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言
“在很多情況下,記者的作用是去發(fā)現(xiàn)新聞、記錄新聞,廣而告之,然而,內(nèi)莉·布萊把自己置身于新聞報道之中,變成了‘活新聞。”
拒絕偏見
開啟傳奇新聞人生
內(nèi)莉·布萊原名伊麗莎白·簡·科克倫,1864年5月5日生于美國賓西法尼亞,正是南北戰(zhàn)爭打得火熱的時候。在布萊6歲的時候,她的父親去世,將僅有的一小部分財產(chǎn)分給自己的6個孩子們,布萊和她的母親只得到了很小的一筆錢。布萊的母親很快再嫁,但是這位繼父經(jīng)常對她們使用家庭暴力,對孩子又打又罵,忍無可忍的母親在1878年與他離婚。布萊16歲時,和母親搬到了工業(yè)城市匹茲堡,希望找個好工作,在這里,布萊誤打誤撞地開啟了自己的新聞人生。
1885年,匹茲堡《快報》在專欄中刊登討論“女人能做什么”的社論,這是一篇頗帶有引導(dǎo)性的文章。在當時的美國,有一種很流行的觀點:女性只要待在家里,等著男性來娶她們就好;如果女孩兒嫁不出去,就只能當傭人和女管家。其實在美國歷史上,女性地位不容忽視,僅在新聞這個行業(yè)里,無論是第一批殖民地報紙,還是在西進運動中,很多女性就為他們辦報紙的丈夫提供支持,親自當排字工人,撰寫文章,甚至在丈夫死后,妻子一個人把報紙支撐起來。然而到19世紀中期,女權(quán)運動得到發(fā)展,很多女校成立,便有不少男性呼吁女性“回歸廚房,回歸家庭,不要拋頭露面”。
可以想見,內(nèi)莉·布萊在面對這樣的討論文章時是非常憤怒的,布萊立即寫了一封信寄給報紙,言辭激烈地駁斥了“女性不該外出工作”的觀點。她寫道:“國家正在把一半人民的聰明、智慧、勤勞白白浪費,婦女應(yīng)該享有和男性同等的權(quán)利。”信末署名“孤獨的孤女”,這是布萊的第一個筆名。
《快報》編輯喬治·麥登在看完布萊的“匿名信”后,認為文筆優(yōu)美,邏輯縝密,實為佳品,對作者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報紙上刊登啟事,希望與寫這封信的作者會面,并邀請這位“寫信的先生”任職《快報》作者。這無疑是布萊的一個絕佳機會,因為當時她在匹茲堡沒有找到任何工作,面臨住進貧民窟的窘境,一邊是報社,一邊是貧窮,布萊毫不猶豫地踏進了《快報》的編輯工作室,這也是《快報》辦公室第一次出現(xiàn)女性的身影。
《快報》生活
與墨西哥歲月
當麥登發(fā)現(xiàn)自己認為的“先生”是一個二十上下的小女孩兒時,他大吃一驚,不過他仍然信守諾言,讓布萊留下為報社撰稿。布萊為《快報》撰寫的第一篇文章仍然署名“孤獨的孤女”,這引起了其他編輯們的不滿,行業(yè)潛規(guī)則里女性是不能勝任記者的,但這筆名實在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她需要一個合適的筆名。通過激烈的爭論,布萊和編輯們商定,以后就用“內(nèi)莉·布萊”這個名字作為筆名,而內(nèi)莉·布萊是著名歌手斯蒂芬·福斯特的流行歌曲的名字,從此以后,伊麗莎白·簡·科克倫不再為人所知,內(nèi)莉·布萊的名字即將響徹北美大地。
內(nèi)莉·布萊最早被分配去調(diào)查職業(yè)女性的生存窘境。她在工廠和生產(chǎn)盒子的女工們一天工作14個小時,就為了5美元的薪水,這都使得她大為觸動,寫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文章,而編輯們?nèi)匀徊粷M意,因為他們認為女性記者應(yīng)該從事花邊新聞、美食以及園藝方面的寫作,希望將布萊調(diào)離崗位,麥登也希望布萊寫一些園藝、流行風尚的文章,但是布萊顯然對嚴肅報道和貧富差距的話題更感興趣,拒絕了麥登的建議。很快,與編輯們意見不合的布萊就被外派到墨西哥擔任駐外記者。
在墨西哥,布萊寫了很多關(guān)于墨西哥生活的文章,包括不少墨西哥美食、風土人情與墨西哥文化的稿件寄回匹茲堡。但是,布萊的本性難移,在墨西哥她仍發(fā)現(xiàn)不少社會問題,墨西哥政府貪污受賄,對窮人的死活不聞不問等文章見諸《快報》,布萊還批評墨西哥政府關(guān)押持反對意見的記者,揭露政府控制輿論的丑聞,并稱墨西哥總統(tǒng)是壓榨百姓、控制媒體的沙皇。墨西哥政府惱羞成怒,威脅布萊要逮捕她,將其驅(qū)逐出境。布萊回到匹茲堡仍然撰寫關(guān)于墨西哥的文章,并將這些稿件集結(jié)成書,名為《在墨西哥的六個月》。
很顯然,匹茲堡《快報》對女記者的態(tài)度使布萊不想在此久居,她回國后很快遞交了辭呈,并為編輯留下一張紙條:
我要去紐約了,看我大顯身手吧。
布萊
《瘋?cè)嗽菏铡?/p>
她開創(chuàng)了暗訪的先河
布萊到了紐約,仍然處于失業(yè)狀態(tài),原因還是職業(yè)性別歧視,沒有報紙愿意雇傭女性記者。布萊在這段時間里的生活費來源主要是向匹茲堡的報紙供稿,也寫了很多因為性別歧視,找不到工作的抱怨。
1887年,轉(zhuǎn)機來臨,有一家報紙雇傭了布萊,這份報紙就是紐約《世界報》,它的擁有者就是以改良和良心著稱的約瑟夫·普利策。不知道是普利策的理念吸引了布萊,還是布萊豐富的經(jīng)歷打動了普利策,兩個人的合作可謂親密無間,加入《世界報》的布萊即將迎來自己職業(yè)生涯的巔峰。
19世紀末,紐約報界競爭激烈。普利策非常苦惱,他想出了很多改革報紙的方法,希望提升銷量,其中一個創(chuàng)舉就是“隱性采訪”,即記者臥底采訪。這只是普利策的想法,并未付諸實施。內(nèi)莉·布萊恰好在這時來到了《世界報》。一個女性記者,加上自己的創(chuàng)舉,揭露一樁重大丑聞,普利策相信這套組合肯定能吸引到大批的讀者,內(nèi)莉·布萊本就對社會問題關(guān)注,聽了普利策的計劃,表示愿意參與。
1887年9月,紐約街頭。23歲的內(nèi)莉·布萊變了樣,她不刷牙洗澡,在街頭呆立幾個小時,或者胡亂游蕩。她用“內(nèi)莉·布朗”的名字住進一家女工公寓,又對其他住宿者張牙舞爪,充滿敵意,把大家全都嚇跑;管理員希望她休息,布萊拒絕上床,稱她們要害自己,她們都瘋了。眾人面面相覷,斷定自己不是瘋子,那么就是內(nèi)莉·布朗肯定瘋了。第二天,她被眾人帶上法庭,法官裁定布萊有被迫害妄想癥,是精神疾病,精神病院也得出了同樣的結(jié)論。這件事在紐約引起不小轟動,諸多報紙都進行了報道。9月25日,內(nèi)莉·布萊被送往布萊克韋爾島——她所有的演技的最終目的地。
布萊克韋爾島,如今有個更有名的名字:羅斯福島。1839年,島上開了美國第一家市立精神病院,很多作家都對這家精神病院的惡劣條件有所指摘,然而能到達島上的除了病人就是醫(yī)生。直到9月25日,開往小島的船上多了一個臥底記者,但此時除了布萊自己和普利策,沒有人知道。endprint
島上的精神病院條件之惡劣遠超布萊的想象。食物酸腐,飲水骯臟,冷水洗浴,老鼠橫行?!敖⊥尼t(yī)生”和“粗野的看護”死掐、騷擾、毆打病人,危險的病人用繩索捆綁在一起,外國女子只因為初到紐約語言不通便被遣送上島……布萊還發(fā)現(xiàn),為了讓“病患”閉嘴,醫(yī)生和看護從早到晚讓病人坐在硬靠背椅子上,不準起立走動,不準說話,只給劣質(zhì)食物。
布萊上島之后行為正常,然而她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越是這樣,就越會被醫(yī)護們認為有病。臥底最后階段,有別的報紙派人來采訪看起來很奇怪的布萊,當然這位記者打的是尋找失散情人的旗號,也未表明自己的記者身份。布萊裝瘋,懇請記者不要帶她走,蒙混過關(guān)。10天后,普利策的《世界報》的一位律師安排了“內(nèi)莉·布朗”的出院事宜。
兩天后,《世界報》刊登了介紹精神病院惡劣條件的系列文章,署名:內(nèi)莉·布萊。布萊立刻被報界奉為英雄,成為明星記者。系列文章見報一個月后,布萊隨一個調(diào)查的大陪審團再次登島。
布萊將島上的所見所聞集結(jié)成書,取名《瘋?cè)嗽菏铡?,一時間洛陽紙貴,普利策打了一個漂亮仗。布萊在書中說,很多行為在她和大陪審團到達后得到改正,食品衛(wèi)生條件改善,外國病人轉(zhuǎn)移,粗魯?shù)尼t(yī)護被開除。她的行為也促進了政府改革,慈善部門增加了85萬美元的???。布萊開了記者暗訪的先河,在其后的美國歷史中,暗訪和臥底采訪成為主旋律,無論是厄普頓·辛克萊還是艾達·塔貝爾,無不模仿了布萊的行為。
“七十二天環(huán)游地球”
與不期而遇的競爭
1888年,一本科幻小說橫空出世,那就是《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作者是法國科幻作家儒勒·凡爾納。書中的菲利斯·福格和他的助手在八十天內(nèi)環(huán)游了世界。這本書在歐美各地流行開來,其中一位讀者便是內(nèi)莉·布萊。這本小說引起了熱烈反響,很多人討論它能否實現(xiàn),甚至有人開始模仿。成為明星記者的布萊和普利策都沒閑著,擅長改革的普利策提出了一個新點子,這個點子,按現(xiàn)在的話講叫新聞策劃。
從《奧德賽》到“五月花”,旅行似乎只是男人們的專利,尤其是長途旅行。長期以來,各類文學作品都彰顯了男性的力量與魅力。然而普利策和《世界報》做出一個危險的舉動:讓內(nèi)莉·布萊去環(huán)游世界,打破書中的80天紀錄。內(nèi)莉·布萊欣然應(yīng)允。
1889年11月14日,布萊離開紐約。她帶著美國國務(wù)卿娜麗恩的特別簽證,穿著花格大衣,開始了環(huán)球旅行,志在打破80天這一紀錄。當內(nèi)莉·布萊乘船、騎馬、坐火車日夜兼程時,《世界報》不僅每日刊登她的旅行路線、沿途報道,還舉辦了猜謎有獎比賽,贏者可免費旅行歐洲。大肆炒作吸引了約100萬人參與,紐約市內(nèi)人人關(guān)心布萊小姐能否回來。
然而布萊也許不知道,當時,也有一位女性,也是在報刊的資助下,趕這個環(huán)游世界的熱點,她就是伊麗莎白·比思蘭。
比思蘭比布萊大三歲,生于路易斯安納,南北戰(zhàn)爭中戰(zhàn)火燒到南方,她隨家人在南方各處遷徙,后來為新奧爾良報紙供稿。1887年,也就是布萊暗訪精神病院那一年,比思蘭來到紐約,為《太陽報》等報紙撰稿。而就在1889年這一年稍早些,比思蘭也為《世界報》打過短工,不過很快她就被人欣賞,到《時尚》雜志做文字編輯了。
《時尚》雜志的擁有者約翰·布里斯本·沃克選擇比思蘭,因為比思蘭個頭更高挑,看起來更古典,認為她是最佳人選。然而,當沃克建議比思蘭環(huán)球航行時,得到的回答是拒絕的。比思蘭稱自己沒有準備好長途旅行的衣物,第二天還有客人聚會,總之想盡一切辦法推脫。其實,比思蘭和布萊最大的區(qū)別,在于比思蘭受不了被別人關(guān)注的目光,那令她恐懼。不過也許是架不住沃克的勸說,在布萊離開紐約,一路向東,嚴格按照凡爾納小說福格先生的路線行進時,比思蘭也離開了紐約,不過她走的是相反方向——坐在從紐約向舊金山的火車里。和布萊一樣,比思蘭也對沿途見聞進行寫作,寄回《時尚》雜志。比思蘭要求雜志上不要出現(xiàn)“和布萊競賽、競爭”,而是要求使用“旅行”這類詞語,盡管《時尚》雜志嚴格遵守,可是同天出發(fā)不免讓人聯(lián)想非非,其他報紙開始使用競賽這一詞匯,比思蘭得到了更多關(guān)注,盡管她自己不想這樣。
布萊從美國啟程后,向東航行到英國,再到法國,唯一一次偏離路線是她前往法國亞眠拜訪儒勒·凡爾納,稍作休整便繼續(xù)東進,前往布林迪西、塞得港、科倫坡、新加坡、香港……將書中的主要地點全部拜訪一遍。比思蘭向西行進,沿途逆向到達這些城市,最后,在英國南安普頓,由于北大西洋的風暴,使得計劃好的郵輪延期航行,耽誤了寶貴的追趕布萊的時間。盡管有人聲稱是普利策賄賂了郵船公司,但大部分人仍認為未知的氣象才是罪魁禍首。
布萊計劃75天左右完成目標,盡管連儒勒·凡爾納都很懷疑,但布萊背負著很多人的希望,有人為她寫書,有人為她歌唱。多少種鮮花,多少列火車,多少匹賽馬都以她命名。當她抵達舊金山時,成千上萬的人到碼頭上去迎接她。婦女們舉著旗幟走在她的馬車前,樂隊為她奏樂,觀眾為她歡呼。在乘火車橫跨美國時,每到一站,人們都熱烈地歡迎她,在堪薩斯州,甚至有人讓她競選州長。她回來了。經(jīng)過72天,她回到了新澤西州的碼頭。她創(chuàng)造了環(huán)球旅行新紀錄。
伊麗莎白·比思蘭抵達紐約比布萊晚了4天,她用了76天,比思蘭同樣可以為自己驕傲,她也打破了80天這一紀錄。布萊和比思蘭經(jīng)歷了同樣的痛苦:睡眠不足、語言不通、交通困難。布萊曾寫道自己實在難以忍受船上的顛簸,只能睡覺,曾經(jīng)在船上睡了20多個小時,船長都以為她死了。比思蘭也在寫給《時尚》雜志的信中稱語言障礙很難克服。不過,她們都向世界展示了獨立的美國女性,美國婦女也被看做是有決心、有獨立精神并能在任何情況下照料自己的人。
嫁給百萬富翁,繼承了公司
破產(chǎn)后又去做了戰(zhàn)地記者
布萊和比思蘭都出名了,相比之下,布萊更享受這種感覺。1891年,比思蘭嫁給一位律師,仍然為雜志和報紙撰寫文學評論,不過她也很苦惱?!懊康揭惶幎紩衅婀值难酃饪次遥路鹗且粓隽畠r秀。”比思蘭當初的擔心成為現(xiàn)實,她受不了成名帶來的困擾。
布萊在匹茲堡遇見了百萬富翁羅伯特·西曼,二人在1895年閃婚。布萊當時31歲,而西曼73高齡。布萊離開了記者崗位,在丈夫公司參與鋼鐵容器的制造生產(chǎn)。1904年西曼去世,布萊繼承了公司,甚至有兩項專利發(fā)明出自布萊之手,然而由于經(jīng)營不善與員工貪污問題,布萊的公司破產(chǎn),她又撿起筆,寫了很多關(guān)于一戰(zhàn)東線戰(zhàn)場的報道,國內(nèi)的女權(quán)游行,并預(yù)言在20年代美國女性將會獲得投票權(quán)。
1922年,布萊因肺炎去世于紐約,被葬于紐約布朗克斯的伍德勞恩公墓,巧合的是7年之后,1929年比思蘭也是患肺炎去世,同樣葬于伍德勞恩公墓,奇妙的巧合。
布萊的一生很傳奇,她年少艱辛,成為女性記者,是暗訪鼻祖,打破紀錄環(huán)游地球,嫁給百萬富翁,成為先鋒企業(yè)家,破產(chǎn)后成為戰(zhàn)地記者,死后與“競爭者”葬于同一公墓,正應(yīng)了那句話:“內(nèi)莉·布萊把自己置身于新聞報道之中,變成了‘活新聞?!眅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