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錦才 鐘曉瓊
摘 要: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整個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作為新時代下的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密切關注當代社會信息化進程,促進語文課程的轉化和發(fā)展,為學生搭建使用電腦資源進行識字、寫字的學習平臺,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地遨游。本文分析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寫字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語文 識字寫字教學
簡 介
所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識字和寫字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文學素養(yǎng)的基礎,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出發(fā)點。小學語文作為基礎教學,具有工具性和基本性,是學生未來學習閱讀和寫作技能的基礎。根據“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應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教授學生識字寫字的技巧,并實現活學活用的教學目標。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小學語文需要擺脫傳統(tǒng)教學的約束,適當運用科學技術,提高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效率。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中的主要作用
所謂的信息技術是指使用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來實現聲音、圖像及文字的傳輸、獲取、顯示等的方法與設備的統(tǒng)稱。根據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的特點,信息技術可以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與其他傳統(tǒng)教學形式相比,信息技術在識字寫字教學中的應用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它遠遠超過了傳統(tǒng)的掃識字寫字教學方法,減少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增強了學生的記憶力。具體來說,這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它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字詞的含義,學會正確使用所學文字。在識字寫字教學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更生動,生動地展示出漢字。同時,它還可以將漢字的意義與詞語的發(fā)音結合起來,使小學生能夠快速,深刻地理解漢字的意義,且這一教學過程與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是相符合的。第二,可全方位、細致化地演示漢字書寫過程。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呈現漢字的筆畫順序,結構和整個書寫過程,便于他們模仿和記憶,從而不斷提高漢字書寫的標準化程度。 [1]
二、信息技術改革下的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策略
2.1利用信息技術糾正漢字的發(fā)音
識字寫字教學的基本目標不僅是教學生識別漢字,能夠準確無誤的發(fā)音也是其重要的教學標準。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學生的發(fā)音往往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如果教師的普通話發(fā)音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就會加劇學生的非標準發(fā)音問題。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規(guī)范漢字的發(fā)音,有必要運用信息技術直觀地展示利用硬腭、唇、舍發(fā)音的技巧,幫助學生掌握漢字正確的發(fā)音。譬如西南方言區(qū)的學生可能存在“S”音平舌與翹舌發(fā)音混淆的問題,教師就可以播放利用卷舌發(fā)音的相關音頻文件,幫助學生矯治自身的問題,并通過反復的模仿練習,掌握發(fā)音的方法。
2.2設置教學情境
根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他們通常對新奇的事物感興趣,特別是對動態(tài)且色彩絢麗的事物往往都比較敏感。但在傳統(tǒng)識字寫字教學中,它往往依賴于教科書的靜態(tài)漢字演示。這樣的教學情境動員不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會使他們感到焦躁不安。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這種心理特征,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造有趣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在學習“紅”、“黃”、“藍”等色彩字眼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工具,向學生展示含有顏色的圖片,引導學生通過看圖識字,于此同時也可以播放相關的動態(tài)視頻,激發(fā)學生興趣,促使其主動進行識字寫字練習。
2.3利用信息技術展示書寫過程
信息技術的使用可以化靜為動,將其應用于寫字教學中。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筆畫順序、字形、字義等,從而集中注意力,同時促進他們的思考,發(fā)揮信息技術最大化的內涵和價值[3]。例如,教師可以充分的借助于信息技術的書寫演示功能,將書寫過程制作成小視頻,并在課堂中播放給學生觀看,使學生一邊觀看,一邊書寫,從而使其更好的掌握漢字的字體結構、偏旁部首、筆畫筆順等,以在幫助學生了解書寫規(guī)律的同時,更加有利于其的學習遷移,促進其的智力及個性發(fā)展,使其的綜合素質得以顯著性的加強。
2.4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顯示構字規(guī)律提高識字效果
尋找快速記憶和提高記憶效率的方法是識字教學的核心。其的突破點就是找到漢字構造規(guī)則,簡化記憶難度。我們都知道漢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表意意性。這就決定了漢字的形和義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雖然經過了隸變和歷代的簡化,漢字的象形意義大大減弱,但它仍然保留著象形的痕跡。教學中,我們不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追本溯源,將漢字的演變過程做成一個動畫形象地展示出來,從而讓原本枯燥的識記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使學生樂于學、易于學。如:在教學“日”、“鳥”等象形字時,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把它們從形象到抽象的演變過程呈現出來,使原本抽象的漢字變得具體可感,從而激活學生的記憶潛能,在提高識字興趣,有效識記漢字的同時又加強了低年級學生注意力穩(wěn)定性的培養(yǎng)。
結 論
信息技術教學已逐漸成為現代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 在傳統(tǒng)的文化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為未來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王歡.信息技術優(yōu)化下談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策略[J].科技展望,2016,26(29):190,227.
[2] 張英.利用信息技術改革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J].沈陽教育學院學報,2011,(5):92-94.
[3] 姚鴻濱.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改革的新嘗試——“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識字、寫字教學整合研究”課題研究簡介[J].無錫教育學院學報,2015(Z1):101-105.
[4] 尹玲麗.淺談如何利用信息技術改革小學語文寫字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3(1):99