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其中語言文字更是魅力無窮,歷代文人雅士巧妙地運用文字撰寫對聯(lián),綻放著一朵朵超脫卓絕的智慧之花。現(xiàn)擷取數(shù)例,與君共賞,以博一樂。
很久以前,在江西宜黃縣城的學前街上,有一經(jīng)營鐵器的店鋪,店鋪后面是一廣場,建有戲臺。一年春節(jié),店老板請當?shù)匾凰桔酉壬珜懘郝?lián)。這位先生略加思索,寫出這樣一副對聯(lián):
鐵錘是鐵,鐵砧也是鐵,鐵錘打鐵砧,還是鐵打鐵;
做戲是人,看戲亦是人,臺下看臺上,又是人看人。
此聯(lián)文字清新,通俗易懂,讀來令人回味無窮。對聯(lián)一貼出,鐵店顧客盈門,生意興隆。
從前,在一個大雪紛飛的日子里,有一個喝得酩酊大醉的男子漢,躺在一尼姑庵的場地上。恰好被一個小尼姑看見,尼姑即刻將醉漢背進庵內(nèi),并將該醉漢安置在自己睡的床上。這下,引起軒然大波,小尼姑招來不少非議。小尼姑見狀,寫下一對聯(lián),貼于庵門兩側(cè),聯(lián)曰:
醉翁妻弟尼姑舅;
尼姑舅姐醉翁妻。
很快,議論平息了。人們從這七彎八拐的文字里終于明白了,這醉漢就是尼姑的父親。女兒救父,有何不可?天經(jīng)地義,無可指責!
明代書畫家祝枝山,乃“江南四才子”之一。一年春節(jié),他給一錢姓財主書寫春聯(lián),祝枝山心想,這個錢財主,平日欺壓百姓,魚肉鄉(xiāng)民,作惡多端,今日既然找上門來,何不借機痛罵他一番?于是,祝枝山揮毫寫下這樣一副對聯(lián):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
來年倒運少有余財。
對聯(lián)貼出后,路過行人都這樣念道:
“明日逢春,好不晦氣;來年倒運,少有余財?!甭啡藗€個覺得罵得痛快淋漓。錢財主聽后,氣急敗壞,知道這是祝枝山故意辱罵他,于是,把祝枝山告到縣衙。隨即,縣令派人把祝枝山叫來,質(zhì)問道:“祝先生,你為何借用對聯(lián)辱罵錢老爺?”
祝枝山笑答:“我是讀書人,無權(quán)無勢,哪敢用對聯(lián)罵人?鄙人寫的對聯(lián)全是吉慶之詞!”于是,祝枝山當眾把對聯(lián)念了一遍:“明日逢春好,不晦氣;來年倒運少,有余財?!?/p>
縣令和錢財主聽后,目瞪口呆,無言以對。
據(jù)報載,當今有一對親姐妹先后嫁給了一對親兄弟,不僅留下一段佳話,而且還有兩副妙趣橫生的婚聯(lián)。
山西文水縣西槽頭鄉(xiāng)王家村小伙王殿亮,迎娶了仁巖村少女武俊梅。王殿亮的弟弟王殿楨恰好與武俊梅的妹妹武俊蓮在一所大學讀書。畢業(yè)后,武俊蓮又嫁給了王殿楨。辦喜事那天,有人在王家大門上貼了這樣一副賀聯(lián):
兄弟成連襟,親上添親;
姐妹變妯娌,喜上加喜。
王殿楨和武俊蓮的同窗好友更有意思,他們在洞房門口貼的喜聯(lián)是:
叫姐姐喚嫂子全對;
稱哥哥呼姐夫都行。
聯(lián)語符合實情,巧妙自然,富有情趣,堪稱佳對。
有一德高望重的老干部,生性耿直,尤其對貪官嫉惡如仇。貪官懾其聲望,拿他無法,只好暗地罵他“老不死”。此話后來傳到他耳里,他便寫了一聯(lián)貼于自家門上:
貪官光要錢,有幾個要幾個; 老子偏不死,活一年算一年。
真是擲地有聲!
(編輯 紫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