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紅安 陳慶飛
摘 要:教學就其本質來說,是交往互動的過程,是師生通過對話在交往與溝通中共同創(chuàng)造的活動,這就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師生互動。而課堂對話互動行為不僅是狹隘的語言交流,也是師生溝通、合作、共建的互動交往過程。結合實際教學經驗和對現(xiàn)行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互動情況的調查,發(fā)現(xiàn)高中地理課堂師生之間真正的對話互動并不是想象中那樣簡單易行,由于人們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不深入或者對師生互動的片面理解,使得目前高中地理課堂中師生對話互動存在一些偏差。
關鍵詞:地理;師生對話;互動行為
一、高中地理課堂師生對話互動行為偏差的主要表現(xiàn)
1.師生之間關系不平等,課堂話語權時有失衡
新課程實施以來,高中地理課堂中師生關系有了較大的改觀,傳統(tǒng)講授式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有了一定程度的變化,但目前不但常態(tài)地理課堂,即使有些公開課教學中,對話主體之間關系不平等、課堂話語權時有失衡現(xiàn)象仍然存在。
2.師生對話有隨意性特征,對話內容時有偏離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實現(xiàn)有效課堂對話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有些教師課前缺乏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認真研究,未緊扣教學內容和校情學情,存在缺乏明確教學目標的課堂對話。也有的教師為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謹小慎微,在對話中一味遷就、迎合學生,任由學生的思維游離,甚至對話內容始終不能涉及教學中心。
3.課堂對話的深度不夠,生成度亟待提升
深度對話的內容最終指向的是學科本質和學生的內心深處,而內心深處直指的就是學生的情感和思維。這決定了深度對話的話題不能是簡單的認識性問題,而應該是能啟發(fā)和促進學生積極思考,給學生以廣闊思維空間的開放性話題。我們追求的不是答案的唯一性、標準性和封閉性,而是通過設計開放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逆向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最終指向學生的深層思維訓練。
二、高中地理課堂師生對話互動行為偏差歸因分析
1.講授式教學的影響
在應試教育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中,教師機械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教師權威、知識本位的價值取向非常突出,師生之間理解和溝通不足,缺乏交往與對話。近些年來教師在形式上與學生發(fā)生一些交流與對話,但多年來形成的教學模式的影響根深蒂固,教師較難真正快速地轉變傳統(tǒng)及習慣。
2.教師的素質有待提高
教師的能力修養(yǎng)對課堂對話行為影響很大,它包括組織教育教學的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管理能力和自我調控能力。課堂對話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它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學生慣有的學習習慣和態(tài)度的影響
在以講授式為主導的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養(yǎng)成了被動接受、機械訓練的習慣,課堂話語權掌握在教師和少數(shù)學生手中,師生、生生之間無交往與對話習慣,碰到問題不能主動探究、合作學習、共同解決。這種學習態(tài)度使教師難以發(fā)現(xiàn)學生知識掌握的單薄環(huán)節(jié),不能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和自主探究者、發(fā)現(xiàn)者。
三、高中地理課堂師生對話互動行為偏差的矯正
1.打造民主式地理課堂,讓學生參與平等對話
師生對話的一個基本要素就是雙方平等,沒有平等,真正意義上的“對話”就無從談起。因此,教師必須在思想上明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他們有表達自己獨到見解的權利和必要,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擺脫話語霸權,創(chuàng)設安全愉悅的對話情境,這是師生平等“對話”的心理前提和保證。教師應當激發(fā)興趣以誘發(fā)對話,想方設法促進對話,放下架子平等對話,在課堂對話中耐心傾聽學生的發(fā)言,尊重學生的發(fā)現(xiàn);調整心態(tài),尊重學生一些錯誤的認識甚至是“異想天開”,同時給予積極引導,切忌不置可否、嘲諷、責備。
2.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全面提升課堂對話質量
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不僅是指他們之間狹隘的語言談話,還是雙方的“敞開”與“接納”,是對雙方的傾聽、是雙方共同在場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參與的關系,平等對話應該是師生之間的相互接納與分享,是雙方的交互性和精神承領。具備這些特征的課堂對話,才是真實、有交流深度的對話。
3.給予思考與交流時間,為師生“對話”動態(tài)生成提供時間保證
要進行有效的課堂對話,首先要有時間保證。既要有充分的讀書時間,讓學生獨立、深入地與文本對話,并為下一步師生、生生之間的課堂交流對話打下基礎;又要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探索時間,讓學生對各種信息進行深入的處理和加工,在此基礎上形成個人的獨特見解。鼓勵學生聯(lián)系自己已有的認知基礎,調動情感、態(tài)度的參與,做獨立、反思和批判型學生,引導學生對自然、人文事象、社會、生活作深入的探索。根據(jù)課堂教學進程靈活進行生生、師生之間的討論交流。
參考文獻:
[1]鐘啟泉.學科教學論基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李金國.高中地理課堂對話行為偏差及矯正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2(10):32-34.
[3]鄒勝新.高三地理復習認識偏差及矯正策略[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10(3):47-4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