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群
網(wǎng)上常??吹竭@樣的事,生活遭遇不幸,人們聞訊紛紛寄物捐款,也可以說受助者一夜“暴富”,但是揮霍也好,不懂得感恩也好,一個“善財善用”的問題就此被提出來。
財?shù)拇_有“善財”“惡財”之分,善財是人們善良之心驅(qū)使下的捐贈,或靠自己勞動賺來的錢,這類錢都可稱之為善財。惡財是靠不正當手段得來的錢,諸如坑蒙拐騙、貪污受賄得來的錢。既然財分善惡,就派生出善財善用、善財惡用、惡財善用、惡財惡用四種途徑。
人都得生活,贍養(yǎng)老的、撫養(yǎng)小的和糊弄飽自己的肚子,這都需要“財”。年輕的時候教師們靠一張嘴,作家們靠一支筆,工人、農(nóng)民靠一雙手,養(yǎng)家糊口,如今時代進步了,人們賺錢的渠道多了,但是也是靠“勞動”,就是那些“炒股”的,也要投進一筆錢眼巴巴地盯著,那心隨熊市、牛市上下?lián)潋v。只要是靠勞作,無論是腦力還是體力,正當進財都可稱之為善財,對于這錢如何花,在此不必饒舌。
然而你能理“善財”么?我們都是老百姓,過日子就是每月每年正常的支出后將盈余部分存起來,這大概是東方人與西方人最大的區(qū)別。許多國人的存款相信不是花不完剩下的,而是舍不得花,一點一點攢的,經(jīng)“計劃”后存起來以備將來不時之需。所以這樣靠歲月靠節(jié)儉存的錢能不“善用”么?敢不善用么?
然而,確實有人不會“善用”。這種不會“善用”最大的問題是對老人和對孩子方面。一些年輕人,或上忙乎老,下忙乎小,唯獨忘了自己;或養(yǎng)小優(yōu)于養(yǎng)老,對孩子“摘心”都不嫌痛,對老人拔根汗毛卻怕疼;一些中年人生意場上春風得意,你若問賺這么多錢干啥?答曰“給孩子留著”,這種說法最多;一些老年人更是舍不得花錢,一定要給孩子留點“念想”。
在這一點上,中國人是最想不開的。外國人生兒育女是一時的負擔,中國人養(yǎng)兒育女是一生的負擔,許多人為兒子掙到娶妻生子,最后躺在床板兒上大概還在盤算給兒女留下多少現(xiàn)款。
歷史上許多人看透了這一點,給兒孫留錢,特別是家私萬貫的豪富,常常是留得越多,后代越不成器。用錢堆不起來人生的進取與才學,所以明人呂坤《呻吟語》中道:“子弟生富貴家,十九多驕惰淫逸,大不長進?!弊鳛橐粋€家庭,作為一個人,到老了即使善理財,兒女成不成器姑且不論,不知敬老養(yǎng)老關(guān)愛他人,可以說這是理“善財”不成功吧?
善理財也好,理善財也罷,“善財善用”是人生的大課題,把握當下,不是苛刻自己,不是盲目跟風,改變一下陳舊的慣性思維,讓我們的生活提高質(zhì)量。
(摘自《今晚報》 圖/黃文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