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水群
楊曉光給馬局長開車。周末的上午,小楊開車拉著馬局長開會回來,把車放到局里正要下班回家,馬局長對他說:“你下午不要上班了,好好準備一下,明天陪我進山?!?/p>
“進山?”小楊有些疑惑,忍不住問了一句。
馬局長笑笑說:“對!進山?,F(xiàn)在正是小麥的收割季節(jié)。我們進山去體驗一下農(nóng)村生活,割麥子打場。對啦,去的時候帶雙干活兒的鞋子,再帶身干活兒穿的衣服。”
現(xiàn)在都用收割機了,局長咋還要去人工割麥子?局長也是從農(nóng)村出來的,看來對割麥子打場太有感情了,所以才會特地進山去體驗生活?,F(xiàn)在平原上都是大塊農(nóng)田,大塊農(nóng)田都用收割機作業(yè),想體驗一下割麥子打場,還真不好找地方,除非到山里去。山里地塊小,收割機無法操作,也許還有機會。
辦公室打字員閆瓊是個漂亮的姑娘,上個月已經(jīng)和小楊有意思了。明天是禮拜天,本來小楊說好了要和小閆去附近景區(qū)游玩的,可明天陪局長進山,只能提前和小閆道個別。
小楊見到小閆,說起局長要進山割麥子打場體驗農(nóng)村生活這事,小閆就樂了:“咱局長也不知道發(fā)什么神經(jīng),凈干些不著調(diào)的事……”說著,小閆拿出手機,打開微信朋友圈,讓小楊看。其中一個帖子進入了小楊的眼簾:岔口鄉(xiāng)紅石屯趙海德老人有3畝小麥。眼看到了麥收季節(jié),現(xiàn)公開對外開放承包。具體條件是:每畝小麥承包費3000元,自己割麥,自己打場,麥秸和麥子全歸承包人。
看過帖子后小楊也樂了:“山里的麥子產(chǎn)量肯定不高,一畝地最多超不過1000斤,現(xiàn)在掏錢買的話,上等的麥子一斤也不過1塊多點,局長自己掏3000元買1000斤小麥,還得自己收割打場,累死累活,圖什么???真是搞不懂……”
小閆打斷小楊說:“話也不能這么說。局長進山的目的不是買麥子,就是想體驗一下收割打場的滋味嘛!也許在體驗的過程中,還會有許許多多的美好回憶迸發(fā)出來呢!”
“什么美好的回憶??!我爸是農(nóng)民,一提起以前割麥子打場的事,那簡直就是苦大仇深!到了麥收季節(jié),整天沒日沒夜,累死累活,簡直就是不堪回首啊!”
小楊盡管很不情愿,可自己只是一名司機,哪敢說半個“不字”?于是,為了飯碗,也只得回家積極準備。
第二天,小楊來到局里,局長已經(jīng)做好了出發(fā)的準備。二人把收割麥子打場用的鞋子衣服包包扔到車子的后備箱中,小楊開車拉著局長就出發(fā)了。
車子顛簸了整整一個上午,到了晌午,終于來到了岔口鄉(xiāng)的紅石屯。接待他們的,是紅石屯的村主任趙長弓。趙主任看見馬局長,立刻熱情地迎上前說:“趙大叔已經(jīng)把午飯準備好
了。先去吃飯,吃了飯休息一下再說?!?/p>
小楊和馬局長跟著趙主任就來到了趙海德家里。進了屋子,趙主任對趙海德老兩口說:“我就說嘛,現(xiàn)在有好多城里人啊,對農(nóng)村還是很有感情的嘛!看看,馬局長來了,就是看了我?guī)湍愦虺龅膹V告后,特意過來打算盡情體驗一把純原生態(tài)的農(nóng)村生活呢!”
“哎呀那好那好,這下可省得我們收割了……”說著,趙大嬸就趕緊煮面條去了。
午飯是撈面條。菜鹵已經(jīng)炒好了,煮熟面條,大家就吃了起來。
吃過午飯,馬局長稍微休息,就和小楊換上工作服,穿上膠鞋,戴上草帽,拿條毛巾往脖子上一搭,就上麥田去了。
麥田在一個山坡上,是梯田,看樣子這塊地不到一畝。馬局長吐口唾沫往手掌心中一抹,抓起鐮刀就彎腰割了起來。別看電影里割麥子挺好玩,自己親自動手干起來才知道,還真是累人的活兒。一趟沒割到頭,小楊可就受不了了,累得滿頭大汗,腰酸腿疼。
馬局長看著他那樣子笑了:“看來城里的好生活,不見得對身體更好?。〔胚@么一下子,就把你累著啦!這村里的農(nóng)民可都比我們厲害啦!”
晚上回到趙大叔家里,院子里更熱鬧了,又來了兩幫子4個人,一幫子的兩個人老板姓陳,跟班姓孫。另一幫子的兩個人老板姓王,跟班的姓姚,他們都是來掏錢買罪受的。小楊累得渾身像散了架,腰疼得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躺也不是,心里一個勁兒埋怨馬局長和這兩位老板:這些人真是吃飽了撐的,不在城里好好享你們的福,非要跑到這山溝里花錢買罪受。這割麥子打場又臟又累,有什么好體驗的?真是想不通!
趙大叔家里地方并不寬敞,這么多人根本睡不下,于是,吃過晚飯后,趙主任就帶著馬局長和小楊還有另外4個人一起來到了村委會。小楊實在是太累了,躺倒就睡。迷糊了一會兒,小楊被馬局長、陳老板、王老板和趙主任他們的說笑聲給驚醒。就聽趙主任對馬局長和陳、王兩位老板說:“我真該替趙曉亮好好謝謝你們啊!這下好,不但解決了趙大叔麥子收割的難題,也基本上解決了他老兩口一年的生活費?!?/p>
“我和曉亮是老戰(zhàn)友,他的父母就是我的父母,我付出一點是應(yīng)該的!以后老人家有什么困難,你一定要告訴我……”
馬局長話音剛落,陳老板和王老板也開口了……
聽了馬局長以及兩位老板和趙主任的談話,小楊終于如夢方醒——
原來,馬局長、陳老板、王老板和趙大叔的兒子趙曉亮以前都是老戰(zhàn)友。他們和趙曉亮同一年入伍,分在一個班里。后來,馬局長考上軍校提干,轉(zhuǎn)業(yè)后進政府部門當(dāng)了干部,陳、王二位轉(zhuǎn)業(yè)后當(dāng)了老板,而趙曉亮作為一名普通軍人退伍后,在一家保安公司供職。去年,趙曉亮在回家探親時,半路上發(fā)生車禍,不幸去世。趙曉亮不幸遇難后,媳婦帶著女兒改嫁,家里就剩下了趙大叔老兩口獨自生活。起先也有趙曉亮的戰(zhàn)友出面幫助趙大叔,可趙大叔一看見他們就會想起兒子,一想起兒子就因刺激太大犯病……想幫助趙大叔,可又怕老人家經(jīng)不住刺激犯病,于是,趙主任就幫著趙大叔發(fā)了那個廣告帖子,讓馬局長和陳、王兩位老板假裝根本就不認識趙曉亮,以體驗農(nóng)村生活為借口,來變相幫助趙大叔……
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小楊當(dāng)場就被馬局長和陳、王兩位老板的大仁大義和戰(zhàn)友情給感動了。他瞇著眼睛想:“現(xiàn)在有些當(dāng)官的和有錢人沒一點人情味,只知道利用手中的權(quán)利為自己和家人撈好處,只知道賺黑心錢貪圖享受??神R局長他們3個不是那樣的人,都是有情有義的人??!能跟著這樣的人,我楊曉亮這輩子真是幸運!”
第二天,小楊早早就和馬局長上麥田里割麥去了。盡管很累,很苦,但小楊看看馬局長,咬著牙硬是挺了過去。
收割打場,晾曬后,馬局長留下錢,帶著麥子和陳、王兩位老板告別提前回了城里。讓馬局長沒想到的是,小楊早已把事情真相告訴了小閆,小閆又悄悄告訴了局里的同事們。知道內(nèi)情后,大家都被馬局長的行為所感動,結(jié)果,這麥子還沒下車,大家就爭先恐后掏錢搶了起來。
局辦公室的王主任哈哈笑著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沒糧食吃,農(nóng)民朋友們勒著褲腰交愛國糧,讓城里不挨餓?,F(xiàn)在有糧食吃了,條件好了,可農(nóng)村有好多地方還不富裕,我們就該拿出點愛心,幫一下他們。我們買下的這些麥子,就叫愛心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