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麗
河北省承德市南營子小學
談電教與語文教學認知目標達成
張莉麗
河北省承德市南營子小學
認知目標是教學目標分類體系中的三項目標之一。它與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在課堂活動中相輔相成,為全面地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相互作用。認知目標的達成對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又是至關重要的。電教媒體,作為現(xiàn)代科技成果進入教學領域,給語文教學帶來生機。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本人深刻感受到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運用電教媒體,將很好地促進認知目標的達成。
認知目標;電教媒體;積極探究
認知目標的達成對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是至關重要的。電教媒體,作為現(xiàn)代科技成果進入教學領域,具有直觀、形象、生動、突破時空限制等特點,給語文教學帶來生機。
據(jù)有關心理學研究,兒童脫離豐富的客觀刺激會削弱其思考力,他們的心理活動不僅在理智內容上蒼白無力,而且注意力易分散,有害于他們的全面發(fā)展。相反,那種適當刺激兒童感官并引起其探索行為的環(huán)境,是兒童認知能力發(fā)展不可缺少的條件。因此,目標選定以后,首先要創(chuàng)造目標達成的條件。運用電教媒體優(yōu)化組合教學正符合兒童這一心理特點,它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刺激學生多種感官有效地配合使用,協(xié)同學習,使其心理上始終保持接受新信息的警覺,處于適度的應激狀態(tài)。例如三年級第六冊《荷花》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認知目標之一就是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理解“挨挨擠擠、蓮蓬”等詞語的意思。如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孤零零地提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進行教學,學生必然會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在教學伊始,我播放配樂朗讀并展示課件:荷花各種形態(tài)的圖片。引導學生邊聽邊看邊想:你看到了什么?以獲取對課文的整體感知。在這基礎上,進行反饋交流。例:學生說自己看到了“挨挨擠擠的荷葉”,我便出示“挨挨擠擠”一詞,就這樣,根據(jù)學生的回答,一一出示相應的生字新詞。由于“蓮蓬、花骨朵”這些詞語的意思比較概念化,學生的生活中接觸得又不多,解釋起來較為費力且效果不佳,因此,在理解這些生字新詞的意思時,我還是出示幻燈(一幅荷花圖),說說從圖中你可以知道哪個詞語的意思?學生荷花圖),說說從圖中你可以知道哪個詞語的意思?學生回答的積極性很高。這樣,就使抽象的文字與具體形象的畫面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幫助學生借新建立的表象理解掌握抽象的文字。這樣識記不但效果好,而且保持長久。
教學活動是一種有目的的活動,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因此,必須要體現(xiàn)可控有序的特性。根據(jù)語文學科特點,主要是教會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要達到這一目的,必須要了解學生接受知識的心理順序,把握住目標達成的時機。小學生接受知識是與直接感知的對象的特征和運動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他們思維的發(fā)展過程是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教學中運用直觀手段,能引起學生產生對相應的事物的經驗表象,為理解新知識求得感性支柱。電教媒體的介入,最能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教師應當按“理解中掌握、運用中強化”的原則設計聽、說、讀、寫遞進發(fā)展的訓練過程。例如教學《小猴子下山》這篇課文時,有一道練習,利用“又…又…”寫詞語。在總結鞏固階段,再次利用投影圖象理解“又大又圓”兩個意思并列的詞構成的詞組,從圖象中,學生看到西瓜不僅大,而且圓,在腦海中建立了西瓜“又大又圓”的概念。在學生對客觀事物的本質有了相應的認識后,啟發(fā)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成功地去解決與原習得情境略有不同的特定問題。教師投放幾幅色彩鮮明,主題明確的圖象:1、兩只在空中飄蕩的氣球;2、一棵結滿蘋果的樹;3、一位可愛的小女孩。同時以“又大又圓”作為原有知識點,提問解決新問題。以第一幅圖象提問:看圖,用“又大又圓”說一句話。學生答:兩只又大又圓的氣球在空中飄蕩。再以第二、三幅圖象,改變學生的思維定勢,變通已獲知識。提問:用“又…又…”說說蘋果樹上結滿怎樣的蘋果。學生答:蘋果樹上結滿又大又紅(又紅又圓……)的蘋果。又提問:小姑娘長得怎么樣?學生答:小姑娘長得又白又胖(又活潑又可愛、又聰明又可愛、又美麗又活潑……)。這樣按照設計合理的螺旋式上升的教學順序,把好達標的尺度,圓滿地實現(xiàn)了預期目標。
在多媒體優(yōu)化組合的課堂教學中,師生雙向反饋機會較多,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及達到期望目標的距離,可隨時在課堂中反映出來。教師要在把好目標達成尺度的基礎上及時作目標調整。心理學研究得出一個原理:“我們在引導感官活動鑒定各種錯誤或正確動作的結果時,可以在工作執(zhí)行過程中,引用一些補充性的刺激來尋求和鞏固更完美的工作方式,并完全消除錯誤。”所以在目標調整過程中應利用“補充性的刺激”消除錯誤,糾正謬誤,使新知識的習得盡可能在預定的教學時間內完成。例如《爸爸回來了》一文,意在教育學生學會體貼父母。然而,由于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往往容易片面地看問題,他們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會產生這樣的看法:毛毛、亮亮的爸爸對自己的孩子真好。毛毛的爸爸下班回來后,帶他上街買雪糕。亮亮的爸爸下班后,背著他一步步上樓回家。從而毛毛、亮亮真正得到了父愛,而忽略了關鍵的一面:爸爸勞累了一天該好好休息。此時,教師以調整目標達成的角度來糾正學生的錯誤。至此,可以再次用課件演示爸爸的汗水不斷往下滴的情景,重點引導學生觀察“爸爸”這個人物滿頭大汗的樣子,由此得出爸爸工作一天已經十分疲勞,孩子應該體貼爸爸的結論,從而體會到冬冬是個懂事的孩子。在朗讀課文時,學生就能把毛毛、亮亮對爸爸撒嬌、冬冬關心體貼爸爸的語氣都表達得淋漓盡致,捕捉到了文中人物不同的思想感情,進一步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