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食之隆殺[1],惟視其身之勤惰,亦無以異也。然天下有傭樵,有傭牧,有傭耕,而獨(dú)無傭漁,惟其無傭于人,則可以自有其身。作吾作也,息吾息也,飲吾飲而食吾食也,不亦樂乎?蓋樂生于自有其身故也。若夫傭,則身非其身矣。吾休矣,人曰作之:吾作矣,人曰休之,不敢不聽命焉。雖有甘食美飲,又焉足樂乎?
豈惟傭哉?食人之祿,猶傭也。故夫擇業(yè)莫若漁,漁誠足樂也。而前世淡薄之士托而逃焉者,亦往往于漁:舜于雷澤[2],尚父于渭濱[3]。然皆為世而起,從其大也,而樂不終,至于終其身樂之不厭,且以殉者,古今一人而已,嚴(yán)陵[4]是也。
義興[5]吳心遠(yuǎn)先生漁于西溪,亦樂之老已矣,無它心也,寧庵編修[6]請?jiān)唬骸爸俑竅7]得無踵嚴(yán)之為乎?”先生曰:“吾何敢望古人哉!顧吾鄉(xiāng)鄰之漁于利者樂方酣,吾愚不能效也,聊以是相配然耳?!庇新劧浦?,為之說其事以傳者,羅玘也,南城人。
(選自《翰林羅圭峰先生文集》)
【注釋】
[1]隆殺(shài):豐盛或省約。
[2]舜于雷澤:《史記·五帝本紀(jì)》:“舜耕歷山,漁雷澤。”雷澤,古澤名,在今山東荷澤東北,已淤。
[3]尚父于渭濱:呂尚在渭水之濱釣魚,見《史記·齊太公世家》。
[4]嚴(yán)陵:即嚴(yán)光,字子陵,余姚人。少與劉秀同游學(xué)。及劉秀稱帝,嚴(yán)光變名姓,隱身不見。隱居于富春江,以釣魚為生,終身不肯出仕。事見《后漢書.逸民列傳》。
[5]義興:今江蘇宜興市。吳心遠(yuǎn):字大本,宜興人,自號心遠(yuǎn)居士。
[6]寧庵:姓名及生平事跡不詳。編修:屬翰林院。
[7]仲父:對吳心遠(yuǎn)的尊稱。仲,吳心遠(yuǎn)排行老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