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弘
任其生長
◎季子弘
在京都旅行的時候,我最喜歡走在鴨川兩岸的步道上,欣賞溪水中間與兩岸近乎亂生的雜草。這種雜草是野生的,它們只是安安靜靜地生長在可以接觸到水源的地方,卻不會蔓延到鋪了石板的步道上。看上去,雜草擁有活在秩序下的野性美。這是一種極具生活層次感的美,既能讓人覺得充滿大自然的隨性,也能讓人了解背后確實有專人認真管理這條河川的一切。
這種任其自由生長的自然之美在神社里也能看到,那就是隨處可見的苔蘚類植物。神社里的青苔完全不受控制地四處生長,但它們只是低姿態(tài)地蔓延開來,沒有擋到誰的路,也沒有壓迫到任何建筑物。這么謙虛又自然的青苔,即使生長的面積已經(jīng)覆蓋整座神社,日本人還是用尊重的態(tài)度任它們自由生長,維持最自然的樣子。
除了蔓生于河川中的野草和匍匐地面生長的青苔,在日本的一些樹上會掛滿供游客許愿的繪馬木片,上頭寫了祝福的話,然后輕輕地掛在樹枝上。嚴格來說,就算只是輕輕地掛上,積多了重量對于樹本身仍是一大負擔,不過這跟國人會在樹上吊掛成串的熾熱小燈泡相比,似乎人道許多。
在日本四處散步,欣賞沿途遇見的各種植物,總能看到一些尊重大自然的態(tài)度和做法。如生長在巷弄正中央的大樹,只要人還能走過就不會砍除,車子可以繞道而行。老樹才是這里的原住民,人類豈能乞丐趕廟公,反客為主呢?
(摘自《走,品日本》中國友誼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