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寅生
嘉慶十年,四川總督勒保來京覲見皇上。君臣談完正事后,閑聊起來,嘉慶問勒保:“以你歷任督撫的經(jīng)驗,官員中哪一類人最占便宜?”勒保答:“會說話者最占便宜。”嘉慶聽后,深以為然:“的確如此啊,能干的人,因善于說話顯得更能干,不能干的人,因善于說話,許多差錯過失得以遮掩,最慘的一種人,莫過于做了極好的事,因不會說話,反將好事變成了壞事。難怪連圣人教導(dǎo)門徒還專設(shè)言語之科哩?!?/p>
嘉慶所說孔門四科,是德行、言語、政事、文學(xué),按《論語》《史記》的記載,這四門分別有幾個突出的典型。德行代表是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代表是宰我、子貢;政事代表是冉有、季路;文學(xué)代表是子游、子夏。
以咱們俗人的標(biāo)準(zhǔn)衡量,這四門里,恐怕德行科的幾位混得都不怎么好,其中甕牖繩樞,簞食瓢飲的顏淵可能最慘,而混得比較好的可能首推言語科的子貢,子貢自己曾說:“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笨芍哉J(rèn)才思學(xué)問見識都不及顏回,但落在現(xiàn)實層面里,不管經(jīng)商講學(xué)還是從政辦外交,子貢都能夠無往不利,綽有余裕,何以如此?應(yīng)該與子貢特別善于說話有不小的關(guān)系。
張儀未發(fā)跡時,在楚相家中為客,某日,楚相的一塊玉璧不見了,眾門客們認(rèn)為張儀嫌疑最大,因為:張儀家貧,品行素劣,一定是他偷了玉璧。于是,楚相把張儀拘捕起來拷打,張儀被打得皮開肉綻,但絕不承認(rèn),最后只得將他逐出相府。張儀回到家里,妻子見他體無完膚,又是心疼又是抱怨:“唉!要是你當(dāng)初安分守己,不讀書游說,又怎會受到這樣的屈辱呢?”張儀對妻子說:“你且看我的舌頭還在不在?”妻子說:“舌頭倒還在呀?!睆垉x說:“那就夠了?!?/p>
張儀其后就憑這三寸不爛之舌,做了秦國丞相,他在諸侯之間東奔西走,縱橫捭闔,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可稱當(dāng)時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其后的藺相如、毛遂、馮諼、魯仲連等等眾人,也大多靠一張巧嘴身名俱泰,流芳百世。
可知古往今來,無論家庭、社會,不管官場、商場,會說話的人,總是最占便宜。《紅樓夢》里,識字不多的王熙鳳為什么能夠獨攬大權(quán),趙姨娘所生的探春又為何廣受敬重,還不都因為她們反應(yīng)機(jī)敏,嘴上來得嘛。
鄉(xiāng)下老婦劉姥姥,三番兩次進(jìn)賈府打秋風(fēng),憑空拿走賈府成車的東西,得到賈府很多銀錢饋贈,卻仍能讓闔府上下主子仆人一見她就笑逐顏開,這樣空手套白狼的成功,說到底還是因為劉姥姥嘴上來得。
馮驥才先生的《好嘴楊巴》,講津門出了兩位賣茶湯的高手,一位楊七,一位楊巴。楊七手藝高,只管悶頭鉆研茶湯;楊巴口才好,專管在外場照應(yīng)客人。某年,知府大人將“楊家茶湯”薦給李鴻章品嘗,不料李大人瞅了一眼,就將茶湯打翻在地,眾人一時懵了,唯有楊巴猜到中堂大概將浮頭的碎芝麻當(dāng)成了臟土,趕緊一邊磕頭,一邊謝罪:“中堂大人息怒!小人不知中堂大人不愛吃壓碎的芝麻粒,惹惱了大人。大人不記小人過,饒了小人這次,今后一定痛改前非!”。
李鴻章這才明白,茶湯上的黃渣子不是臟東西是碎芝麻,這小子看出自己把碎芝麻當(dāng)成了臟土,卻既叫自己明白究竟,又不傷我的面子,真是一張好嘴,當(dāng)時轉(zhuǎn)怒為喜:不知者無罪!雖然我不喜歡吃碎芝麻,但你的茶湯名滿津門,也該嘉獎!來人呀,賞銀一百!
這一來,楊巴名聲大噪,“楊家茶湯”也隨之被人改稱“楊巴茶湯”。楊巴對此并不內(nèi)疚,因為自己成名靠的是一張好嘴,你楊七手藝再好,可中堂并沒有喝你的茶湯呀!
馮先生由此感嘆:“手藝再高,東西再好,拿到生意場上必得靠人吹。三分活,七分說,死人說活了,破貨變好貨,買賣人的功夫大半在嘴上?!闭鏁霾铚臈钇邼u漸埋沒,楊巴茶湯的招牌卻越叫越響,古往今來,諸如這樣的事情,真是舉不勝舉!
阿里巴巴馬云的成功,一定程度上也得力于一張好嘴,馬云并不是什么計算機(jī)方面的專家,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的大拿,起步伊始,也沒有太多的政商人脈,他之所以能夠捷足先登爭取到風(fēng)投資金,而后像滾雪球一樣發(fā)展壯大,除了腦子,嘴的功勞也很了得。
如今知名的一些企業(yè)家,老的像李嘉誠、邵逸夫、宗慶后、曹德旺,新的像劉強(qiáng)東,周鴻祎,雷軍,董明珠,智商、情商等等內(nèi)在外在因素外,基本上也都有一張鐵嘴利口,可見要在這商海里乘風(fēng)破浪,職場中游刃有余,會說話也是很重要的素養(yǎng)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