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程 楊小鳳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休閑與藝術學院 上海 200438)
空竹運動對社區(qū)中老年“宅男”體育參與促進研究
張程 楊小鳳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休閑與藝術學院 上海 200438)
空竹運動作為我國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是珍貴的,具有重要價值的文化資源??罩襁\動不僅具有體育運動所具有的一般價值,而且還具有自身的獨特魅力??罩襁\動是集健身,娛樂,觀賞與表演,交際與宣傳價值于一身的一項體育項目。該研究從空竹對這些中老年“宅男”體育參與興趣、項目優(yōu)勢和情感體驗三方面進行闡釋,促使更多的中老年男性朋友了解,喜歡,并參與空竹運動,也為社區(qū)體育開展提供參考性意見。
空竹 社區(qū) “宅男” 體育參與 促進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科技以及醫(yī)療衛(wèi)生的發(fā)展,我國已經步入了老齡化時期。中老年人的健康問題越來越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體育生活化觀念隨著全民健身國策的深入推廣,參加體育運動成為人們生活中一種不可缺少的生活樂趣。在健康中國理念的號召下,體育與醫(yī)療結合,體育參與更成為中老年朋友首選的健康生活方式。國務院也提出要求到2025年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達到5億[1]。在我國眾多體育人口中,中老年朋友是主力大軍。而這個主力大軍中女性體育參與的穩(wěn)定性比男性強,提高男性體育參與的經常性和穩(wěn)定性成為增加體育人口工作的重點??罩褡鳛橐豁椆爬隙绪攘Φ膫鹘y體育項目,越來越在社區(qū)中老年“宅男”體育參與中發(fā)揮出獨特的魅力。該文就空竹運動對社區(qū)“宅男”多維度健康的影響的分析,著力尋找空竹運動與社區(qū)“宅男”體育參與的對接點,旨在調動社區(qū)“宅男”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達到增強社區(qū)“宅男”身心健康,延年益壽的功效。
1.1 不同體育運動項目帶來的主觀幸福感不同
在眾多的體育項目中,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尤其是中老年人到了退休的年齡,有大量的時間來參加體育運動,對于體育運動的選擇成為具有主觀傾向性行為。許多被動體育參與行為并不能持久,而持久的體育參與往往與個體參與體育運動的情感色彩和投入有極大的關系[2]。有研究表明閑暇時間的體育活動能促成中老年男性和女性的生活滿足感。但幾乎 “所有形式的活動與女性生活滿意感都呈顯著相關,而對男性來說,只有具有活力的活動才與他們的生活滿意感顯著相關”,這說明在體育參與方面男女有別。
1.2 空竹運動對中老年男性主觀幸福感的促進
計劃行為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取決于行為意向”,即一個人對行為的態(tài)度、主觀規(guī)范和所體驗到的主觀控制感決定了他是否會去從事某件事[3]。在體育參與的中老年性別差異中,也反應了我國中老年男性不同的價值觀取向,空竹則比較好的迎合了這些價值觀取向。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養(yǎng)生觀念和健身方式決定了中老年人選擇一些中小強度的健身項目,如慢跑、散步、門球、太極拳、廣場舞等。但對中老年男性而言,操舞類的項目不適合那些協調性差或沒有運動細胞的人群;劇烈運動不適合具有各種慢性老年病患者;而慢跑、散步不太適合那些具有嚴格自律、勤奮好學的老年人,尤其是職場上發(fā)揮重要作用的老年人,他們習慣不斷的有新的挑戰(zhàn),即使到了老年時期,他們也需要不斷體驗新鮮感,不斷變化,思維不落后于年輕人。而面對身體的衰老,選擇項目限制了他們的發(fā)揮,也會使他們蜷縮在家中虛度時光。然而空竹運動打破了這些“清規(guī)戒律”,它形式多樣又具有挑戰(zhàn)性,可以給不服老的中老年男性朋友提供新的挑戰(zhàn)機會。
空竹也是技術含量高的運動項目之一,隨著熟能生巧的不斷練習,許多空竹愛好者會從業(yè)余玩家晉升到專業(yè)玩家。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中老年男性會比中老年女性更敬業(yè)、更忠誠、更自我的投入,社會上不乏90歲左右的耄耋老人在抖長線空竹或多線空竹的奇觀。這些投入會使中老年男性不斷接受自己的身體功能和運動能力,從而引起神經系統的變化、自我效能感的提高、社會支持的改善。其鍛煉效果可與慢跑、游泳、騎車、劃船、爬坡、越野和徒手操相媲美??罩襁\動強化了中老年男性的能力感和價值感,無形中使他們緊張、困惑、疲勞、焦慮、憤怒等不良情緒得到改善,使精力感和愉快程度提升,有助于改善心境狀態(tài)。
1.3 社區(qū)空竹運動宣傳工作要素
社區(qū)中老年“宅男”往往是社區(qū)體育工作的老大難,他們往往傾向于待在室內久坐,然而經研究發(fā)現,人體坐位時腰椎承受的負擔大于人體站位時腰椎承受的負擔。中老年人成天坐著不動,容易造成眼部肌肉,筋膜,椎骨,椎間盤,韌帶等發(fā)生老化癥狀。久坐不動也容易造成機體免疫細胞低下,對外界侵入致病因子抵抗力下降,容易造成一些中老年疾病。因此,基于這一背景,空竹就是眾多健身方案中一項既方便,簡單易行,又能夠達到提高健康水平,愉悅身心的體育項目,對改善社區(qū)中老年“宅男”的健康具有現實意義。
可經常進行各種空竹交流活動,使不同的人群在一起碰撞思維、切磋技藝、擴大交際面和活動交流圈。社區(qū)的空竹非遺傳統交流可以發(fā)揮中老年男性社會擔當意識,主動地教授更多的年輕人、兒童或其他老年朋友??蛇M行不同類型空竹的教學輔導,根據“基本原理一樣,一通百通”的運動技能遷移法則,中老年朋友可以嘗試更多的異形空竹,挑戰(zhàn)吉尼斯紀錄也是非常有趣的活動。上海市民運動中的擂臺賽也是各類朋友交流技藝、展示才華的重要途徑。
2.1 適量運動才是最好的運動
隨著全民健身國策的實施推廣,運動是良藥深入人心。但只有適合自己的適量運動才是最好的運動,在運動項目的選擇時,中老年男性作為慢性疾病多發(fā)性群體,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不但符合自己的興趣愛好,還必須和運動設施、生理需求、危險系數、健身目標等相適應[4]。對于中老年朋友而言,體育運動鍛煉的主要目的在于維護和增強心肺功能。此類運動多屬于有氧運動,可以幫助正在經歷生理性和病理學退變的中老年人改善健康狀況,減少疾病的風險,增強體質。
2.2 空竹運動的控制力要素促進中老年男性運動適應性的提升
空竹就是這種適宜于中老年人的運動項目選擇??罩襁\動具有健身,觀賞,表演,交際等價值,它是身體多肌肉群參與、有連續(xù)性的、節(jié)律感強并且較易保持在一致強度的運動??罩竦淖畲髢?yōu)點是不受時間,地點,年齡,性別的限制,男女老少皆宜,并且空竹玩法多樣,既有單輪空竹,也有雙輪空竹。運動量也由練習者隨意掌控,把握合理的空竹運動量,不僅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還能讓練習者體驗其中的樂趣。并且隨著運動量和強度的增加,中老年朋友也會收獲更多健身和健心的益處。
在空竹運動參與中,控制力是重要的提高中老年男性朋友運動適應性的前提。中老年人屬于特殊人群,其參與體育運動需要嚴格而明確的運動監(jiān)督??罩袷且环N溫和的運動方式,它需要全身性的參與,運動強度適中,運動時間可從30 min~2h也不覺累,運動頻率可以每日進行也可以隔日進行而不覺得厭煩,能量消耗目標可以慢跑相媲美,一個小時就可燃燒掉300~500千卡的熱量。這種溫和有效的有氧運動可以增強心血管系統,使心臟的功能加強;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人心情愉快,精神飽滿;能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質量;能改善關節(jié)靈活性,能使老年人身體活動能力的退化減慢;可推遲和防止慢性病及與老齡有關的疾病,提高自己能力等。
2.3 社區(qū)空竹運動組織工作要素
健康是與體育運動密不可分的,中老年人一直在尋求一種既方便,又切實可行的體育運動來達到鍛煉身體,愉悅身心的目的??罩竦暮啽阋仔械膮⑴c性可以使社區(qū)中老年男性能夠經常性、適量性的進行有規(guī)律的運動。在這種有計劃、有規(guī)律、有目的、重復性空竹教學和活動中,增強中老年男性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韌性和身體成分等方面的能力和適應性。
從中老年男性的生理特點來看,他們不宜進行持久的大強度的運動,社區(qū)體育活動可針對他們相對多而自由的支配時間進行鍛煉頻率和鍛煉時間的調整。
在場地、器材和技術指導方面可根據每個人掌握情況設置明確的鍛煉目標,從而使中老年宅男能夠有計劃地對自身鍛煉狀況進行合理的調控,達到自身良好的心理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空竹教練人員應選用分解與完整示范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面臨不同年齡層,不同文化水平的學員,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關注每一個人的表現,照顧每一個人的接受情況。在教空竹技術動作的時候,教練員可以先靜態(tài)分解技術動作,然后再進行完整示范。對于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學員,應鼓勵他們樹立更大的目標,繼續(xù)努力學習較難的技術動作,并且鼓勵他們熱心幫助那些接受能力較慢的學員,促進他們共同進步;對于接受能力一般的學員,應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爭取在原有基礎上能夠有所突破,取得進一步的成功;對于接受能力較差的學員,應給予他們及時的表揚和鼓勵,使他們體驗到空竹學習的樂趣和成功感,增強其空竹學習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 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產生的單胺類神經遞質使人覺得越快并容易“上癮”,這種運動愉快感使更多的人全身心忘我的投入所從事的活動之中,從體育運動過程本身體驗到樂趣和享受,并產生對動作過程的控制感。這種特殊的快樂的情感體驗使自己對所參加的活動任務本身更加迷戀,自發(fā)產生,不期而至,這種狀態(tài)的不可描述性,流暢體驗使自己產生強烈的自我意識,極大的滿足感,也使自己對未來的運動有更明晰的注意指向。
(2)空竹運動對中老年男性生活中成就感的提升,許多老年人,尤其是中老年男性進入老年,更從崗位上退下來,心理上有很大的落差,他需要有新的生活重心或成就感,否則就會無所適從或感到生活索然無味。 空竹運動是源于民間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最初是作為一項娛樂活動,對人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的作用。人們通過練習空竹可以緩解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壓力,愉悅身心。在抖空竹的過程中,需要練習者高度集中注意力,身心必須處于一種完全放松的狀態(tài),社區(qū)“宅男”通過學習空竹動作,也可以掌握一種技能,可以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增強他們的成就感。每一次成功的體驗都會給“宅男”帶來無限的樂趣,從而可以無形之中消除他們的壓力,放松練習者的心情。同時,也可以為他們的生活增添樂趣,有利于他們培養(yǎng)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
(3)社區(qū)空竹運動教學工作要素,空竹動作的全面鍛煉和針對性動作設計可以使社區(qū)中老年男性能夠經常性、適量性的進行有規(guī)律的運動。社區(qū)開展空竹運動的教學形式一般采用協會制,社區(qū)中老年男性以自愿的形式加入社區(qū)空竹協會。這種形式的活動時間和方式較為靈活,方便,并且社區(qū)“宅男”以自愿的形式參與,其學習積極性會更高,參與熱情會更濃,同時通過空竹社團成員的努力,在他們的宣傳與帶動下,可以吸引越來越多的“宅男”走出家門,參加空竹運動。
針對以健身為目的而參與空竹運動的這一類人群,教練員在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內容時應立足空竹鍛煉者的這一需求,教授一些相對簡單的空竹技術動作,如疊棉被,猴子翻跟斗,望月,雙龍戲珠等單個技術動作,也可以創(chuàng)編一套簡單的空竹健身操,配上節(jié)奏明快的音樂,帶動參與者的熱情和積極性。這一類以健身需求為目的的空竹運動參與者,在空竹練習過程中還應該強調突出空竹運動的娛樂性,讓參與者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進行空竹鍛煉,達到增強身體健康,愉悅身心的目的。
以表演為目的而參與空竹運動的這一類人群往往對自身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在空竹授課過程中,應增加空竹動作的難度,教授一些諸如腿穿,腰穿,肘穿等各種纏繞動作。此外,表演屬于一種藝術,應具有藝術美,空竹教練員在教授空竹動作的基礎上,還應增強空竹練習者對音樂的理解與處理能力,培養(yǎng)空竹練習者對舞臺藝術的感知能力。一方面,空竹教練員應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新能力,想象力編排具有高度舞臺效果的空竹節(jié)目;另一方面,教練員可以充分調動空竹練習者的力量,集思廣益,共同編創(chuàng)高質量的空竹表演節(jié)目。并且,社區(qū)應為社區(qū)空竹協會搭建平臺,提供給社區(qū)空竹協會表演的舞臺,鼓勵一部分空竹練習者勇于展示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
針對以比賽為目的而參與空竹運動這一類人群,應突出空竹競技性這一特點??罩駥儆陔s技表演的一種,具有較高的技藝性,在空竹比賽的舞臺上,來自各地的空竹高手各顯神通,展現精彩絕倫的空竹技術動作。因此,教練員在教授空竹的過程中,應注重加強鍛煉空竹練習者的技術水平,安排科學合理的訓練內容,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注重提高空竹練習者的技術水平。與此同時,還應加強鍛煉空竹練習者的比賽心態(tài)的訓練,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比賽心態(tài),增強他們的應戰(zhàn)能力。
空竹運動作為一項流傳千年的傳統項目有著許多未被發(fā)掘的魅力,也是許多空竹玩家一旦上手就愛不釋手的運動項目。對于空竹運動自身的運動規(guī)律和科學鍛煉規(guī)律是常論常新話題。積極主動和深刻良好的運動體驗可以使空竹運動不斷傳承創(chuàng)新,也能更好的為現代人創(chuàng)造幸福??罩襁\動具有重要的健身,娛樂,觀賞和表演,交際與宣傳價值,空竹運動也很好地順應了時代發(fā)展的潮流,迎合了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fā)展的浪潮,空竹運動的發(fā)展迎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借此發(fā)展機遇,將空竹運動引進社區(qū),吸引社區(qū)以打麻將,下象棋等室內靜態(tài)活動為娛樂方式的的“宅男”走出家門,參與抖空竹這項體育活動,體驗空竹這項運動的樂趣,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健康,愉悅身心,構建和諧社區(qū)的美好目標。在人們越來越追求多樣化的體育文化活動活動的今天,將空竹運動引入社區(qū),空竹項目的運動特點很好地契合男性對體育鍛煉的需求,吸引社區(qū)“宅男”參與空竹運動,豐富社區(qū)“宅男”的業(yè)余文化生活,提高社區(qū)“宅男”的健康水平。同時,也為空竹運動的進一步普及與推廣提供很好的發(fā)展平臺。
[1]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體育產業(yè)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發(fā)(〔2014〕46號).國務院[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t_9152.htm.2014-10-02.
[2]高悅利.上海市老年人體育鍛煉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Ajzen, I. From intentions to actions: A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In J. Kuhl & J. Beckmann (Eds.), Action control: From cognition to behavior. Berlin, Heidelber,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85:11-39.
[4]朱江云.運動選對了,即是良藥[EB/OL].義烏體育網.http://sports.sohu.com/20161116/n473358396.shtml.2016-11-16.
[5]盧元鎮(zhèn).體育社會學(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50-130.
[6]朱蕾.不同健身方式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研究[D].長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7]止敬.健身新寵——抖空竹[J].健身科學.編輯部郵箱,2007(12):95.
G80
A
2095-2813(2017)07(a)-0163-03
10.16655/j.cnki.2095-2813.2017.19.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