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
打扮唯美。美是生命存在的過程,如林語堂說,鶴足的挺拔之美是逃離危險的結果,熊掌的雄壯之美是捕獲食物的結果。性也產生美,性說到底還是生命延續(xù)的需要,所以花為了蜂蝶爭艷,雄獅為了雌獅長發(fā)。人和禽獸的不同,是雄的長得不好看而雌的長得好看,女人比男人好看了,還要在女人之間顯出自己更好看,這就有了打扮。
打扮是以藏和露為技巧的,藏除了真的藏短處,藏重要的還是為了露。在臉上涂各種化妝物是要更表現臉,設計服裝講究線條也是更要展示身材。中國人善于收拾廚房,不大理會廁所,有灶神沒有茅房神,這種習慣思維用到身體打扮上,也是打扮(露)進口部位不打扮(藏)出口部位。如果說羞恥,身體的一頭一尾是不能同時蓋著或露著,露了頭就蓋尾,要露尾,用毛巾把頭蓋了,尾露著也無所謂。
如一張畫布,幾種顏料,畫就一幅幅畫下來,人就是頭發(fā)、臉、衣褲和鞋襪,翻來覆去在那里經營著,學著動物,也學著植物,把金木水火土全做了材料。人的打扮是為了鮮活人的眼睛,它不取悅于別類,這如同我們在乎于雞的肥瘦而不是雞的丑俊,世上如果只有男人或只有女人,世上是不會有廁所的。但打扮畢竟是皮面上的操作,人格和素質如白紙燈籠里的燈泡,燈泡是紅色的,燈籠就是紅燈籠,燈泡是黃色的,燈籠就是黃燈籠。于是有人美艷,有人妖艷,有人清雅,有人清而不雅,警察穿了警服才是警察,老中醫(yī)先生不背藥箱也認得是老中醫(yī)先生,閑漢留下的印象是懶。
不扮不是人,人還是打扮著好,尤其女人。打扮得越有個性、越有風格才是會打扮,有人以為穿高檔的、穿時興的就是美,雖有三分人才七分穿的話,但有人越打扮越美,有人越打扮越丑。見什么都能吃的,吃了什么都覺得香的,并不是美食家,事實是這樣的人沒有不平庸的,一樣的規(guī)律,凡是社會上興什么衣服就穿什么的人都不是美人。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打扮技巧不斷提高,服裝有了“精品屋”,化妝有了“美容院”,一般人的想法里,張藝謀應該穿名牌吧,張藝謀穿的是板兒鞋。過去走到哪兒,見的是演員長得漂亮,穿得鮮艷;現在大小任何城市里,街頭上都是流光溢彩,美色如云,蕓蕓眾生很難在臉上看出年齡,在服裝上分出窮富。我們看天上的麻雀,幾乎都是一個樣,分不清這一只不是那一只,人如果都成了美人,其實就沒有了美人。過去有個故事,說一個懶婆娘長年不洗臉,有一夜賊入室偷竊,與賊搏斗,賊拿刀照她腦門上砍了一下,她倒在地上只說這下死了,可后來又覺得沒死,起來一看,地上兩半個臉,原來賊砍開的是垢痂結的臉殼。如今有的人粉越抹越厚,真懷疑也有了個殼,那高級化妝品和垢痂有什么兩樣?人穿衣是取暖的,講究到衣服要凍死身子或焐死身子,人最后就成木頭了,是掛衣架子。人若是一塊石頭,生了苔蘚,一年四季變換顏色,那怎么變來就怎么變去,可人的秉性是得寸而進尺,有了一條好褲帶就想配好褲子,有了好褲子得有好上衣,那么帽子呀鞋呀欲望越來越多,思維也變了。過去有一句名言:最容易打扮的是歷史和小姑娘。現在呢?沒有學問的打扮得更像有學問,不是藝術家的打扮得更像藝術家,戲比生活逼真,謊言比真理流行。
當一切都在打扮,全沒有了真面目示人的時候,最美麗的打扮是不打扮。
選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