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隨民,馬春玲,倪志宇,李淑瑾,張國忠,叢斌
摘要: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是意識形態(tài)領域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如何創(chuàng)新工作方式方法,更好的將這項工作做出成效,成為擺在廣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要命題。面對大學生主體已是“95后、00后”這一新常態(tài),客觀上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接地氣、有溫度、有質(zhì)感,要靈活多樣的講好國家故事,傳遞好國家聲音。本文基于“真槍實彈”的工作實踐,對新常態(tài)下如何做好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進行了梳理和思考。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46-0003-02
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還是對“人”的工作,人們常說世界上最難的事情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思想裝進別人的腦袋。因此,新常態(tài)下要想做好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就應當用智慧和真誠贏得學生的信任,用看得見、摸得著的方法,旗幟鮮明地講好故事,傳好聲音,而不是生硬地將“政治上正確”的理論進行說教。下面我將平時的工作方法進行思考提煉:
一、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有血有肉”
針對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和思想特征,輔導員在思想引領過程中要接地氣,要真誠和可持續(xù)。長久以來,我們對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導的方式方法有些簡單粗暴,甚至照本宣科,一味強調(diào)“思想灌輸”、“政治上正確”,這種工作方法背后是一種不思進取和逃避,不僅起不到思想引領的作用,還可能起到反作用。放開視野,我們生活中有很多鮮活的實例可以貫穿到大學生思想引領中。如:用心準備好每一次的“主題班會”和“專題辯論”等活動,我班在引領學生理解為什么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一問題的時候,就根據(jù)學生的興趣多角度、多手段地講解了當今的世界格局,充分利用了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和網(wǎng)絡視頻,剪輯了中央電視臺《超級工程》和《光輝的歷程——紀念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紀錄片,很好地契合了“道路自信”這個主題。學生在看的同時也會有所思考,再通過老師的思想引領,得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道路的結論。針對目前大學校園流行的“校園貸”、傳銷、詐騙等活動,我們充分利用了公安、律師及志愿者的資源,構建系列講座,通過真實故事現(xiàn)場說法,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興趣。
二、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與時俱進
成功、有效的教育應當緊跟時代,雙向互動,思想引領更應該如此。要想做好輔導員思想引領的工作就應摒棄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改變唱“獨角戲”式的權威說教,把自己當成學生中的一員,與他們共同品嘗大學時期的酸甜苦辣。只有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才能更準確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為“精準化”思想政治工作找好落腳點。簡單來說就是積極用好網(wǎng)絡和社交平臺及黨團活動,激發(fā)學生參與意愿,擴大學生參與路徑,豐富學生參與內(nèi)容。例如,有一次我班的QQ群里鏈接了國人去澳大利亞旅游,因隨地大小便被當?shù)鼐熘浦共⒃獾狡鹪V的新聞,針對這一新聞,剛開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參與討論的學生越來越多,學生分享的資料也越來越豐富,分析問題的視角呈現(xiàn)出多樣性,慢慢將話題引向“當今我們應當如何愛國”的班級大討論,這種聊天引導模式往往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精準化、個性化
“95后、00后”大學生群體由于成長經(jīng)歷和生活大環(huán)境影響,在性格上表現(xiàn)出矛盾性和復雜性,他們既熱情開放又沉默孤獨,既獨立自強又依賴逃避,既接受包容又固執(zhí)己見。這就要求通過多角度的接觸和觀察撲捉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做思想引領工作也需要“精確化、個性化”。例如每個班都會有來自偏遠農(nóng)村的學生,其中有的表現(xiàn)出自信心不強,孤僻封閉。這些學生往往具有經(jīng)濟困難和心理障礙雙重困境特性,這時老師就要研究一個綜合、持久的辦法來幫助學生走出陰影,融入班級生活。首先老師本人要有持續(xù)且可被接受的情感投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情感的投入到產(chǎn)出是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不能指望一蹴而就;其次,要經(jīng)常性地跟班干部和宿舍學生溝通,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適時調(diào)整“作戰(zhàn)”計劃,還要和任課老師保持經(jīng)常性的交流,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和情緒波動;最后還要積極做好與學校有關領導和部門的溝通,在助學金、勤工助學等方面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經(jīng)濟保障。根據(jù)我多年的思想政治工作經(jīng)驗,在這些積極措施的思想引領和心理干預下,老師會有成就感,學生也會積極向上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從大的方面講減輕了學校和社會的負擔,避免不良事件發(fā)生。
四、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善思篤行
大學生思想引領的本質(zhì)是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屬于哲學范疇,哲學應當給人一種思辨美感。因此,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應當以學生為本,除了寬度和廣度,也應當在深度上下功夫,讓思想政治教育在引領過程中碰撞出思辨的美感。比如可以通過讀書會等形式與同學們針對某一社會現(xiàn)象進行廣泛而深入的討論。文學理論認為:文學作品的本質(zhì)特征是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tǒng)一。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喚起人們對美的追求、對善的頌揚、對愛的呼喚。實踐證明,文學能夠進入大學生的視野并引起高度的注意,這種注意屬于審美注意。在審美教育過程中人們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凈化,進一步激發(fā)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通過文學作品的審美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極好的切入點。通過文學作品的欣賞,教育大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國家,比空洞直白的說教要更深入人心。對善的頌揚有助于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鼓勵行善,也是文學作品的一大功能,一部分大學生自閉、孤僻、麻木,逐漸失去了善待別人的意識和勇氣,文學作品通過對善良的歌頌,喚起人們對人性本善的認識。這種改變一旦形成將會是深入靈魂的,效果也更持久。有一次在和學生談論讀書體會時提到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風靡世界。圍繞這本書我們談論了“救贖”,談論了“國家穩(wěn)定的意義”,談論了“顏色革命”,由此還分享了更多的話題和更多的文學作品。于潤物細無聲處培養(yǎng)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提高維護國家和社會穩(wěn)定的責任感。
五、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輔導員在這方面大有可為。同時,打鐵還需自身硬,輔導員也應當注重學習和提高,在思想政治上立場堅定,旗幟鮮明,絕不做“墻頭草”。只有自己真懂、真信才能給學生娓娓道來,才能將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將這項工作投入真實的情感與關懷,做出溫度,做出效果。只有這樣,當學生需要的時候才能敢于面對問題,做好他們的思想引領工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R/OL].http://www.gov.cn/xinwen/2015-01/19/content_2806434.htm.
[2]新華社.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R/OL].(2016-12-08).http://www.moe.edu.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3]文學作品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29(07)7: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