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符 曉
巴爾扎克的苦戀
◎ 符 曉
多情似乎是才子的標(biāo)簽,巴爾扎克亦如是。
在那個時代,巴爾扎克是個大文豪。很多寄給他的信件都帶著少女和少婦的濃濃愛意。雖然巴爾扎克早已司空見慣,但1832年2月的一封信還是引起了他的注意。這封信足夠長,對巴爾扎克足夠了解、足夠敬佩、足夠愛慕,可惜的是,并沒有署名。接著是第二封。巴爾扎克對她很好奇,于是他在1832年12月的《每日新聞》上刊登尋人啟事,想知道回信該寄往何處。
寫信的女子名字叫做埃韋利納·漢斯卡,是個波蘭貴婦,一個地主的嬌妻。丈夫年長她近20歲,是個抑郁癥患者,看上去找不到任何理由讓這個文藝女青年對她的丈夫保持長期而穩(wěn)定的興趣和忠貞。事實的確如此,她果然紅杏出墻了。在和巴爾扎克長達一年的秘密通信之后,他們成了彼此的情人,第二年在阿爾卑斯山腳下的瑞士見面了。奧地利畫家瓦爾德米勒描摹出巴爾扎克初見漢斯卡時這位貴婦的樣子:發(fā)髻自然,眉目清秀,面容安靜而略帶愁色,身穿鵝黃色襯有雪絨花的拖地長裙,雖然素雅,但亦有華貴之氣。她的美麗和魅力讓巴爾扎克嘆息,他對她一見鐘情。然而,那時候的巴爾扎克并不是漢斯卡想象中的巴爾扎克。
漢斯卡是有夫之婦,沒辦法和巴爾扎克遠走他鄉(xiāng)。經(jīng)過長期通信和幽會后,他們相約只要她的丈夫死去,兩人就馬上永結(jié)同好。那一年,巴爾扎克34歲,他以為漢斯卡的丈夫?qū)⒉痪糜谌耸?,誰想到這一等就是8年。8年后,漢斯卡仍然一次次拒絕巴爾扎克,當(dāng)拒絕的理由一個個被化解后,又過去了將近10個年頭。1850年,巴爾扎克和漢斯卡終于舉行了婚禮。漢斯卡成為世界文豪巴爾扎克的夫人,本是值得欣喜的事情,茨威格卻寫道:“她有沒有愛過巴爾扎克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愛其聲名多于愛其本人?!?/p>
巴爾扎克的愛情悲劇不止于此,他把苦戀將近20年的新夫人接回巴黎還不到100天,自己就一命嗚呼了。巴爾扎克從不聽命于天,但上天就真的和他開起了玩笑。在他彌留之際,新夫人已經(jīng)在別人的臥榻上安眠。
(摘自《巴黎往事》廣西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