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忠陽
《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由19篇訪談稿分為“知青說”“村民說”“各界說”三個部分組成,講述了習近平從1969年到1975年間的七年梁家河知青歲月。這七年,他從懵懂青蔥的北京知識青年成長為陜北 “黃土地的兒子”;這一路,他扎根基層、適應農(nóng)村、改造梁家河;這一去,便是北京至梁家河的千里空間距離,也是由知青到村支書的七年蛻變,更是從黃土地到清華園的立志、立業(yè)、立功的人生七年砥礪歲月。
人生昧履,砥礪而行。只要足夠相信、足夠踏實、足夠肯干,蒼茫的黃土高坡依然可以呵護稚嫩的幼苗,它定會發(fā)芽、含苞直至綻放出驚艷世人的燦爛花朵。七年歲月,從北京城出發(fā)到扎根梁家河邊,從15歲少年知青到成長為村支書,再從村支書走向求知的殿堂——清華大學。如今,梁家河村成為全國人民學習他、擁護他的旅游目的地、精神圣地。這里也成為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起點。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朝王維的詩句道盡了人生別離的凄楚、寂寥、荒蕪,往事越千年,新中國的知識青年在毛主席的號召下“上山下鄉(xiāng)”,一場席卷中華大地的“知識青年到農(nóng)村去,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運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略顯稚嫩的習近平在15歲時選擇離開環(huán)境優(yōu)渥的北京城,奔向祖國需要的地方——陜北梁家河村。他是知青人群中較小年齡的一位,本可留在環(huán)境優(yōu)越的北京,他卻選擇了知青人生、條件艱苦的陜北梁家河。老師舍不得年少的學生離開,親人看不得再難見上一面的家人遠去,玩伴難離共同的話題和歡樂。但少年的習近平?jīng)Q定的事、認準的理哪管風浪蕭瑟,只顧風雨兼程,內(nèi)心深處早已立下“好男兒志在四方”的遠大理想和抱負。
凡夫轉境不轉心,圣人轉心不轉境。來到梁家河村的習近平起初是不適應的,如習近平總書記回憶到:“初到梁家河時年齡小,又是被形勢所迫下去的,沒有長期觀念,也就沒有注意團結問題”,初到梁家河村,擺在他面前的有 “四大關”(“跳蚤關”“飲食關”“勞動關”“思想關”),滿房的跳蚤,無法入眠的臥室;少的可憐的油水,難以下咽的酸菜;高強度的勞作,低的可憐的工分;“別人是從零開始,習近平要從負數(shù)開始”。北京與梁家河不僅是名字和地理上的差別標識,更是磨礪少年習近平的第一試驗場、最佳磨刀石,亦如寒冬臘月俏麗枝頭的梅花新芽,耐人尋味。
有志始知蓬萊近,無為總覺咫尺遠。松下幸之助在提到逆境與人生的辯證關系時認為:“逆境給人寶貴的磨練機會。只有經(jīng)得起環(huán)境考驗的人,才能算是真正的強者。自古以來的偉人,大多是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從逆境中掙扎奮斗過來的。”習近平初到梁家河時年僅15歲,名副其實的少年郎、莊稼地里的門外漢、農(nóng)村生活的新手。來到梁家河闖過了“四大關”,練就了農(nóng)村勞動本領,與村民一起挑糞、拉煤、放羊、打壩……,收獲著勞動帶來的喜悅和充實,感受到了鄉(xiāng)親們給予的關愛和溫暖,使他在“黑幫子弟”、“反映情況”、“可以教育好的子女”的無端非議中解脫出來。
習近平先后寫了8份入團申請書、10份入黨申請書,在全村人的大力支持和個人的艱苦努力下,從“黑幫子弟”少年郎成長為大隊黨支部書記。他上任伊始便帶領大家辦沼氣、開鐵業(yè)社、掘水井、成立縫紉社……為百姓帶來生活便利,提高生活品質(zhì)。他的心中始終裝著人民,無論在哪,身處何地,始終堅守著那份信仰——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矗立黃土山巔,任憑狂風漫天。習近平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歲月是充實的,也是苦中有樂的。他會在放羊的空隙里攤開書本認真閱讀,或拖著疲憊的身軀就著昏暗的油燈倚靠床頭細細品味歷史、政治、軍事、哲學等書籍,無論中外古今,或詰屈聱牙或奧澀晦昧,所有能閱讀的書籍在他心里都想 “再看一會兒”,這樣的閱讀習慣,使他有著更廣闊的視野,更深邃的思想,也鑄就了他如今的領袖魅力。
月有盈虧花有開謝,想人生最苦離別。從北京城來到千里之外的梁家河,再從梁家河邊來到水木清華,七年,習近平嘗夠了人生別離,這一別離便是千里,這一別離便是人生最燦爛的七年。
從北京城到梁家河,再從梁家河到清華園;從福建、浙江、上海到北京中南海。這一路,習近平始終“走在前列,干在實處”,始終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站在新時代的舞臺上,作為總書記的習近平,這棵發(fā)芽于梁家河的花朵,早已盛開遍布祖國大江南北,璀璨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