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謙
櫻花之旅
◎姚謙
回想起來,我第一次去日本旅行是30年前的事了。這30年來,我經(jīng)常借工作之由或休假之便挑一個日本城市度過,東京是我最常去的地方。
日本比較冷,不過大部分地方的空氣都非常好,還有不少美食,無論在頂級的米其林餐廳或是日本許多小餐館,都可以吃到合我口味的食物。日本的食物之所以好吃,更多的是因為它會引導我去感受屬于食材本身的滋味,而不是調(diào)料的刺激。這是一種很日本的美學啟蒙。
臺灣人喜歡去日本旅行,似乎是帶著一種精神上美化的崇拜情緒。這幾年北京的朋友也喜歡去日本旅行,雖然欣賞之情相近,不過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不太一樣。臺灣人去日本旅行是長年累積出來的經(jīng)驗,北京的朋友去日本旅行的精確、神速更多來自高端旅游消費的判斷,例如純米其林餐廳之旅、純櫻花之旅或者純藝術之旅。
我最懷念自己像個背包族似的在日本的旅行經(jīng)驗,因為記憶中那里有太多吸引我的地方,不是來自人云亦云的包裝,更多的是自己的體會。
說起櫻花之旅,我永遠記得幾次非刻意卻難忘的關于櫻花的體驗,那是在六本木公園、在青山靈園的附近或者在上野。雖然我也曾在別的城市看過更盛大規(guī)模的櫻花開放,不過櫻花在日本已經(jīng)不是風景,更像是一年一回的儀式。在日本旅行,屬于我的儀式是靜靜地站在遠處觀看櫻花,帶著欣賞和佩服之情,感受它們的感受。
在日本旅行的美好經(jīng)驗是要靠自己去慢慢體會,無需跟著旅行指南去踩點,反而樂趣更多。我在日本旅行時,早年常去各家唱片行,常找各種小型電影祭,常去不同的書店。在這些地方,能提供我從不同角度再閱讀聽過的音樂、看過的電影或是發(fā)現(xiàn)遺漏掉的好作品。
我覺得在日本旅行最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那些精美的高大上包裝,如壽司之神和草間彌生的大南瓜等已經(jīng)無法打動我,我喜歡原生態(tài)的風景,所以常常在東京的某一處隨意逛逛,或者穿越住宅區(qū)的小巷弄,看著沒有精心打扮過的走動的人們,他們?nèi)缭参锇悴怀C飾地存在那里。
(摘自《新民周刊》2016年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