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燕燕
【摘要】目的 探討評價健康宣教及護理配合在NICU(重癥監(jiān)護室)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價值。方法 自2015年1月起,我院在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過程中開始實施護理配合以及健康宣教工作,與未實施前進行對照研究,分析康宣教及護理配合的應用價值。結果 實施后聽力初篩未通過率、未通過患兒復篩率、復篩未通過患兒最終聽力檢測率、最終聽力損失檢出率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健康宣教及護理配合在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價值突出,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健康宣教;護理配合;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7.10..02
隨著NICU的建立以及圍產(chǎn)醫(yī)學的發(fā)展,病情危重新生兒的救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但是雖然總有效率保持在較為穩(wěn)定的水平,但是關于患兒的預后評價并不理想,在追蹤隨訪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患者伴有不同類型的后遺癥,其中聽力損傷最為常見,因此在疾病干預過程中加強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據(jù)此,我院自2015年1月起,開始強化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的護理配合工作以及疾病健康宣教,現(xiàn)將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我院為例,將2015年1月-12月(實施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的護理配合工作以及健康宣教)的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與2014年1月-12月(未實施護理配合工作以及健康宣教)的工作情況進行對照研究。2015年收治NICU新生兒451例,其中早產(chǎn)兒234例,新生兒窒息76例,其它141例。2014年收治NICU新生兒447例,其中早產(chǎn)兒232例,新生兒窒息72例,其它143例。上述資料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可知,對比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本研究所有患兒均于病情穩(wěn)定后進行聽力初篩,時間持續(xù)5~9天,2014年期間患兒均予以常規(guī)護理,選擇創(chuàng)設安靜的環(huán)境進行測試,測試前將耳道分泌物完全清除,待患兒自然入睡時開始。自2015年1月起,我院開始實施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的護理配合工作以及健康宣教,具體內(nèi)容如下:
健康教育。教育形式要根據(jù)患兒家長的文化程度、性格等特點靈活選擇,例如面對面講述、QQ或者微信內(nèi)容推送、發(fā)放宣傳資料、舉辦講座等。講解內(nèi)容包括:新生兒窒息、高膽紅素血癥等危重疾病的危險因素、聽力篩查操作方法等,以最大程度改善患者對疾病的認知水平,提升護理依從性。
護理配合。聽力初篩未通過的患兒需要根據(jù)護理要求建立卡片,將聽力篩選結果以及再次篩選的時間詳細標注,同時注意留存患者聯(lián)系電話,以便再次篩選時通知。具體護理措施包括:聽力篩查由經(jīng)過國家級培訓及儀器廠家培訓的專門人員進行操作;對于早產(chǎn)兒或者存在危險因素的患兒篩選之前要做好對癥干預,以最大程度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篩選后按照要求進行隨訪3-6個月,
1.3 觀察指標
對比護理配合工作以及健康宣教實施前后的聽力篩查結果。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均以SPSS 18.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n),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實施后聽力初篩未通過率為12.6%(57/451),未通過患兒復篩率為94.7%(54/57),復篩未通過患兒最終聽力檢測率為88.2%(15/17),與對照組21.7%(97/447))、62.9%(61/97)、65.4%(17/26)相比差異顯著(x2值分別為4.257、7.351、6.027,P<0.05)。另外實施后最終聽力損失檢出率為86.75(13/15),明顯高于實施前35.3%(6/17),結果具有顯著性差異(x2=8.021,P<0.05)。見表1。
3 討 論
據(jù)報道,我國每年出現(xiàn)聽力損傷的新生兒約為2萬名,占比0.3%左右,是嚴重影響新生兒健康成長發(fā)育的重要疾病[1]。有學者研究提出,早期進行聽力篩查對于改善新生兒預后至關重要,能夠在小兒語言發(fā)育的最佳時機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干預,可減輕患兒家庭以及社會壓力[2]。因此在婦幼保健工作中強化新生兒聽力篩查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多數(shù)臨床學者建議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所有新生兒均要進行聽力篩查。
NICU新生兒是指具有聽力受損高危因素的人群體,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出生后3天進行初次聽力篩查,再次篩查未通過者可轉(zhuǎn)至兒童應力中心做全面檢查。我院2015年1月起在聽力篩查過程中實施了健康教育以及護理配合工作,所有措施的制定均建立在實踐調(diào)查以及疾病特點分析基礎之上,可保證護理的有效性,旨在改善患兒家屬對疾病的認知程度以及篩查依從性。結果顯示,實施后聽力初篩未通過率、未通過患兒復篩率、復篩未通過患兒最終聽力檢測率均明顯優(yōu)于實施前(P<0.05),且最終檢出率明顯提高,極大的降低了聽力損傷患兒的漏檢率,對于預后改善具有積極意義。
綜上所述,健康宣教及護理配合在NICU(重癥監(jiān)護室)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價值突出,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惠球,黃晶晶,李慧敏,等.健康宣教及護理配合在NICU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觀察[J].臨床醫(yī)學工程,2015,22(3):355-356.
[2] 蘇麗華.護理干預對高危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影響[J].醫(yī)學信息,2014,11(1):205-205.
本文編輯:李 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