏡配合垂直分娩體位,探索其對于分娩疼痛、焦慮、第二產程時間、會陰側切率、產后2h出血量、新生兒Apgar評分的影響。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 2016年 12月在我科采用陰道分娩的100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單胎、頭位、足月、初產婦、B超估計胎兒體重2500~3999g;(2)無妊娠合并癥或并發(fā)癥;(3)無孕期高危因素;(4)有一定的文字及表達能力。排除標準:(1)胎膜早破,胎頭高?。?2)四肢不能自主活動;(3)存在精神疾患或溝通障礙。將100例初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例。對照組年齡25~43歲,平均(27±1.12)歲。孕周33~41周,平均(35±1.7)周。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3例,大專10例,高中3例,初中及以下4例。觀察組年齡24~42歲,平均(26±1.91)歲。孕周32~40周,平均(34±2.2)周。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30例,大專12例,高中4例,初中及以下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在進入第二產程后采用傳統(tǒng)仰臥截石位進行分娩[7]。觀察組在進入第二產程采取垂直分娩體位,包括站立位(站立于床邊,手扶床沿,雙腿略張開,左右晃動臀部)、蹲位(雙腳平放于地面,手扶護欄,保持身體平衡)、半坐位(坐于特制的產凳上,上半身略前傾或直立,手扶護欄)。根據(jù)化妝鏡設計原理,自行設計方形立式分娩監(jiān)視鏡,鏡面可360°旋轉,放于地面,鏡面朝向產婦會陰部,置于產婦視線范圍內,從正面、側面、反面多角度均可觀察鏡中情況,于宮縮時屏氣用力,宮縮間歇期可根據(jù)舒適度自由調整體位。胎頭撥露2~3cm后上產床取仰臥截石位或側臥位,床頭抬高20~30°,準備接產娩出胎兒。
1.3.1分娩結局 包括第二產程時間、會陰側切率、產后2h出血量(稱重法)、新生兒Apgar評分。
1.3.2產痛 采用 VRS 5 級評分法,0級為無痛感;1級輕度疼痛,尚不影響正常生活,可以忍受;2~3級中度疼痛,不能忍受,睡眠形態(tài)受干擾;4級重度疼痛,極度不能忍受,嚴重干擾睡眠情況,并且伴有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及被動體位[7]。
1.3.3焦慮水平 采用視覺模擬焦慮量表(VAS-A)測量,0表示沒有焦慮,10代表最劇烈程度的焦慮,量表總分為0~10分[8]。
2.1兩組第二產程時間、會陰側切率、產后2h出血量、新生兒窒息率的比較,表1
表1 兩組第二產程時間、會陰側切率、產后2h出血量、新生兒窒息率的比較
2.2兩組產痛程度的比較,表2
表2 兩組產痛程度的比較
注:u=4.68,P<0.001
2.3兩組焦慮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焦慮評分為(4.54±2.03)分,對照組為(6.10±1.90)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97,P<0.001)。
3.1分娩監(jiān)視鏡配合垂直分娩體位助產可以降低產婦焦慮水平,減輕產痛
助產士根據(jù)產婦意愿,幫助其采取自由體位,而不是強制性地采取仰臥截石位,使產婦感覺意愿被充分尊重[9]。分娩可以依據(jù)自己的決策,作為分娩的主體,參與醫(yī)務人員的干預;其次配合分娩監(jiān)視鏡的使用,產婦可通過鏡面觀察屏氣用力效果、胎頭撥露情況,了解產程進展,增加分娩信心,分散注意力,實現(xiàn)了精神上的無痛分娩,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產痛。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痛程度低于對照組(P<0.001)。此外,疼痛往往也會影響焦慮,觀察組產婦疼痛程度減輕,焦慮水平也隨之降低。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助產士應打破傳統(tǒng)的仰臥截石位分娩方式,遵循個性化原則,讓產婦積極參與自己的分娩過程中。
3.2分娩監(jiān)視鏡配合垂直分娩體位助產可以加速產程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第二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傳統(tǒng)的分娩體位多為仰臥截石位,但骶尾關節(jié)難以擴張,骨盆相對狹窄,且不能利用胎兒的重力作用,胎頭下降阻力大[9]。 據(jù)報道[10],第二產程采取垂直分娩體位有利于胎頭下降,縮短產程,更有利于促進陰道分娩。半坐位使子宮趨向腹壁,胎兒縱軸與產軸一致,產婦肛提肌向下和兩側擴展,胎兒易于娩出、產程縮短,且產婦感覺舒適,易于屏氣,減少體力消耗;蹲位時宮縮和腹壓的方向與胎兒重力一致,且產婦雙下肢和雙足均有著力點,符合平時排便習慣,易掌握技巧集中有力的運用腹壓,加速產程進展[11]。同時,產婦精神因素也影響產程的進展。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產婦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P<0.001),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程進展。
3.3分娩監(jiān)視鏡配合垂直分娩體位助產對產婦及新生兒的影響
Delgado-Garcia BE等[10]研究顯示,傳統(tǒng)仰臥截石位較自由體位更容易導致胎兒窘迫,但本研究中,兩組新生兒窒息率和產后2h出血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考慮可能與樣本量較少,以及對異常產程積極處理相關[12]。需待進一步觀察研究。
3.4對臨床工作的啟示
助產士應鼓勵產婦采取舒適的分娩體位,配合分娩監(jiān)視鏡的使用,既可以讓產婦通過鏡面觀察屏氣用力效果、胎頭撥露情況,了解產程進展,增加分娩信心,緩解分娩疼痛和焦慮情緒,又有利于采取垂直分娩體位時助產士觀察產程,使產婦能夠實現(xiàn)正性分娩體驗,提高分娩質量。但相對增加助產士觀察產程、監(jiān)聽胎心難度,這需要助產人員具備豐富經驗,嚴密觀察產婦情況,及時應對發(fā)生的各種情況,提供滿足產婦需要的個體化護理服務,充分發(fā)揮產婦的內在生理因素和主觀能動性,對于促進產程、保障胎兒安全和提高產婦舒適度有積極作用。
1 滑秀云,戶亞光,尚俊偉,等. 第二產程時間與母兒結局關系的臨床分析[J].西南軍醫(yī),2009,11(2):294~295.
2 羅瑞華,余素喬.第二產程陰部神經阻滯麻醉時機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2): 21~22.
3 厲躍紅,吳娜,莊薇.分娩球配合自由體位助產對初產婦產痛、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9):793~796.
4 趙志強.不同分娩方式對乙肝病毒母嬰垂直傳播的影響[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6,33(7): 1353~1355.
5 李晶,紀艷潔.立式體位對分娩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20):325.
6 李新景.第二產程分階段體位管理對產婦分娩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3):91~92.
7 鐘柳波.第二產程不同胎心監(jiān)護法的效果分析及護理[J].當代醫(yī)學,2014,20(11):127~128.
8 余昌娥.鏡子在第二產程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11):970.
9 郭紅英,伍小妍,曾柯紅.自由體位配合長強穴按摩在初產婦第二產程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5,12(4):70~71.
10 Delgado-Garcia BE,Orts-Cortes MI,Poveda-Bernabeu A,et al.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the use ofbirth balls during labour[J].Enferm Clin,2012,22(1):35~40.
11 馬綺梨,陳春玲,陳瑞香.活躍期個體化運動結合第二產程自主式用力的臨床效果觀察[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6,35(7):924~926.
12 陳麗.改良McRobert體位在胎兒臍帶繞頸產婦第二產程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2):82~84.
R714.3;R 473.71
2017-05-03)
10.3969/j.issn.1671-8933.2017.05.009
210036 南京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產科 南京 吳曉琳,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詹遠,E-mail:8640569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