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岳 李趣 何中揚 梁冬泳 卓勇智
【摘要】 目的:對膽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的形成原因進行分析探討,為今后的臨床防治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信息。方法:選擇2012年1月-2016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獲得臨床確診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接受乳突根治術治療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患者16例為研究對象。對患者術后出現(xiàn)不干耳癥狀的原因進行分析探討。結果:本組16例患者中,因術后換藥不當造成不干耳者3例,7例患者術腔內肉芽增生和膽脂瘤復發(fā)造成不干耳,2例患者發(fā)生咽鼓管感染,4例患者外耳道狹窄引起不干耳發(fā)生。結論:造成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經(jīng)乳突根治術治療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原因較多,通過改善換藥方式、手術等妥善處理方式均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 膽脂瘤型中耳炎; 乳突根治術; 不干耳; 原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9.009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19-0019-03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on-dry Ear After Mastoidectomy of Cholesteatoma Type Otitis Media/HUANG Yue,LI Qu,HE Zhong-yang,et al.//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19):19-21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formation reasons of non-dry ear after mastoidectomy of cholesteatoma otitis media,and provide valuable reference information for future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6,16 patients with non-dry ear symptoms,who were clinically diagnosed with cholesteatoma otitis media and underwent mastoidectomy,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in our hospital.The causes of postoperative non-dry ear symptoms were analyzed.Result:In this group of 16 patients,3 cases with improper postoperative dressing change,7 cases with intraoperative granulation and cholesteatoma recurrence,2 cases with eustachian tube infection,and 4 cases with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stenosis led to non-dry ear.Conclusion:Many reasons can led to non-dry ear of the patients with cholesteatoma otitis media after the treatment of mastoidectomy,by improving the dressing change mode,surgery and other proper treatment can get a good treatment effect.In the future clinical treatment,it should be given enough attention.
【Key words】 Cholesteatoma otitis media; Mastoid radical surgery; No-dry ear; Reason
First-authors address: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Nanning,Nanning 530022,China
臨床上,膽脂瘤型中耳炎屬于耳鼻喉科一種危險性較高的疾病,乳突根治術為對這一疾病進行治療的主要手段,手術治療的原則是將病變組織清除,從而獲得干耳,然而研究與實踐中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在術后依舊會出現(xiàn)持續(xù)或者間斷流膿情況,嚴重時病變復發(fā),需要再次手術進行治療[1]。本次研究中,為分析探討膽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的形成原因,對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獲得臨床診斷并接受乳突根治術治療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中資料來源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獲得明確診斷的接受乳突根治術治術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16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1例,女5例,年齡19~56歲,平均(31.2±11.4)歲。所有患者均符合臨床診斷標準[2],自愿接受臨床治療,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符合醫(yī)院倫理委員會要求。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選擇2012年1月-2016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獲得臨床確診的膽脂瘤型中耳炎并接受乳突根治術治療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16例為研究對象。對患者術后出現(xiàn)不干耳癥狀的原因進行分析探討。
1.2.2 手術方法 患者手術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經(jīng)耳科顯微鏡、電鉆等設備展開手術。在乳突根治術中,觀察到術腔內存在數(shù)量不等的肉芽組織增生、膽脂瘤殘留或者復發(fā),針對處在上鼓室的病灶,將上鼓室外側壁予以去除,保證鼓室蓋與鼓竇蓋成一條連續(xù)的骨板,上鼓室徹底開放,將錘骨頭切斷后去除,以便膽脂瘤更好地被清除,同時也可以保證上鼓室引流通暢。病灶處在面神經(jīng)隱窩的患者,將面神經(jīng)嵴磨低,后鼓室開放,對面神經(jīng)隱窩處的膽脂瘤及炎性肉芽予以徹底清理。若是病灶處在乳突尖,將乳突尖部病變的氣房磨開,徹底開放引流。若是病灶處在腦膜角,徹底將竇腦膜角處乳突氣房予以消除,保證乳突腔完全骨骼化。患者術后均經(jīng)含有甲基強的松龍的碘仿紗條對術腔進行填塞處理,在1周后,切口拆線,2周后,將耳內的填塞物抽出,對術腔引流情況進行觀察,若是滲出不多,則可不必進行處理,若是滲出較多,并且合并感染,則術腔經(jīng)抗生素紗條換藥,1次/d,一般1周便可以有明顯好轉。endprint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shù)據(jù)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本組16例患者中,因術后換藥不當造成不干耳者3例(18.75%),7例(43.75%)患者術腔內肉芽增生和膽脂瘤復發(fā)造成不干耳,2例(12.50%)患者發(fā)生咽鼓管感染,4例(25.00%)患者外耳道狹窄引起不干耳發(fā)生。術腔內肉芽增生和膽脂瘤復發(fā)原因所占比例最高,與其他原因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臨床上,膽脂瘤型中耳炎在正常情況,會誘發(fā)嚴重并發(fā)癥,盡管目前醫(yī)學臨床中,抗生素的應用十分廣泛,但是抗生素的濫用會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對于患者在接受乳突根治術后,出現(xiàn)不干耳情況應給予足夠的重視,積極尋找發(fā)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手段展開處理和治療[3]。
本次研究中,為分析和探討膽脂瘤型中耳炎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的形成原因,對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獲得臨床診斷的接受乳突根治術治療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臨床資料展開了回顧性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造成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換藥不當。對于膽脂瘤型中耳炎的治療,其屬于一個綜合診治過程,一些術后不干耳現(xiàn)象的發(fā)生與術后換藥操作不當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這是因為,術腔紗條被取出后,導致血痂形成、分泌物滲出等,均會對乳突腔創(chuàng)面上皮化產(chǎn)生阻礙,因此術后應對換藥工作給予高度的重視。在換藥的過程中,應堅持無菌操作原則,對乳突腔創(chuàng)面上皮化、分泌物情況給予高度重視,對患者定期清理乳突腔的痂皮進行正確的指導。并且,需要注意的是,術后換藥不可忽視,不然會造成新生長肉芽面發(fā)生水腫[4]。(2)病灶殘留。由于手術操作者對中耳乳突解剖結構不夠熟悉,操作技能不高,從而會造成膽脂瘤殘留情況,此為造成不干耳情況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在對病灶殘留部位進行分析中發(fā)現(xiàn),殘留多在面神經(jīng)隱窩、咽鼓管上隱窩等位置發(fā)生,并且面神經(jīng)垂直段骨管越突出,隱窩越深就越隱蔽,經(jīng)常會被膽脂瘤侵襲,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因對面神經(jīng)損傷有顧慮,從而無法將病灶徹底清除,術后會出現(xiàn)繼續(xù)流膿情況,檢查感染處在后鼓室,并且存在上皮脫屑,應高度懷疑此處存在膽脂瘤殘留。針對這一類患者,在顯微鏡下,經(jīng)電鉆將乳突、迷路周圍、鼓室特別是面神經(jīng)隱窩所有氣房予以磨光,徹底清除膽脂瘤,方可實現(xiàn)干耳的效果。研究與實踐中發(fā)現(xiàn),膽脂瘤上皮與周圍組織的附著相對疏松,剝離較為容易。即便是與硬腦膜、面神經(jīng)表面相貼,在顯微鏡下,依舊可以順利分離,肉芽則與此不同,為防止面神經(jīng)等重要組織損傷,可對不影響引流的肉芽組織予以適當?shù)谋A鬧5]。(3)外耳道狹窄。術后發(fā)生外耳道狹窄,會對換藥、術腔觀察等產(chǎn)生妨礙作用,并且引流不暢,術腔上皮脫屑積聚或者是分泌物不容易排除,從而造成術后持續(xù)流膿。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引起外耳道狹窄的主要原因是耳內切口偏內,或者是切口在外耳道骨部,肉芽生長,形成疤痕,因此,耳內切口應作在外耳道軟骨補耳屆切跡處,將皮下組織予以剪除,從而形成薄皮瓣,向乳突腔翻卷,對面神經(jīng)嵴予以覆蓋,而后縫合切口[6]。(4)咽鼓管感染。咽鼓管感染為首次乳突術后術腔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乳突根治術后,若是手術的主要目的是干耳,無聽力重建可能,在對鼻部感染進行控制的同時,搔刮或者以30%三氯醋酸燒灼咽鼓管口黏膜,形成瘢痕,斷絕咽鼓管與中耳腔通路,最終獲得干耳。在上呼吸道出現(xiàn)感染等問題時,咽鼓管便會出現(xiàn)明顯的充血腫脹、分泌物,對咽鼓管功能產(chǎn)生直接影響,從而造成術腔出現(xiàn)反復感染。因此,術前應做好上呼吸道、鼻腔、鼻咽部等疾病的預防,保證咽鼓管通暢,術后對咽鼓管口處病灶予以徹底清除[7]。
針對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患者,充分了解其出現(xiàn)不干耳的原因,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從而能夠再次獲得干耳。盡管,病變的殘留、復發(fā)可以經(jīng)過再次手術治療獲得最佳效果,但是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預防[8-11]。預防過程應注意,醫(yī)護人員應加強理論及基本技能學習,提高手術技巧,術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乳突拍片或者是顳骨CT,對咽鼓管功能進行檢查,并展開聽力測試,應用顯微鏡和電鉆,能夠使病灶的清除更加徹底,有效防止周圍重要組織損傷。麻醉效果充分,從而保證患者可以更好地配合,止血要充分,從而保證術野的清晰度,保證術者可以對微病灶、重要結構予以查清,對于徹底清除病灶,并且對重要結構不造成損傷具有重要意義[12-13]。除此外,在術后,換藥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部分患者術后長時間流膿的主要原因是,術后并未按時換藥,或者是換藥不當,在換藥的過程中,創(chuàng)面被擦刮次數(shù)過多,對術腔愈合產(chǎn)生影響。若是有感染、肉芽生長,應經(jīng)抗生素紗條進行填壓,直到感染被徹底控制。
綜上所述,造成膽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經(jīng)乳突根治術治療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原因較多,通過改善換藥方式、手術等妥善處理方式均可獲得良好治療效果,在今后的臨床治療中,應對其給予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吳軍武,肖芒,金云飛.三種乳突根治術治療膽脂瘤中耳炎療效分析及術后膽脂瘤復發(fā)的處理措施[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5,53(2):62-64,67.
[2]江福山,馬芳.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行乳突根治術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臨床研究,2015,28(1):90-91.
[3]鄭樹國.慢性化膿性中耳炎患者乳突根治術后出現(xiàn)不干耳的危險因素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5,12(3):72-74.
[4]王進,何躍,文麗麗.中耳膽脂瘤開放式改良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的治療[J].西南國防醫(yī)藥,2014,24(6):621-623.
[5]董雅萌,單鉅潮,蔣虹.開放式乳突根治術聯(lián)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術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J].山東醫(yī)藥,2011,51(42):47-48.
[6]李東方,李月英,李慶華,等.耳后帶蒂顳肌瓣乳突腔填塞治療乳突根治術后迷路瘺管[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3,13(5):320-321.
[7]劉娜,劉濤.影響中耳炎術后干耳的相關因素研究進展[J].中國耳鼻咽喉顱底外科雜志,2014,20(1):89-92.
[8]葉放蕾,王曉東,陳蓓,等.乳突根治術后自體乳突骨粉重建外耳道后壁的療效分析[J].聽力學及言語疾病雜志,2013,21(3):282-284.
[9]麥周生,達瑞,周仲偉.完壁式乳突根治并鼓室成形術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的療效分析[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4,13(5):387-389.
[10]董雅萌,單鉅潮,蔣虹.開放式乳突根治術聯(lián)合耳甲腔成形、乳突腔填充術治療膽脂瘤型中耳炎[J].山東醫(yī)藥,2011,51(42):47-48.
[11]張全安,李榮,李菊芬.病變根除、乳突術腔填塞、鼓室成形和外耳道骨創(chuàng)面植皮術[J].中華耳科學雜志,2011,9(1):43-49.
[12]劉桂平,朱雷,肖紅俊.乳突根治術失敗原因分析[J].臨床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24(4):166-167.
[13]彭莉芬,黃妍雯.乳突根治術后不干耳的原因分析[J].南昌大學學報,2013,53(11):46-49.
(收稿日期:2017-03-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